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习作课,“忽悠”很重要

2022-06-08

总有一些学生不爱写,不会写,甚至惧怕写作文。究其原因,或是无物可写,或是无从下笔,或是两者兼有。不爱写,一般是因为学生感受不到写作的快乐;不会写,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有充分习得表达的方法;惧怕写,则多半是因为不爱写、不会写又常常被逼着写。如何让学生会写,爱写,在不吐不快的文字表达中感受写作的乐趣,甚至欲罢不能呢?老师会“忽悠”很重要。

一、低年级“忽悠”,重在激活表达兴趣

一次出差回来,我给学生带回了一个热带水果,准备让他们尝尝,顺便“哄”他们做一次课堂小练笔。

“孩子们,上周我们用笔写下了自己找到的春天,今天,老师带大家尝尝春天的味道。”“春天的味道是什么呀?”为了让老师尽快揭晓谜底,他们“迫不及待”地拿起笔来,写下了自己的好奇与期待。

等他们放下笔,抬起头,我又慢悠悠地吐出两个字“只见”,然后从身后拿出一个蓝色的花袋子。聪明的孩子一下子反应过来:“只见徐老师拿出一个蓝色的花袋子。”里面到底是什么?孩子们太想知道了!于是,赶紧继续写。就这么“忽悠”着,孩子们一会儿“叽叽喳喳”地吵着想知道谜底,一会儿又寂然无声地低头“刷刷”疾书。当发现老师从袋子里取出一个“纸团”的时候,有个小姑娘急得快哭出来了:“老师,快打开纸团吧!我知道里面还包着东西!”

终于,纸巾一层层地捣开了,一个孩子们从来没见过的热带水果出现在他们眼前。“停!”我大喊一声,一下子把这些“熊孩子”唬住了,“你们看,看他,看他,看他,一个个都什么样子?”

“哈哈,他口水都流出来了。”

“老师,他把手指头都吃进去了。”

“他怎么站在桌子上,还把脖子伸得老长老长的……”

这几个小馋猫,太可爱了!这么可爱的画面,不写下来不是太可惜了?“馋猫”的“丑态”写完了,下课铃声响了。

“老师,求求你了,接着上呗……”

“老师,你早上去开会了,欠我们一节课,所以,你还要接着上……”

习作课上,我就这么经常性地“被”孩子们“绑架着”。这些二年级的孩子为什么不怕写作文,甚至心甘情愿地请老师“占课”陪他们写作文?我想,关键在于“忽悠”。写的内容出其不意,吊足了他们的胃口;课堂互动让他们有话可说,不吐不快;布置动笔任务趁热打铁,让写步步为营;给他们一些帮助,让他们借着例句“顺杆儿爬”。

二、高年级“忽悠”,重在激活表达动机

“忽悠”的招数在中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同样很有用。我上写人作文指导课,摇身变成“男妈妈”,“我的孩子”在这令人捧腹的交际情景中知道了要抓住特点介绍一个人;我又要求在课堂上做一分钟“安静的美男子”,让学生兴致盎然地通过观察精准地抓住“臭美的徐老师”的外貌特点;在用语言给徐老师“画像”的过程中,“徐老师”尽情“自黑”,点燃了学生的语言火花,“秃”脑门变成了“聪明蛋”,不太整齐的牙齿变成了“顽皮孩子们东倒西歪的队伍”,跳动的眉毛变成了“眉飞色舞”的生动注脚,而“徐老师”那一身标志性的中山装和圆框眼镜,则成就了孩子们眼中“很有文化的”“古代诗人一样”的老师形象。

在笑声不断的“忽悠”与“被忽悠”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抓住外貌特征观察、描写一个人,更明白了怎样表达才更得体,更具艺术性,尤为重要的是,学生对老师幽默、可爱、“臭美”的性格特点印象深刻,写人作文的两个关键点——抓住外貌和性格特征,在“忽悠”与“被忽悠”中被学生牢牢地掌握了。

三、跨时空“忽悠”,重在激活自主意识

习作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生活,表达自我。只要“忽悠”得当,学生不仅会在课堂上心甘情愿地动笔写作,回到家也会抑制不住表达热情。

开学第一天,我和孩子们一起分析课本的目录,研究“八个单元都是讲什么的?你喜欢哪个单元的文章?为什么?”告诉孩子们“如果你讲述的理由充分,我们就从你喜欢的那个单元开始学习。”

“老师,真的吗?”

看得出来,孩子们非常渴望自己选择学习的机会和内容!各抒己见之后,我又开始“忽悠”孩子们了:“老师尊重你们的选择。但是,你们能保证刚才的选择不是一时冲动?为了慎重使用你们的选择权,我可以再给你们一次机会,今天回去,把你最喜欢的这个单元课文好好读读,充分思考,把你喜欢的理由写成一段话,明天再来正式说服我,可以吗?”

“没问题!”学生几乎异口同声。

“除了读书了解课文内容,还有别的办法可以让你写的这段话更有说服力吗?”

“可以把刚才同学们的理由都写进去。”

“可以请爸爸妈妈一起读读课文,让他们一起想理由,把他们的话也写进去。”

你敢相信这是二年级的孩子吗?他们不怕写作,他们愿意自主阅读,他们会主动思考如何更好地表达。

孩子们喜欢春游,也很讨厌春游,因为老师很喜欢“煞风景”地布置春游作文。会“忽悠”的老师能巧妙地“化解”这个矛盾,只要在黑板上写下“明天要春游了”,这天晚上回去,做完春游的准备,孩子们一定会以最饱满的创作激情,写下放学后疯狂采购的情景,写下“招兵买马”组织小队的经过,写下和小伙伴们的“秘密约定”,写下对明天的期待……

“忽悠”的背后,其实是对学生言语生动表达的驱动。在“忽悠”的过程中,实现了写作心理的双重转换:在轻松、和谐的交际情境中,引导学生聚焦精彩生活(人、事、物);在学生充满期待、跃跃欲试时,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观察身边的事物,观察自己的内心;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引领学生实现“从生活到观察的转化”;在学生不吐不快、群情激奋时,引领学生实现“从观察到表达的转化”。而这种双重转换,不是靠分析例文得来的,更不是靠讲解方法得来的,乃是在其乐融融、兴味盎然的“忽悠”与“被忽悠”中习得的。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