缔冠期刊网

准确把握学段与文体的特点——《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及评析

2022-06-08

王林慧设计 刘荣华评析

《文成公主进藏》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八组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这个单元的主题是“走进故事长廊”,编排了两则寓言故事《纪昌学射》《扁鹊治病》,两篇民间故事《文成公主进藏》《渔夫的故事》,一篇神话故事《普罗米修斯》。单元导语的要求是让学生感受故事的魅力,体会其中的道理,并练习复述。与三年级故事类课文阅读相比,增强了复述的要求,同时对于故事不仅停留在内容的理解,还要求关注民间故事的表达特点。

《文成公主进藏》这篇课文,从内容上看,先讲文成公主进藏的原因,再重点介绍文成公主进藏的艰难过程,最后点明文成公主进藏的功绩,条理非常清楚,学生的阅读理解难度不大;从语言表达上看,文字通俗易懂,人物生动形象,情节扣人心弦、张弛有度,具有鲜明的文体特点,兼具历史感和神奇感,带有浓郁的传奇色彩,学生的阅读兴趣高,喜欢学。

【教学目标】

1.基于预习起点,认读“绢”“豌”“松赞干布”“吐蕃”等难读的字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

2.抓住文成公主进藏过程中的主要事件,了解故事的经过,感受文成公主勇敢、智慧、不畏艰险的美好形象,体会民间故事语言生动、想象神奇的特点。

3.借助板书,抓住主要事件,通过小组合作,复述文成公主进藏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借助历史资料,解决预习的知识性疑问

1.呈现学生预习时提出的问题,激发学习兴趣。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读一个民间故事《文成公主进藏》。课前,大家已经读过这个民间故事了,预习时提出了许多问题。老师把你们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大致分成三组,我们先看第一组问题。请提问的同学把自己的问题读给大家听。

(1)吐蕃在哪里?(2)松赞干布是谁?(3)青稞是什么?(4)文成公主用了几年到达吐蕃?

2.提供资料袋,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同学们对故事中的地名、人物提出了疑问,这很正常,因为文成公主进藏这个故事发生在1300多年前的唐朝。王老师帮大家找了一个资料袋(课件呈现),请你们自己去读读资料袋,找找问题的答案。

资料袋:唐朝有个邻国叫吐蕃,在遥远的青藏高原。青稞是青藏高原中一种特有的农作物,不但是藏族人民主要的粮食,还能酿成甜甜的青稞酒。吐蕃有个首领叫松赞干布,统一了西藏,建立了吐蕃王朝。公元640年,松赞干布派使臣去唐朝求婚,文成公主就从唐朝国都长安出发,一路沿着唐蕃古道西行,历经两年来到了西藏。(附:唐蕃古道和唐朝疆域图)

二、初读故事内容,了解文成公主进藏的意义

1.呈现学生预习时的第二组问题。文成公主进藏竟然用了足足两年时间,怪不得有同学问:进藏这么难,文成公主为什么还要进藏呢?

这个问题王老师也问过天长小学四年级的同学,他们给了我这些回答。你们是怎么认为的呢?请拿出作业单,读一读,选一选。课件出示选择题,交流讨论。

进藏这么难,文成公主为什么还要进藏呢?( )

A.因为松赞干布派使臣来求婚,并通过了考验。

B.因为文成公主是去教给藏族人民耕种等技术。

C.因为是为了密切西藏和内地的交往。

2.快速读课文找答案。看来我们的回答都不一样,请大家再默读课文,到文中找一找依据,用横线画出来。交流讨论。(其实以上答案都是文成公主进藏的原因)

3.教师小结。文成公主进藏前,吐蕃还是个非常贫穷、落后的国家。公主不远万里,历经艰险,来到了西藏,给那里的藏族人民带来了五谷,教会了人们耕种、纺织、酿酒、造字等各种技术,她为藏族人民做了许许多多的好事。

三、梳理进藏情节,把故事的经过讲清楚

1.抓情节梳理故事。藏族人民从心底里喜欢、爱戴文成公主,所以这个民间故事也一直流传到现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讲讲这个民间故事。这一路上,文成公主到了哪些地方,又遇到什么事?请你快速默读这个故事,找一找关键词。(梳理板书)

2.借助板书讲故事。看着这些板书,你能简单地来讲一讲这个故事吗?(自由练习)

3.小组合作讲故事。接下来,我们来玩个故事接龙的游戏,老师先讲故事的开头,你们接着往下讲,比一比谁能把故事的经过讲清楚。

四、研读情节,感受神奇夸张,把故事讲生动

(一)感受民间故事的表达特点

1.这个民间故事,我们抓住地点和重要情节,就能讲清楚了,这是讲好故事的第一步。但是,如果就像我们这么讲,这个故事还能一代又一代流传下来吗?能吸引更多人来听吗?请你再默读故事,找找文成公主进藏的过程中哪些地方特别吸引你,让你觉得特别有趣?请用横线画出来,比一比谁找得多。交流讨论。

预设一:学生找(搭、撒、背)任一处。

①出示句子,你们找到了吗?来,我们一起读一读。

②很多人读到这个句子都会觉得不可思议,你们有这样的感觉吗?为什么?

③这个故事中像这样不可思议的动作还有吗?

④(屏幕出现这三句话)你看,在民间故事中文成公主就有这样神奇的力量,能做到常人做不到的事情,我们也来讲一讲。(集体讲述)

预设二:学生找(内地桥、牛羊肥壮、树木疏密、留下脚印)任一处。

①为什么你觉得很吸引人?故事中很多现象都与文成公主有了联系,像这样的现象还有吗?

②民间故事往往带着人们美好的愿望,所以人们讲述的时候经常喜欢用这样的词语——“从此以后、直到现在”。你能用上其中的一个词语选一句话来讲给大家听吗?(指名说一同桌互相说)

预习三:学生找(小鸟、神鸟、乌鸦)任一处。

①为什么这个故事吸引人?民间故事中动物也会说话,很有意思。除了乌鸦会说话,在这个故事中还有哪些小动物会说话呢?

②谁能来读一读小鸟的话?你们觉得小鸟说这句话的时候心情是什么样的?你能不能把这种担心的心情读出来?(指名读一集体读)

③看来小鸟真的在为文成公主担心呢!如果它看到公主遇到了一座高山,又会说什么呢?

④民间故事中的动物、植物跟我们人一样是有情感的,所以我们讲故事的时候也要把这种情感讲出来。

2.同学们找了这么多吸引入的地方,难怪在预习的时候有这么多同学都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呈现第三组问题)。你们能提出这些问题,恰恰说明你们已经发现了民间故事一个重要的特点:神奇。(板书:神奇)如果我们能将这些神奇的地方讲清楚,那故事一定会更吸引人。

(二)小组合作讲故事

1.下面我们四人小组合作再来讲一讲故事,好吗?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小组合作要求?(课件呈现合作讲故事要求)

①四人小组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个内容讲述。

②讨论:抓住哪些内容讲,能让故事听起来更吸引人?

③推荐一个人讲,其他人提出自己的改进建议。

2.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讲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故事讲得是不是很吸引人。(小组汇报一学生评价)

(三)教学总结拓展

1.藏族人民也像你们一样,一代又一代地讲述着这个动人的民间故事。人们为了纪念文成公主,在公主进藏的路上建了一座公主庙,立了一尊公主像,在大昭寺至今供奉着公主进藏的壁画,甚至连一口普通的泉都以公主来命名,文成公主深深地活在了藏族人们的心中。人们把对公主的深厚情感化作了这个动人的民间故事,让我们一起记住她的名字,一起读——文成公主进藏。(配乐)

2.课后,请大家把这个有趣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请他们也给你们评一评,比一比谁的故事讲得最棒!(出示评价表)也可以再去读一读其他有趣的民间故事。

【教学评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年版)》)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四个学段,分别提出“学段目标与内容”,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阅读教学应该根据“学段目标与内容”,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用学生预习时提出的问题串联整个课堂教学,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标(2011年版)》在第二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指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王林慧老师在设计《文成公主进藏》一课时,非常重视学生的问题。上课前,要求学生在预习中提出一个自己不理解的问题。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在课堂教学中分三组呈现:一开始直接呈现了学生在预习中提出的有关文成公主进藏的背景性知识问题,接着整合呈现了学生在预习中提出的有关文成公主进藏的目的、意义的问题,引导学生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在“文成公主进藏的过程中,哪些地方最吸引你”的讨论中,回应了学生在预习时提出的“文成公主为什么找来一段树干横在河上面就能搭一座桥”等有关民间故事表达特点的问题。整节课教学设计以学定教、顺学而教,尊重学生的学习起点,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体。整节课教学设计简洁、大气,很好地体现了略读课文教学的特点。

二、紧扣民间故事的文体特点,引导学生感受民间故事的神奇魅力

《课标(2011年版)》在第二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指出:“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不同的文体,文章表达的内容和形式不同,阅读教学的目标和方法也不同。《文成公主进藏》是一篇民间故事,民间故事具有一定的特点:伴随着人类的成长历程而经久不衰,大都以口头形式传播,内容往往包含着超自然和异想天开的成分,情节夸张而充满幻想,大都表现了人们美好的愿望,等等。王林慧老师在《文成公主进藏》的教学中,预设了两个核心问题:一是“文成公主到了哪些地方,又遇到什么事”,引导学生感受民间故事情节的曲折性;二是“文威公主进藏的过程中,哪些地方最吸引你”,引导学生感受民间故事想象的神奇性,并让学生从中体会到藏民对文成公主的崇拜和感激之情,阅读教学中的文体意识非常强。

三、突出复述的言语实践活动,促进消极语言向积极语言的转化

语文课程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阅读教学中“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体会课文作者语言文字运用的效果和规律,二是学习运用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和表达方法。复述是用自己的语言和课文中学到的语言把课文内容有条理地叙述出来,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一种好方法。《课标(2011年版)》在第二学段“目标与内容”中对叙事性作品提出了“复述”的要求,《文成公主进藏》所在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单元目标也是“练习复述”。王林慧老师在《文成公主进藏》一课的教学设计中,分两步指导学生复述:一是在梳理文成公主进藏过程中经过了哪些地方、遇到了哪些事情后,引导学生抓住故事的情节简要地复述,把故事有条理、简单地讲清楚;二是在体会文成公主进藏过程中的神奇想象的描写后,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把这个民间故事讲生动。在《文成公主进藏》一课中进行复述练习,也非常符合以讲述为主要形式的民间故事的特点,做到了课堂教学方法和文体表达方式的有机统一。在本课教学设计中,还运用了小组合作、故事接龙等形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复述的兴趣,很好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浙江省杭州市天长小学310007 浙江省杭州市普通教育研究室310006)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