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你的课堂小组讨论是有效的吗

2022-06-08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钢城十一中 蔡淑卉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2-0087-01

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新课程标准从基本理念到课程目标,从教学建议到评价建议都体现了让学生真正走进语文,主动尝试体验,积极探究的取向。在这一大背景下,一时之间,课堂上学生讨论的声音此起彼伏,小组合作讨论更成了课堂的必备环节。但是,新课改已实施十多年,小组讨论在语文教学中的实际运用却备受诟病。由于教师认识、行为上的偏差,小组讨论缺乏实质性的交流,表面上热热闹闹,实则无效,流于形式。笔者从自身教学实践出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审视课堂小组讨论是否有效。

一、小组讨论并非讨论学习的全部

许多教师提到讨论立刻想到小组讨论,小组讨论固然是讨论的主要形式,但是课堂当中师生乃至同桌的双向讨论,班集体内的大讨论,都是交互合作行为,这种合作性均能营造课堂教学的探究氛围。过分强调小组讨论的形式,有时就会陷入为讨论而讨论的窠穴,使之失去了原本应具备的生命力。

二、设置讨论要基于学生需要

讨论要有质量,首先是要选择有讨论价值的问题。课堂教学环节均应为教学目标服务,能促成教学目标实现的讨论题就是有价值的,反之,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不思考或略加思索就能得出结论,纵然学生们乐意“做讨论状”,也实在没有多少讨论的必要和价值。这样做,不是把讨论当作一种学习手段,而是当作了学习目的。此外,难度过大的问题也不宜让学生讨论,教师把这样的问题抛给学生后,学生们虽然勉强讨论,但难以有什么成果,而且容易对学生造成伤害,从而挫伤学生思考、讨论的积极性。是否设置讨论,教师要认真研究学情,当学生大多存在困惑,但依靠个人的能力难以完成时,为解决疑难问题、突破难点可以安排讨论;或者通过讨论,学生可以将对问题的不同认识进行交流、碰撞、补充时也可以安排讨论……简言之,讨论必须基于学生的学习需要,而不只是为了给课堂披上合作、探究的外衣。

三、要明确提出讨论要求

笔者在听课中,常常看到许多教师没有明确讨论任务,明确讨论要求,就开始小组合作。正如学生应该带着问题阅读文本一样,学生唯有明确讨论的问题,理解讨论的要求,才能有针对性地去阅读文本筛选信息或者就某个话题进行深入思考,这样学生的回答才不至于流于表面或是偏离方向。不按要求的讨论,常常变成学生无所事事的闲散时间,不但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而且连最基本的合作意识、讨论意识的培养都毫无作用,甚至加深了他们对“讨论无用”的感受。讨论要求包括小组讨论规则的建立、讨论流程的布置、小组讨论时间的安排,等等。

四、讨论应建立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讨论是一种合作交流,它必须建立在学生个体首先独立思考,对问题有一定认识和见解的基础上。教师抛出问题就让学生讨论,没了独立思考的过程,合作就等于无源之水;学生没有形成自己的观点,缺乏对文本信息的筛选,缺乏对文本的阅读与独立地思考,也就难以实现学生思维的碰撞,从而不利于个体在讨论中反思自己的行为和观点并加以更正。此外,一些学生可能自己不动脑筋,等着别人给他提供现成的答案或结论,久而久之,学生就容易养成懒惰、依赖性强的毛病。

五、科学安排讨论时间

教师安排学生小组讨论时,首先要确保充分地讨论时间。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究、讨论、交流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并能够相互补充、更正、辩论,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真正参与,而不只是停留于形式。比如,进入小组讨论环节后,教师规定的时间太短,为了赶时间,小组成员会只顾自己准备,而缺少组员之间的良好互动;有的小组只有一两个语言较为流利的学生发言,而其他人都没有进入状态,对此,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争辩。当然,充分建立在合理的基础上,时间过短,固然讨论不充分,效果不明显;时间过长,学生的思维也会疲劳,教学环节会显得疲沓。

六、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

新课标中对师生关系有了新的阐述,在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中,师生间的交流平等而和谐,但绝不等于教师放弃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及话语权。有效的讨论应建立在教师智慧地指导之上。

1.教师要做好讨论过程中的调控。鼓励学生相对自由地思考和讨论,并不是漫无边际,放任自流。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不同小组的讨论中去,除了指导学生怎样进行讨论,还要监控学生的讨论是否有效。当学生觉得思维阻塞,讨论难以深入时,教师要加以引导,为他们指明方向;当有的学生有了讨论成果或者取得阶段性的进步时,教师要给予赞美或肯定。另外,有时学生讨论偏离了主题,甚至谈论一些与教学内容毫不沾边的东西,这时,教师就要艺术地进行调控,使其回复到该堂课任务上来。

2.引导学生学会倾听。教师经常可以看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只是将注意力集中于自己的发言,而不太注重通过相互交流提高自己。他们没有倾听同学的发言,更没有认真分析、思考他人的长处与不足。因此,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必须正确理解别人的思想,当讨论出现与自己不同的观点时,需要控制、忍耐,应明白一个人只能用理由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而不能用情绪语言来强迫别人接受。同时,还应学会有所放弃,有所接纳,要善于倾听,以民主、平等、包容的心态去面对其他同学的观点。学会倾听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更缜密地思维,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与修养也有积极意义。

3.讨论允许求同存异。笔者在听课中发现,许多教师认为小组讨论的结果就应该是达成共识。事实上,当教师抛出一个话题让学生进行讨论时,学生通过彼此交流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统一的思考,这是一种成功;同样,当学生在小组间将彼此不同的观点进行碰撞甚至是辩论时,或许学生未能达成统一的意见,但这样一种争论也是对彼此最好的启发。

4.指导学生学习整合观点,完整表达。讨论的价值在于通过同伴互助,使学生对于问题的认识更全面、深入。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经常听到学生在讨论后,回答问题时,依然阐述的是自己的观点。出现这种问题,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学生虽然经过讨论,但仍将注意力集中在对自己答案的表述上,而没有将其他同学提供的信息加以整合;另一方面可能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不过关,无法很好地对信息进行整合归纳。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缜密、完整地思考、表达,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七、重视讨论后反馈、评价

无论是小组讨论,还是课堂当中的群体讨论,教师均要重视对学生表达的评价。在新课标理念下,已很少会有教师对学生回答作出粗暴回应,但很多评价仍流于那种象征性的表扬,或是对学生答案的不置可否。事实上,教师或点拨,或调控,或补充,或矫正,或总结,对课堂讨论都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的引领作用。

综上所述,教师只要真正认识课堂讨论的实质,紧紧把握学生的思维脉搏,精心设计讨论合作中的每一个细节,真正和学生一起与文本对话,就能让语文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成长发展的场域!

(编辑:朱泽玲)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