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家庭教育困境与改善策略探讨

2022-06-08

  [摘要]家庭教育对个体的成长成才、“三观”形塑以及生存能力培养起着内在作用,而个人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是家庭教育的外在表现。家庭教育的改善策略如下:家长必须提高思想认识,加强自身学习,掌握科学的教育规律;高质量的陪伴是提升家庭教育质量最好的有效方式;把控家庭教育的尺度是提升家庭教育质量的必经之路;将家长教育纳入公共服务体系是提升家庭教育质量的有效举措;建设父慈子孝、勤俭持家的良好家风,让子女在优良的家风中汲取成长的养分。

  

  [关键词]家庭教育;家风建设;家庭环境

  

  家庭的形成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里程碑,也是人类文明得以传承和发展的基础。形成家庭的同时便产生了家庭教育,但学界关于家庭教育的概念却始终没有一致的说法。总体来看,家庭教育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之说。广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家庭成员对其他成员所施加的具有教育意义的行为和这种行为带来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同代人之间和隔代人之间形成,而狭义的家庭教育是指长辈对晚辈的教育行为。[1]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是个体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家庭教育是影响个体思想道德及行为习惯的重要因素,是影响个体人性真善美的重要方式,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是个体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家庭是个体意识形态形成的重要场所,是价值取向形成的重要领地。因此,家庭教育作为个体教育的最初形式,是其他教育无法替代的教育行为。首先,家庭教育属于个体教育,而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属于集体性的教育活动。作为家庭教育的主要实施者,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可以做到因材施教。其次,家庭教育对个体的影响是永久性的。相对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影响始终影响着个体的思维活动和行动。最后,家庭教育是个体形成是非观的关键,对个体最基本的价值观形成尤为重要。家风是家庭教育长期形成的具有丰富影响力的文化,对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是铸就中国梦、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

  

  一、家庭教育的内涵

  

  家庭教育的内容极其丰富。从哲学角度看,家庭教育是长辈对子女有计划、有目的、在实践中实施的影响[2],是个体从思想上对事物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社会活动。在这个过程中,长辈基于自己已有的实践认识,从经验出发,对个体多方面施加影响,提高个体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教育社会学认为,家庭教育对个体的影响分为直接因素论、中介因素论和综合因素论三种,不同的因素,对个体的影响不同。[3]现象教育学认为,家庭教育应关注家长与个体的交互性,应对教育的具体场景、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有明确的指导,强调关注个体的感知和经验。[4]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执行者,不同的教育方式,就会培养出不同结果的个体。[5]家庭教育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其内容受到生产力水平、政治经济和文化意识的制约。古今中外,家庭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个体是家庭教育发展的第一主角,也是发展的终极目标。家庭教育的先导性、随机性以及多样性等特点,决定着家庭教育在所有教育活动中的基础地位。由于血缘、婚姻或者收养与同居关系,家庭成员之间产生最为基本、最为深刻的相互影响,生存依赖、情感互助、文化影响与技能传承是家庭教育的常态。[6]家庭观是家庭成员(主要是父母)关于家庭生活、行为以及相互关系的看法,子女观是家长对子女的认识和看法。家庭教育中父母是主要的教育实施者,根据个人的家庭观和子女观对子女实施教育以期子女获得知识经验、情感以及伦理道德。不同的家庭观和子女观会产生不同的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父母依据一定的家庭观和子女观对子女施加影响,使他们朝着父母所希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便是家庭教育的实质所在。[7]

  

  二、家庭教育的现状

  

  我国形成了具有中华文化性质的家庭教育思想、内容和方法,[8]最为突出的是以德育为主的家庭教育。儒家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身齐家的重要性,突出家庭教育在个体成人成才过程中的地位。“强立而不反”“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等警世名言,无不突出传统家庭教育思想和教育内容。唐代卢仝的《寄男抱孙》大部分内容写的是他对子女的嘱咐语,以文字的形式教导子女如何学习、如何耕作、如何养成良好的习惯。随着社会的进步,虽然家庭教育的方法和形式正发生着改变,但总体上讲,以品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家庭教育仍是主流。现阶段的家庭教育应关注独生子女现象。现代社会家庭大多生育一个子女(独生子女),对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应在传统的品德教育的基础上,追求更高层次的教育目标,以丰富的教育内容和多样的教育形式,促使独生子女全面健康发展。现阶段,家庭教育应注重家庭文化的陶冶,由传统的言传与身教转为多渠道渗透家庭教育元素,关注德智体美劳的全方面发展。现阶段,家庭教育对子女的期望应合理,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强化子女技能训练、激发子女潜能的同时,应注重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和规律性,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引导子女成长成才。然而,受“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等思想的影响,多数父母违背了教育规律的科学性,忽视子女的内心需求,以失当的教育方法实施家庭教育,导致子女的压力倍增,对家庭教育的认同感不高。此外,大多数家长因忙于工作,与子女相处的时间有限,家庭教育的时间、形式、内容和质量都受到限制。而有的家长为弱化自身疏于教育的影响,还将子女送进辅导机构或加强班,转移家庭教育的责任。这种错误的家庭教育认知和家庭教育方式是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的现状,不仅忽略了家庭教育的理念、内容和方式等宏观层面的影响,还忽略了家长与子女间沟通与处理方式等微观层面的影响,不利于健康亲子关系的建立和子女的健康全面发展。另外,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新的历史方位下,家庭教育也要紧随时代步伐,不断更新观念,融入新的教育内容。[9]总书记曾多次谈到家庭、家教和家风问题,“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10]。然而,现阶段的家庭教育多注重子女个体的成长,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等国家层面内容涉及甚少。而弱势群体的家庭教育更加堪忧,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普遍缺失,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家庭结构不完整且功能弱化、父母与监护人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落后、责任缺位等情况。[11-12]家庭教育的缺失势必影响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进而影响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和人民素质的提高。基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正视和解决现阶段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是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共同使命。

  

  三、完善家庭教育的策略

  

  家庭教育涵盖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然而,部分家庭教育忽视了晚辈对长辈的影响,更注重长辈对晚辈的教育,即默认长辈的教育理念与行为的正确性,晚辈必须认可和服从长辈的理念与行为。而以物质、金钱投入代替情感投入的教育方式不仅不利于提升家庭教育质量,还可能耽误子女受教育的关键期,导致亲子关系日渐疏远。所以,在越发强调家庭教育作用的现代社会,为发挥家庭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家校合作、亲子活动以及促进民族发展中的作用,就应在取得社会公共体系支撑与帮扶的基础上,从以下五个方面改善家庭教育的现状,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第一,作为家庭教育的实施者,家长必须提高思想认识,加强自身学习,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规律。作为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如何给子女上好“人生第一课,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新生代家长面临的问题。因此,家长应该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提高思想认识,不随便复制别人的教育方式,而是以符合子女特点的方式因材施教。此外,家长要顺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结合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子女个体发展与国家发展融合于家庭教育,润物细无声地影响子女“三观”的形成。家长更不能凭借老经验,磨灭子女的天赋,导致子女个性缺失。家长只有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掌握科学的教育规律,树立终身学习和与子女共进步的教育观,突破应试教育的束缚,承认与接纳子女的个性发展,才能做好子女的终身老师。第二,高质量的陪伴是提升家庭教育质量的有效方式。高质量陪伴的最高境界是心灵相依,情感共融,双方感受彼此的需求。家长的陪伴不仅是婴幼儿时期子女形成安全心理的保障,也是子女社会化健康发展的基础。所以,家长高质量的陪伴对子女的健康成长极为重要。首先,高质量的陪伴能促进和谐亲子关系的建立和保持,能提高子女对家庭教育的认同感。其次,高质量的陪伴有利于家长以言传身教、耳濡目染的方式参与子女的生活实践,有利于促进子女身心健康地发展,促进家长与子女彼此认识,使子女逐渐形成自尊、自强、自信、自立的人格。最后,家长高质量的陪伴有利于家长了解子女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变化,引导和监督子女的品质养成。第三,把控家庭教育的尺度是提升家庭教育质量的必经之路。从呱呱坠地到咿呀学语,子女社会化技能的发展离不开家长手把手地教授。正因为家长在子女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家长更应掌握好家庭教育的尺度,适时放手,让子女有机会思考、决定和处理自己的事。《孟子》有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所以,家长充分培养子女的抗压能力,有助于子女在处理复杂问题时辩证地看待其中的关系,培养自身的应对能力和担当能力。第四,建设父慈子孝、勤俭持家的良好家风,让子女在优良的家风中汲取成长的养分。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家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一个家庭世代传承的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家风常包含着家庭成员的行为准则,良好的家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良好的家风对子女的成长具有指导性和约束性。第五,将家长教育纳入公共服务体系是提升家庭教育质量的有效举措。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是以提升家长家庭教育能力、提高家庭教育质量、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发展为核心,向家长提供指导和服务的系统。[13]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社会应成立相关的服务机构,为提升家长的正确认识提供培训的平台,让专业人员为他们授课,在专业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家长可以充分了解到科学家庭教育的理念、方法和内容,从而克服传统家庭教育观念的束缚。

  

  四、结语

  

  家庭教育是最普遍、最基础的教育,是事关个体成长发展、国家兴衰的教育。当前的家庭教育虽然传承了优秀传统的家庭教育理念,但受到诸多片面思想的影响,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不够科学,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作为家庭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家长必须有大局观,掌握子女成长规律,学习教育方法,把握子女成长的关键期。家长要树立终身学习和与子女共进步的教育观,接纳子女个性发展。提升家庭教育质量,这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明强 董英洁 单位:天水市田家炳中学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