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从《月迹》中感悟教学的智慧

2022-06-08

杨卫军

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创作的精美散文《月迹》(现收录于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无疑可以给语文教师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

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我、弟弟和三妹在奶奶的引导下寻月赏月的活动过程,表现了少年儿童天真活泼的性格和追求美探索美的热情。不过,在笔者看来,把它看成一堂绝佳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似乎更为贴切。“中秋的夜里”,奶奶出来赏月的目的(即这堂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目标)可能有:奶奶童心未泯,爱美、爱赏月,更爱陪孩子们一起赏月。通过此次中秋赏月来陶冶自己的情操,放松自己的心情并以此影响孩子们对生活的审美态度。通过帮助孩子更好地赏月,给孩子们增添更多的节日乐趣;寓教于乐,借中秋赏月,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丰富孩子们的智慧和美德等。从文章内容来看,其主要目的(也就是本节课的两大主要教学目标)应是后两个。读了这篇课文,令笔者感到特别新奇的是文中奶奶采取的别具一格的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那么,文中奶奶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究竟有哪些值得我们揣摸、学习和借鉴的呢?它们又有何与众不同的特色呢?

奶奶十分了解儿童的心理,特别是在启发孩子们寻月赏月的过程中始终十分注意激发和保护孩子们强烈的好奇心。爱因斯坦说:“我们思想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常常来源于好奇心。”苏霍姆林斯基也说:“孩子提出的问题越多,那么他在童年早期认识周围的东西也就愈多。”这就说明好奇心在孩子们求知学习中实际上起着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因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对学习的兴趣,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则主要来自于好奇心。所以高明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特别注意激发和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奶奶就是这种十分注意激发、保护和利用孩子们强烈的好奇心来教学的高明教师。比如寻月开始的时候,奶奶之所以带着孩子们“坐回中堂里,放了竹窗帘儿闷着”给孩子们讲故事,就是因为奶奶十分了解“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觉满足”。同时,奶奶这么做也是为了防止孩子们在开始赏月之前就情不自禁地跑到屋外院子里从而影响他们赏月的心情,更是为了通过让孩子们首先从屋内看“竹帘格儿”里会跑的月亮这一神奇的情景,来激发孩子们探究月亮的好奇心。当然,就讲故事而言,那只不过是奶奶为了吸引笼络孩子们和自己一起赏月而故意施用的一个小小手段而已。这里,“奶奶突然说:‘月亮进来了!’”一句中的“突然”一词更是生动传神地揭示了奶奶讲故事时“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复杂心态:一方面奶奶知道孩子们是非常喜欢听故事的,奶奶也是非常善于讲故事的;另一方面对奶奶来说现在讲不讲故事并不是很重要的事,引导孩子们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好好地赏月才是奶奶此行的主要目的。

奶奶在引导孩子们寻月赏月过程中对孩子心理的准确把握绝不仅仅体现在对好奇心的巧妙利用上,更体现在孩子们寻月赏月过程中奶奶始终都能和孩子们保持着心理上的高度一致,几乎达到了和谐共振的默挈程度。

须知,孩子们寻月赏月过程中的心理是经过了一个急切(堂中盼月)——惊喜、失望(镜中看月)——嫉妒、争执(院中望月)——“越发觉得奇了”(杯中饮月、河中寻月、眼瞳见月)——“都觉得满足”(沙滩议月)的不断变化的发展过程。而敏感的奶奶对此完全是感同身受。也正是由于奶奶在孩子们寻月赏月的过程中始终和孩子们保持着这种心理上的高度一致,所以奶奶在引导孩子们寻月赏月的过程中与孩子们所进行的课堂对话就不像一般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所搞的那些对话那样离心、浮华和低效。正是在奶奶与孩子们所进行的完全贴心的对话教学的深刻影响下,孩子们的想象力才得以腾飞起来,而且是越飞越高。即经过了“月亮是长了腿的”——“似乎我们已在了月里”——“月亮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呢”——“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的不断变化的发展过程。

奶奶善于为孩子们的赏月、寻月活动搭建平台,尤其善于为孩子们的赏月、寻月活动营造自由轻松温馨浪漫的气氛。

文章一开始就写奶奶在中秋之夜,带着我们几个小孩准备一起赏月。起先是一起“坐在院子里盼着月亮”,但月亮“好久却不见出来”,于是我们“便坐回中堂里,放了竹窗帘儿闷着,缠奶奶说故事。”“奶奶是会说故事的;说了一个,还要再说一个……”奶奶为何这么早早地带着我们几个小孩来赏月,以至于月亮“好久却不见出来”,最后逼得我们没法只得坐回中堂里,放了竹窗帘儿闷着,听奶奶给我们说故事?奶奶作为一个热爱生活的长者,应该说中秋的月亮晚上什么时候会出现,她自然比谁都清楚。笔者想,她之所以来得早,除了上面所说为了激发起孩子们的好奇心这一目的外,就是为了让孩子们能在赏月、寻月活动开始前先熟悉一下院内外的环境,并在听奶奶说故事的过程中形成一种自由轻松温馨浪漫的气氛,从而为下面孩子们忘情地赏月、寻月做好了必要的心理准备。

《学记》上说:“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在引导孩子寻月赏月的整个过程中,奶奶可谓匠心独运,循循善诱,她非常善于围绕活动主题以及教学目标将众多的活动项目有机地串联起来,一步步、一层层引导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之间就走进了自己早已预伏的目的地——以景育人。比如她引导孩子们赏月的第一个节目定为镜中看月,既突现了月亮的神奇(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又表现了月亮富于变化的特点(月亮仿佛“是长了腿的”:—白道儿—半圆—满盈—又亏了—缺了—全没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一个失望),这实际上就为下文写孩子们由屋内到院内再由院内到院外直至河边沙滩地进一步的寻月赏月活动作了铺垫,那真是月亮走,孩子们也跟着走,而且是越走越觉得月亮神奇可爱。特别是文章中间所写的几处赏月环境的选择以及由此引发的联想更是显得特别富有诗意,既自然含蓄又大胆巧妙。比如由院中桂树联想到神话传说中的月宫桂树(此为相似联想),又由神话传说中的月宫桂树联想到月宫中的娥(此为相关联想),又根据月宫里桂树配长娥推想出三妹就是嫦娥(此为相关联想),又由嫦娥把持月宫进一步推想出今晚的月亮为三妹专有的假想结论来。

就拿在上面那个“院中望月”的故事来说吧,为了突出孩子们对中秋月色的陶醉,文章开始描绘的那个院内月照图其实已经隐含了孩子们混同人间生活与月宫生活的意思。可是当他们抬头看到“月亮正在头顶”的情景,刚才产生的那个朦胧的幻觉一下子又似乎减淡了许多。恰好就在这个时候,孩子们又从月亮里“清清晰晰看见里边有了什么东西”,于是他们就问“奶奶,那月上是什么呢?”奶奶赶紧抓住时机给孩子们讲了一则月宫中有桂树的故事,接着这些富于幻想的孩子们便将院中的桂树和月宫中的桂树很自然地联系了起来,可是后来这个联想又突然中断了。怎么办呢?奶奶的办法就是由月宫中的桂树引出月宫中的主人嫦娥来。于是,孩子们又由月宫中美丽的嫦娥联想到了身旁的三妹。接着三妹的一句话“月亮是属于我的了!”更是引发了大家挣月的强烈兴趣。奶奶最后则通过给每人斟酒的方式巧妙平息了这场争执。这一部分整个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充满了诗情画意,孩子们活动得也是其乐融融,审美想象力和好奇心更是得到了空前的激发。正是在被奶奶激发出来的强烈的好奇心的驱使下,在这堂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孩子们不仅提问题积极主动,想问题的思路开阔而富于灵性,并且自始至终都处于奶奶的掌控之中(这就是说,学生学的思路和教师教的思路已完全自然地融合为一了),而且所提问题数量多质量高,大的方面完全符合奶奶课前的教学预设,小的方面课堂生成更是精彩不断。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现在的好多语文综合实践课上不仅大多数问题不得不由教师向学生主动提出来,而且教师问题提出后,学生真正愿意积极主动思考回答的也并不是很多。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奶奶的教学就是这样的成功教学。奶奶的教学艺术水平恐怕只有教育大师才能企及。

多数语文老师上综合实践课一般是在课前先让学生根据相关要求分组完成搜集资料等工作,真正的课堂则完全成了学生的汇报展示课。当然,这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语文综合实践课的上法,而奶奶“导演”的这节语文综合实践课则完全不是这样的上法。除了赏月前的心理准备,她没有在课前让孩子们做其他任何的准备。课堂上更是完全由孩子们根据自己各自的兴趣爱好在野外完全开放的自然条件下,自由开展他们自己喜欢的各种有益的综合探究活动,学生在活动中的生命状态,既是纯自然的又是极其生动的,而活动的最后结果则是完全实现了他们所有的预想目的。所有的活动都是真正由孩子们自主合作完成的,孩子们完全成为课堂活动的中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本节课中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和发挥,所以本节课才被她上成了名副其实的学课。活动中,她虽然参与其中,但她却没有像有些老师那样替孩子们做任何一件寻月赏月的活动,奶奶更没有像有些老师那样说那么多“指导性”的费话(事实上作为热爱生活熟悉生活的长者,孩子们在中秋之夜所看到的所有奇特的月景,奶奶其实是早就非常熟悉了,并且她所知道的神奇月景一定比文中介绍的还要多得多),她说的话很少而且都很精,并且多是一些激励引导性的话,比如:“月亮进来了!”;“它走了,它是匆匆的;你们快出去寻月吧。”;“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走,你们再去找吧。”

尤为难能可贵的是,在奶奶执教的这节以中秋寻月赏月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奶奶非常善于寓教于丰富多彩的审美娱乐活动之中,并且孩子们赏月、寻月活动中提出的所有问题的最终解决,无不是让他们经过一番又一番的探究之后由他们自己水到渠成地完成的。而且奶奶还特别注重孩子们在活动中的个性参与和独特体验,所以不同的人通过此次语文实践活动获得的最终感悟是不一样的。

弟弟:“月亮是我所要的。”此句意为有志者事竟成。妹妹:“月亮是个好。”此句意为世上本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发现美的眼睛。或对光明、美好的事物,只有想方设法地努力追求,才能得到它。

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此句意味着人类是完全可以认识和征服世界的。

奶奶:“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此句意为美无处不在,它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

奶奶:“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有走,你们再去找吧。”此句意为美应属于大家。

奶奶在引导孩子们寻月赏月的整个过程中,能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丝毫没有长辈的架子,她完全是怀着一颗巨大的童心与孩子们平等友好地相处,她在文中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无不洋溢着她对孩子们无微不至的关爱之情。比如“杯中见月”一节。当其他孩子因为三妹以月宫嫦娥自居独占月亮而嫉妒和争执时,奶奶没有一丝的埋怨和责备,而是“从屋里端了一壶甜酒出来,给我们每人倒了一小杯儿”,然后用充满慈爱的柔和语气对他们说:“孩子们,你们瞧瞧你们的酒杯,你们都有一个月亮哩!”奶奶的这一举动不仅显示出超凡的智慧而且更表现出她对每一个孩子拳拳疼爱之心。

奶奶充分信任每一个孩子,她既敢于鼓励孩子们在自主活动中自求真知,培养他们的审美想像能力,又特别重视让孩子们自主探究自由讨论,培养他们的创新质疑能力。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沙滩议月”。这里有“我”的发言:“你们说,月亮是个什么呢?”话语中对月亮充满了探索的热情。有弟弟的发言“月亮是我所要的。”稚嫩的话语显现出对月亮的迷恋和喜爱。有妹妹的发言“月亮是个好。”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听了他们的发言,再联系奶奶说过的话“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我越发感到弟弟妹妹的聪明可爱,更感到了奶奶的无私和博学。“我们就又仰起头来看那天上的月亮,月亮白光光的,在天空上。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这最后一句显然是“我”在与同伴议月的过程中听了大伙发言仰望天上明月后灵感的升华,更是文章最后的点睛之笔。

奶奶在回答孩子们提出的问题的时候,她从来不像某些教师那样每次都用明明白白的实答案做答复,而是每次都用更能激发孩子更大想象力更强好奇心的虚答案来答复。这就使孩子们在得到一个答案后马上又会很自然地产生更大的疑问和更强烈的探究欲望。奶奶回答的问题越多,孩子们紧接着产生的新问题也就更多。比如,“我问:‘奶奶,那月上是什么呢?’”一句中奶奶为何不依据天文学知识老老实实地告诉孩子们月亮上其实只有石头,而是根据院中有与月宫桂树同名的桂树的环境特点,并利用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把这一回答改说成“是树,孩子。”因为如果像那样如实回答的话,那就会彻底扼杀孩子们探寻未知世界的想象力和所有可能引起质疑的可能;而下文所写的孩子由月上的桂树想到身边庭院中的桂树,又由两棵桂树的相像自然衍生出天上人间生活幻化为一等的新奇联想,自然也就无从产生了。

在引导孩子们寻月赏月的过程中,奶奶还特别善于运用精巧的构思从独特的思维角度出发将周围环境中的一些不起眼的小物件因地制宜随时随地拿来为实现她的教学目的服务。比如利用“窗帘儿”让孩子们看到了月亮的升降移动;利用“院中央的桂树”唤起了孩子们对神话中月宫生活的向往,赋予了周围环境更多的神秘色彩,以至于孩子们感到天上人间仿佛融为一体,分不清哪是地上哪是月宫;利用杯中的甜酒巧妙化解了孩子们争抢月亮的矛盾等等。最后,“我突然又在弟弟妹妹的眼睛里看见了小小的月亮。”应该说在中秋之夜孩子们之所以能欣赏到一个又一个神奇美丽的月景,这与奶奶帮助他们巧妙地选择欣赏时机特别是欣赏角度其实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而这些赏月的特别角度的选择又是与奶奶还特别善于选用周围环境中的一些不起眼的小物件有很大关系的。

总之,此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既培养了孩子们的问题意识,又培养了孩子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培养了孩子们留心观察自然的习惯,又培养了孩子们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力、想象能力和组织语文活动探究事物的能力;既培养了孩子们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又培养了孩子们口头表达的能力;既培养了孩子们团结友爱、积极进取的精神,又培养了孩子们热爱美、追求美的童心童趣。从文中所写孩子们开头“不满足”到最后的“大家都觉得满足”,足以充分说明奶奶的这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取得了完全的成功,所有的预定目标都已高效率地达成。而从上面的分析来看,她的教学践行的完全是语文新课程的理念,这也就从一个侧面充分说明了新课程理念的正确和新课程改革的必要。

(杨卫军 江苏盐城大丰市大桥第二初级中学 224131)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