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巧用提示语塑造人物形象

2022-06-08

江苏宿迁市第一实验小学(223600) 赵迎春

语言描写是习作中比较难把握的内容,写得不好,就会像来回弹跳的乒乓球,使读者审美疲劳。针对小学生作文中提示语位置单一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教学。

一、让“说”的意思更丰富

(1)表示“说”的字:“讲、喊、答、叫、问、训、呼、吟、读、吼、评、议”等。(2)表示“说”的词:“声明、辩论、议论、婉言、怒斥、批驳、辱骂、诅咒、申诉、解说、劝告、分辩”等。(3)表示“说”的成语:“振振有词、滔滔不绝、窃窃私语、侃侃而谈、夸夸其谈、妙语连珠、唇枪舌剑、巧舌如簧、强词夺理、信口雌黄、说三道四、花言巧语”等。

A.小明说:“今晚到我家玩游戏吧。”我说:“我还有作业没做完,不能和你一起玩游戏。”

B.小明邀请我:“今晚到我家玩游戏吧。”“我还有作业没完成,不能和你一起玩游戏。”我婉言谢绝了他的邀请。

A句比较单一,而B句根据语境的不同,用不同的词语来表示“说”,句子的提示语不再是单一的“某某说”,语言更富有变化。

二、不带“说”的提示语

1.肢体语言。我们说“不”,会摇摇头或摆摆手;我们说“是”,会点点头;赞扬别人,我们会面带笑容,跷起大拇指;愤恨时,会眉头紧皱;紧张了,会手足无措……

A.调皮的张华伸出食指,往嘴上一搁:“嘘,别说话,安静。”

B.“你们怎么可以这样欺负人!”我狠狠地跺了一下脚,转身走了。

2.表情提示。人的表情很丰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怒,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乐。

A.“哎呀,不好了,你的作业本上有一个小洞!”小红大惊小怪地叫起来。

B.“上课不要开小差,要好好听课!”张老师一脸严肃,盯了我好一会儿。

3.心理提示。同样的说话内容,不一样的提示语,站在读者面前的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

A.我红着脸,低着头,心里就像装了一只小兔子一样忐忑不安:“外婆,这个花瓶是我打破的。”

B.我满不在乎地说:“外婆,这个花瓶是我打破的。”

三、变换提示语的位置

提示语位置的变化并不仅仅是为了让提示语更富有变化,更重要的是,要和人物的情感呼应,更加吸引人。

1.提示语在前。如果要强调提示语后面的内容,就要把提示语放在说话人的前面。如:“围棋考段一结束,我就得意地走到妈妈身边说:‘我考段过关啦!’”这句话强调的是说话人得意的神情、得意的语气、得意的心理。

2.提示语在后。需要强调人物说话的内容时,要把提示语放在说话人的后面,这种方式多用于人物接话很快的对话或紧急慌乱的情况,也可用在先闻其声后见其人的描写中。如:“‘老鼠,老鼠啊!’弟弟尖叫着,慌乱中被椅子绊倒了,摔了个四脚朝天。‘孩子,你伤到哪儿了?’妈妈赶紧放下手里的东西,把弟弟从地上扶起来。我一看弟弟的手上有血,就急忙向内屋跑去。‘发生什么事了?’奶奶正艰难地从床上坐起来。‘弟弟的手……’‘没什么事。’我还没有说完,爸爸就打断了我。”这段话中,第一句将说话内容放在句子前面,突出了弟弟看见老鼠时的紧张;第二句强调妈妈的话语,表现了她对弟弟的关心;第三句,奶奶在“我”还没有见到她本人时就开始说了;最后一句,爸爸因为怕奶奶着急,打断了“我”的回答。

3.提示语在中间。一个人说的话里有两个意思,一般将提示语放在中间。如:“‘今天是星期六啊!’老妈走开了又转过头来,‘看看你妈这记性。’”妈妈前一句说的是时间,后一句在责怪自己,中间用提示语隔开,比较恰当。人物在说话时停顿,听话者才注意到说话人的相关情况。有意强调人物的说话内容时,也需要把提示语放在中间。如:“‘你犯不着冒雨回家拿东西。’玲玲嘟囔着,‘再说,你的身体也不好。’‘没事。’妈妈走了几步又停下来说,‘这件东西很重要,不能落在家里。’”

4.无提示语。有些说话句干脆省略提示语,一般情况下,有三种情况可以无提示语。

(1)读者知道是谁在说。有些语段虽然没有提示语,但通过上下文,读者一目了然,就可以不用提示语。如:“‘东东,快把衣服穿上!’妈妈拿着一件衣服追了上来。‘不用。’”这段话中,第二句没有点明说话者,但读者完全可以根据上下文清楚地知道这句话是东东说的。

(2)对话双方接话较快。如《第一朵杏花》:“是谁喊得这么急?他赶忙走出书房,一看,是前院的那个孩子。‘什么事情啊?’‘竺爷爷,杏花开啦!’‘什么时候?’‘刚才。’‘是第一朵吗?’‘是。’”竺可桢急于知道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省去提示语,突出了竺可桢迫切的心理。

(3)说话的人很多。有些话题一引出,就会有很多人同时应和,作者不能也没有必要把所有的话语都记叙下来,可以选取两到三句有代表性的话,然后加上省略号,表示省略了很多类似的话。如:“春天来了,老师说:‘今年春天,我们到哪春游呢?’‘园博园!’‘罗曼园!’……”从省略号中,我们可以看出还有很多地方可以选择。

如果我们的学生在写作时能注意提示语的位置变化,就可以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明,让读者体会到文章细微的感情变化。

(责编 莫彩凤)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