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国际会计趋同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2022-06-08

  摘要:随着20世纪80年代中期,跨国商品,服务贸易以及资本流动规模的不断扩张,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不断增强,世界经济步入了全球化的时代。会计作为商务贸易的特有产物也一直在不断完善和发展。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FSB)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向国际会计准则靠拢,会计步入了一个国际趋同的时代。这种趋同会对我国会计准则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国应当如何基于自己特有的经济结构和国情上做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国际会计趋同;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5-0-01


  一、国际会计趋同的必然性


  货物贸易的发展激发了会计的产生,会计的产生促进了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会计作为一种独有的特殊商业语言,把复杂的交易现象用经过归类整合的数字化形式表达出来,为决策者和相关利益方提供真实、可靠、可读的经济信息。


  在当下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已经对会计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各国贸易和资本的交织,要求各国的会计信息具有一定的通用性,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的使用。企业想要跨越国界成为全球化的企业,拥有全球化的消费市场,融集全球化的资源就必须遵循他国的会计准则,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这就促进了各国会计间的交流探讨。国家如果想更好的参与全球的经济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下吸引更多的资本流入,鼓励本国企业向外发展,就需要一定程度上向国际准则靠拢,减少因会计制度的不同带来的沟通阻碍。因此,从市场经济发展和国家长远规划的角度来看,国际会计趋同是不可避免的。


  二、国际会计趋同的现状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FSB)一直致力于制定强有力的具有全球同一性的、高质量的、可理解的、国际会计准则。目的是为了满足国际资本市场与国际工商业发展的需求,促进国际会计协调发展。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越来越多的组织和国家意识到制订全球统一的、高质量的、可靠的会计制度对改进全球经济架构,稳定全球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已经有澳大利亚、德国、加拿大、日本等一百多个国家或地区已经采用或准备采用国际会计准则。从目前来看,各国趋同国际会计准则主要采取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完全的采用,即完全使用国际会计准则作为本国会计准则;另一种是不完全使用,即大体趋同国际会计准则并根据本国国情做进一步的调整修改。


  我国在2005年就建立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相协调发展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并于2010年4发布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会计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明确表态将在未来不断改革完善,以促进中国企业会计准则趋同国际财务会计报告准则。国际会计趋同已经成为了当今时代的要求,各个国家都将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


  三、国际会计趋同对我国的机遇与挑战


  国际会计趋同对我国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国际会计的趋同有利于我国吸收他国在趋同道路上的经验与教训,减少我国在趋同道路上的困难与阻碍,同时也有利于我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减少其为达到国外经济市场对财务信息的质量要求调整所花费的成本。对我国更好的参与国际经济业务,提高我国的经济影响力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另一方面,国际会计趋同对我国来说也是一项挑战。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还处于不成熟的初级发展阶段,特别是证券市场和金融保险市场的体制和结构的不健全使得我国在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方面有着巨大的挑战。同时,由于我国特有的政治体制和社会环境,企业会计准则在会计目的上和报表的使用习惯上与国际会计准则有较大的差异,要想在趋同中改变这些既定的习惯不仅对我国的财务会计人员专业技能的培养方面是一项重要挑战,而且对于完善我国会计的健全监督机制来说也是一项重大挑战。


  四、面对国际会计趋同我国应做出的对策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现有的社会体制和特殊的社会经济文化要求我们不得完全照搬国际会计准则,而是要调整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与国际会计准则相协调的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在向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过程中我国首先应当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制度,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市场体制不断提高我国市场的规则性,加强控制和引导,使其发展成为有秩序的、成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市场,为国际趋同打下坚实的市场基础。其次,我国应当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国际会计准则的制订与趋同工作中去,改被动趋同为主动趋同。及时了解国际会计制度发展的新动态。同时积极的和别国交流,借鉴经验教训,做到为我所用,使之更好的推动我国会计准则的改革发展,提高我国国际会计趋同的效率。最后,我国应当重视对会计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对于已从事财务工作的会计人员要注重对其的再教育,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鼓励他们主动学习不断变化的会计制度,改变原有的陈旧的会计处理模式,提高职业判断能力,以确保国际趋同的顺利实施。对于高校的财务教育工作,要重视会计教材的重新编制,尽可能的向学生传授最新的会计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会计素养和实践能力。此外,还要健全会计等级和职业考试的机制,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使之能满足会计制度不断变化的需求。


  五、结语


  全球经济架构在不断变化,全球的贸易发展和资本流动促使着国际会计的趋同成为一种必然。会计作为一种特殊的商业语言,在确保市场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我国要紧跟世界形势的发展,不断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制度,推动会计体制改革,正视机遇和挑战,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制度的建设,加强会计人员的培养,促进市场更好更快的适应变化的会计制度,从而推动我国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峰,林卉.国际会计准则:“会计”还是“准则”[N].厦门:厦门大学学报,2015(6). 

  [2]南亨.试论会计趋同对我国产生的影响[J]. 

  [3]周福源.会计國际化与国际会计准则[N]. 贵州: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4. 

  [4]李灏,闫清.浅谈中国会计国际化[J].南昌:科技经济市场,2014. 

  作者简介:曹雪年(1996-),女,汉族,江苏兴化人,本科在读。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