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基于儿童立场的小古文教学例谈

2022-06-08

 为了传承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我校引入了小古文课程,致力于研究和打造小古文的校本教材,将经典的文言句段引入课堂,引领学生在小古文的世界里感受中华经典的意蕴和情味,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与精妙。 
  在上小古文研究课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些问题:小古文教学从哪儿出发?教什么?怎么教?我们认为,小古文教学应基于儿童立场,依据儿童特点来开展和进行,最终实现为了儿童发展的教学目标。下面就以《蜻蜓》为例谈谈我们对小古文教学的认识与思考。 
  一、立足儿童视角,选择教学内容 
  面对浩如烟海的小古文,教师选择哪些小古文作为教学内容,才更能为孩子的成长服务呢? 
  1.要遵循儿童的年龄特点 
  以三年级为例,三年级的学生一般年龄在9~10岁,正处在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开始从被动的学习向主动的学习转变。虽然开始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但是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极其有限,需要教师及时正确的引导。同时,三年级的学生已经会正确使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 
  从心理发展过程来看,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与活动范围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比低年级有了显著的变化,学习活动的游戏性特征减少,学习过程的组织性和认知过程的规范性、严谨性更强。 
  所以,我们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一方面不易过浅,学生通过自己学习或借助工具书就能学会的小古文就不用教了,如《放风筝》:“青草地,放风筝。汝前行,我后行。”当然,另一方面,也不能选择生字偏多、内容深奥的小古文作为教学内容,否则会让学生对学习小古文产生恐惧感,失去学习的兴趣。我们选择的小古文要让学生通过“跳一跳”就能品尝到学习的乐趣。 
  2.要与学段教学目标一致 
  还以三年级为例。该学段目标重点是通过对关键词句的理解,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在理解词和句的基础上,重视词和句的积累与运用,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良好的语言习惯。例如选择《蜻蜓》作为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默读小古文,想想文章向我们介绍了蜻蜓的什么呢?这一问的目的,是让学生在默读的基础上,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能力的训练。这正是三年级学生训练的重点。 
  3.要与语文教材匹配 
  小古文进入课堂,需要占用语文课的部分时间。如果我们选择的小古文能与我们的语文教材相匹配,可以成为语文教材的有效补充或拓展,那就保证了小古文教学时间的有效落实。如在一年级读背古诗《村居》时,我们把《放风筝》穿插在其中进行教学,借助插图,一目了然,学生很快就能理解。《放风筝》这篇小古文的学习让《村居》的教学更生动、更有情趣。三年级学了现代文《李广射虎》,让学生对照着读一读小古文《李广射虎》(适当补充一些注解),无须教师过多讲解,适当点拨即可。这样的小古文学习是轻松、高效的,学生们也很乐意去学。 
  遵循以上三点,我们选择了学生比较喜欢的几篇小古文。例如小古文《蜻蜓》,这篇古文的内容,来源于生活,有情趣,学生通过诵读,便能大致了解主要内容;其次,三年级教材中《放飞蜻蜓》一文中有这样的描写:“你们看,它的尾巴是一节节的,又细又长。它用尾巴保持平衡,调整方向……”“它的眼睛很大,结构很复杂,是由成千上万的小眼睛构成的,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虫子……”语文教材中的这些信息,对于学生们学习这篇古文真是雪中送炭。而且,蜻蜓这种小昆虫,是学生很喜欢的,很乐意去了解的一种益虫。教学证明,我们所选择的这一教学内容,是符合儿童学情的,教学效果也是非常显著的。 
  二、关注儿童兴趣,渗透教学方法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倾向于认识和掌握某种事物,或力求参与某种事物,参与某种活动的心理特征。”我们认为,儿童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一样,它的产生、发展是与我们的引导、培养分不开的。 
  古人说:“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因此,能否调动学生学习小古文的兴趣,关系到小古文教学的成功与否。只有当学生对其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才会乐意去学,才会积极思维,受教育于轻松愉快之中。为了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小古文的兴趣,我们还以《蜻蜓》为例,谈谈我们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 
  1.读画结合,分享画面之美 
  爱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陈鹤琴曾经说过:“游戏是学生的生命。”这充分说明游戏是符合儿童心理特点与年龄特征的一种独特的活动形式。将小古文的学习与游戏般的画画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绘画中感受古文的画面之美,从而达到读懂、读好古文的教学目标。 
  教学片段: 
  师:小古文中的每一句话,都是一幅生动的画,请再读这篇小古文,边读边想:读着每句话,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并把你看到的画下来。不懂的地方可以看看下面的注解。(生:读文,画图) 
  师:你画了什么?能与大家分享一下吗? 
  生:我画了像墨汁一样黑的乌云。 
  师:为什么说乌云像墨汁一样黑? 
  生:古文中说“雷雨之前,乌云如墨”。 
  师:你还画了什么? 
  生:我还画了蜻蜓。 
  师:(师故意数一数画中的蜻蜓)你看到的是这样的情景吗?一共八只蜻蜓? 
  生:不是,我看到了许多蜻蜓。 
  师:为什么? 
  生:因为文中说“蜻蜓千百成群”。 
  师:“千百成群”表示? 
  生1:成群结队。 
  生2:不计其数。 
  师:那该怎样表示很多蜻蜓呢? 
  生1:加上省略号表示就行啦! 
  …… 
  让学生在课堂中“画”起来,通过简笔画的形式,加深对古文语言和内容的理解与感悟。通过读图的质疑环节,透过文字的阅读感悟,引导学生想象,并读出丰富的画面感。在这一过程中儿童学会了细致地思维、认真地观察和排除假象去寻找目标。 当古文阅读与绘画相遇,不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而且加深了学生对古文的准确理解,这样的教学是学生乐意接受的。 
  2.读吟结合,感受音律之美 
  小古文的教学,应强调熟读、背诵。儿童的认知规律一般是从无意识记忆占优势向着有意识记忆转化,他们容易接受易记、有趣又同他们年龄相适应且可以理解的事物。教学中让学生跟着节奏,摇头晃脑地吟诵,这是我们常用的方法。 
  学生吟诵小古文,抑扬顿挫,韵味无穷,有意识地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不仅可以感受到汉语言音律的美、古文意境的美,还可以积累语言,受到熏陶和感染。 
  在教学中,我们给《蜻蜓》加上合适的简单节奏,让学生带上节奏拍着手欢快地吟诵。小手拍起来了,小脸乐开了花,在声调的强弱、节奏的变化中,学生们学习古文的热情更高涨了。 
  3.读写结合,体会运用之趣 
  精彩的语言,除了要让学生细细品味外,还要感悟它的精髓,最终会运用自如。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三年级的学生,习作刚刚起步,对于动物名片的设计在之前就已经进行了一些专项训练。而《蜻蜓》的学习,仿佛给学生又打开了一扇新的创作之门。当我们提出“请同桌合作,为小蜻蜓设计一张动物名片,要从它的生活习性和外形特点两方面来介绍,你可以学着用文言文来写,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写”,话音未落,学生便兴趣盎然,跃跃欲试。他们讨论、交流,或眉飞色舞,滔滔不绝;或文思泉涌,妙笔生花…… 
  学生习作一: 
  嗨,大家好!我是可爱的小蜻蜓。我有一对宝石般的大眼睛,那可是由28000多只小眼组成的,所以我被称为世界上“眼睛”最多的动物。我有两对透明的翅膀,六条细长的腿,上面还有许多绒毛哩。我一节一节的身子像细长的竹子。当天空乌云密布,快要下雷雨时,我和兄弟姐妹就飞出家门,可不是贪玩哦,我们是忙着去捉蚊虫呢!你们喜欢和我做朋友吗? 
  学生习作二: 
  蜻蜓复眼,六足四翼,身有节,能屈曲。雷雨之前,黑云如墨。蜻蜓千百成群,飞于空中,往来上下,觅小虫食之。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刚学过动物名片的习作,而《放飞蜻蜓》一文的学习,对于这次动物名片的设计有了很好的资料铺垫。这次水到渠成的读写练习,是一次难得的练笔机会。这样的练习符合学生的认知度,符合年段教学的需要。叶圣陶先生说:“我们的教学就是带学生‘到文章中走个来回’。”其实这次小古文教学不仅是带学生到文章中走个来回,更多的是借助古今文本,到不同时代的语言长河中走个来回。 
  读与写的有机结合,不仅是对小古文内容的深入理解、运用,而且是对课外收集资料的有效筛选甄别、整合运用,同时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力。 
  三、基于儿童成长,落实教学目标 
  《蜻蜓》一课的教学结束了,这节课给学生们留下了什么呢?我们梳理一下,大概有如下三点:首先是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尝试着采用读画结合、读吟结合、读写结合等有情趣的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 一论文网进行论文代写和代写论文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教学方法唤醒沉睡中的小古文,培养学生们对小古文的鉴赏意识;其次通过领着学生进入古文,与陌生的内容亲密接触,然后进入有趣的熟知阶段,进行动物名片的编写等环节,让学生在文章中真真切切地走了一回,期望能达到夯实文言根基、培养汉语言文字素养的目标;最后,回归到语文教学的目标,我们是希望学生们在与文字交流、切磋、思绪碰撞的过程中,启迪智慧,提升听说读写等语文基础学力。 
  一堂课的结束,不是小古文教学的结束,而是小古文阅读的新开始。如何让学生自发地、有滋有味地去阅读小古文,去感受中华经典的意蕴和情味,这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