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关于国有企业机关员工绩效考核的思考

2022-06-08

  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工作职能,通过绩效考核,科学准确的评定员工业绩,依据工作绩效来分配薪资福利,决定职位升降,进行岗位调整,组织评先树优,实施针对性的培训与素质能力提升。实施员工绩效考核可以激发员工潜能,调动员工积极性,通过个人绩效的高质量完成来确保各管理单元工作目标的达成,进而推动企业整体经营目标的实现;可以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将传统的人事劳资管理提升至真正意义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盘活人力资源,提升企业效益。


  一、国有企业机关员工绩效考核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只实行绩效考核,不推行绩效管理


  在实行绩效考核时,一些企业往往只强调了考核,没有引入绩效管理。这个误区是导致绩效考核体系不能落地甚至失败的根本原因。


  绩效是指实现工作目标的成果。绩效考核是指工作成果与工作目标的对照评价。绩效管理是指各级管理者和员工为了达到组织目标共同参与的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辅导沟通、绩效考核评价、绩效结果应用、绩效目标提升的持续循环过程。从定义上可以看出,绩效考核仅仅是绩效管理的工作环节之一。


  缺少绩效管理其他环节的绩效考核,是事倍功半的。没有制定绩效计划,绩效考核时工作结果就没有对照评价的参照;没有上级领导的绩效辅导,工作过程可控性低,结果不一定能达到预期;只进行考核,没有反馈面谈、总结分析,就不能实现员工绩效的持续改善。


  2.好人主义盛行,人情分严重


  国有企业文化里“和为贵”思想根深蒂固,好人主义盛行,大锅饭思想普遍存在,在绩效考核上讲情面,对下属容忍放任。主管领导在考核评分时,即使下属没有完成工作目标或出现明显的工作过失,也不扣分。有过不罚,是对工作业绩差的默许。这对考核的权威公允有极大的破坏力,在同一考核部门内,“干好干坏一个样”的不良风气会蔓延扩散,产生劣币驱逐良币效应,不但不能鞭策后进,而且影响其他员工的积极性。


  3.考核结果运用力度不够


  在一些国有企业里,绩效考核得分仅仅与少量薪酬挂钩,工作绩效优劣对薪酬分配影响很小。在更多的企业里,绩效考核没有与职位升降、岗位调配、评先树优、培训挂钩。绩效考核结果运用力度不够,就不能引起考核者与被考核者的足够重视,弱化绩效考核工作。把绩效考评结果同岗位调整、职位管理和薪酬挂钩,是为了让员工重视绩效考评,使考评结果真正能引导员工的行为。绩效考核结果运用力度不够是企业绩效考核工作流于形式,员工积极性不高,甚至对绩效考评产生抵触情绪的重要原因。


  4.绩效辅导、反馈、面谈环节缺失


  绩效考核不仅仅是为了评定工作业绩,终极目标是提升改善员工绩效。在相当多的企业里,没有进行绩效辅导沟通、结果反馈与面谈。绩效辅导是主管领导为下属设定工作目标后,及时发现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给予下属方法、策略上的指导帮助,并做好资源协调。没有绩效辅导,下属工作难度增大,业绩达成的可控性降低。绩效反馈、面谈是指考核结果得出后,主管领导及时与下属交换意见,绩效差的,分析原因,找出不足,进行改进;绩效好的,给予肯定,总结经验,进行固化。没有绩效反馈面谈,不能使绩效差的员工及时发现工作能力、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对考核结果、考核工作的抵触情绪会增加。另外,好的工作方法、流程、经验也得不到总结固化,不利于绩效的持续改善。


  5.考核指标设置不合理


  在指标体系的设计上,许多企业注重主观非量化指标的评价,缺乏客观可量化指标的考核,在员工绩效考核中主观指标多、客观指标少,加大了考核的随意性,考核结果容易失真。在考核等级的设计上,没有量化标准,界限模糊,考核结果难以反映职工的绩效差异,引发争议和质疑,降低了考核的公平度和权威性。


  6.素质考核与业绩考核混淆不清


  目前许多企业的绩效考核还停留在“德、能、勤、绩、廉”的考核上。这种将素质考核与业绩考核混为一体,重素质考核轻业绩考核的考核模式,没有真正的把员工业绩作为考核中心,以“德、能、勤、绩、廉”代替业绩考核,以偏概全,容易出现“晕轮效应”,其结果往往是“老好人”、“溜须拍马者”、“拉帮结派者”的考核分数高,产生错误导向,使员工将注意力转移到人际关系维护上,减少对工作的精力投入和专注度。


  二、改进国有企业机关员工绩效考核的对策与建议


  1.推行绩效管理,由传统考核向绩效考核转变


  绩效管理步骤如下图: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绩效管理的过程是一个循环,这个循环有四个环节,即:绩效计划、绩效辅导、绩效考核与绩效反馈。


  推行绩效管理,要实现以下几个转变:考核方式由结果向过程导向转变,考核目的由奖惩向绩效改善转变,领导角色由审判长向教练转变,考核结果由选拔人才向培养人才转变,考核重点由关注过去表现向着眼将来表现转变,执行方式由回忆与记录(秋后算帐)向立即回馈(及时指导)转变,部属反应由被动抵制向主动合作转变。


  在考核工作基础较好的企业,可以推行全面绩效管理。全面绩效管理是指:公司目标与指标、部门目标与指标、岗位目标与指标的设定、分解、执行的全过程管理。确定企业级考核指标后,采用鱼骨法向下分解至部门、岗位,再采用职责分析法提炼岗位指标,建立指标库,选取后充实岗位的考核指标。2.构建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绩效从横向可分为潜在绩效、行为绩效、结果绩效,下图可作阐释:


  绩效考核指标有三类:


  2.1KPI,也就是关键业绩指标,是衡量职责/流程工作成果的参数,是工作的效率和效果的体现,可以用量化数据表现出来。KPI是基于结果导向的考核方法。


  KPI指标有四个维度,即工作的数量、时间、质量、成本。KPI的提炼,推荐采用“4+2”快餐法。实践证明,这是最高效实用、简单易学的方法。4是指多、快、好、省四个维度,2是指安全加满意两个附加类指标。举例如下:


  关键业绩指标(KPI)有以下作用:实现对岗位职责的衡量;对预定目标的考核;对工作的导向作用;即时反馈和预警作用;透明公平的激励机制。


  2.2GS,工作目标。GS是对岗位职责范围内的一些过程性、阶段性、难以量化的关键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GS是基于过程导向的考核方法。GS有三个来源:为了完成KPI所要采取的重要策略之行动计划;对部门有重大意义的管理创新工作或上级交办的重要工作;员工岗位职责规定的难以量化的重要工作。简要举例如下:


  2.3KCI,关键素质指标。素质是驱动员工产生优秀工作绩效的各种个性特征的集合,它反映的是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表现出来的员工的知识、技能、个性与内驱力等。素质是判断一个人能否胜任某项工作的起点,是决定并区别绩效差异的个人特征。KCI指标也是基于过程导向,相对于KPI和GS,主观性强,不易量化。基于素质导向的考核示例如下:


  在日常绩效考核上,可以根据企业实际,选择KPI或GS进行考核。如果使用KPI+GS,考核内容更加全面。KCI的考核可以每半年或一年进行一次,不作为日常绩效考核内容,在考核分中所占权重不宜过大。


  3.强化绩效考核结果运用广度和深度


  在考核工作中,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做好结果运用:


  3.1发现问题。企业绩效考评最根本的目标是改进绩效,要实现绩效改进,首先就得明确改什么,也就是明确存在的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最终实现绩效的改进。


  通过设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体系,运用公平公正的考评方法,确保绩效考评结果的公平合理。针对绩效结果没有完成设定的计划或目标的地方,深入反思检讨,发现企业和个人需要改善的问题。


  对于企业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对经营环境、制度等方面的改进完善,提升整体绩效。对于员工绩效问题,根据绩效考评结果,鉴别是员工能力不足还是态度不端正,实施针对性措施。能力不足,通过绩效辅导和针对性的培训,改善知识、改善技能和积累经验,进而提高员工的能力。态度不端正,通过更多的激励、惩罚、教育措施,转变员工的态度。


  3.2薪资分配。企业除了基本工资以外,还有绩效工资等浮动薪酬,浮动薪酬应是直接与员工个人业绩相关的。考核结果与薪酬兑现,这是绩效考核结果的最普遍用途,是为了增强薪酬的激励效果。另外,薪资的调整也应该由绩效成果来决定。


  3.3岗位调配和职位管理。岗位调配主要针对绩效考评结果不良的员工。业绩不好员工除了能力不足的原因,也有可能是人岗不匹配。对于绩效差的员工,可设置缓冲期,对末尾员工进行再培训,在企业内部调整到合适的岗位工作,如果仍然不适应新岗位,再终止劳动关系,这样既不违法,也可以引入竞争机制。


  职位管理主要是针对绩效好的员工。这部分员工的工作业绩出色,可以聘任至更高的职位,赋予更多的责任,授予更大的权利,给予优厚的待遇,激励他们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3.4员工培训。在员工培训上,绩效考评的结果用于发掘员工培训需求。通过分析绩效考评结果,找到员工现有的能力表现和企业要求的能力表现之间的差距,差什么补什么,知识不足的补知识,能力不足的提高能力,经验不足的去积累经验。确定员工真正需要的培训内容,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计划,付诸实施。


  3.5评先树优。在企业评选各类先进、劳模、优秀等荣誉时,应该充分考虑评选周期内员工的工作业绩考核成绩。


  总的来说,绩效考评结果只有运用到人力资源管理的人事、薪酬、培训职能模块中,整个人力资源管理才是有机统一的整体,才能充分开发盘活企业的人才资源。公正权威、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结果可以回答人事管理中哪些人应该晋升、哪些人应该降级、哪些人应该调整岗位的职业生涯和岗位调配问题,可以回答薪酬管理中哪些人应该多得、哪些人应该少得或不得的薪酬分配不公问题,可以回答哪些人应该参加培训、培训哪些内容的培训问题。


  4.绩效考核结果与薪酬挂钩常用方法


  绩效考核结果运用最普遍的就是与薪酬分配。与薪酬挂钩的基本方法有以下三种:


  4.1绩效分数直接挂钩


  以部门绩效工资总额除以当月部门所有职工绩效分数之和,得出每1分对应的绩效工资,与职工绩效得分相乘即为该考核周期的绩效工资。


  4.2绩效分数换算系数挂钩


  第一种:


  根据绩效分数划分区间,按区间设定绩效系数,绩效工资与绩效系数直接相乘。举例如下:


  第二种:


  绩效分数/100,得出绩效系数,与绩效工资直接相乘。


  强制比例分布法


  根据管理学理论,绩效中等的管理单元中,业绩优秀、差的员工一般各占总数的20%,业绩中等(优良、合格)的员工占60%。据此理论,使用强制比例分布法划定绩效等级人员比例。举例如下:


  使用强制比例分布法时,要关注部门的整体绩效。如果部门整体绩效在企业排名靠前,要相应扩大业绩优秀、良好人员比例,缩小业绩不合格、较差人员比例;如果部门整体绩效在企业排名靠后,则反向操作。


  以上是三种基本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


  5.把握正确的绩效考核推行策略和方法


  绩效考核工作在推行实践中,除要掌握科学的考核技术外,还要把握正确的策略和方法,才可以事半功倍,减少推行阻力,化解抵触情绪。


  5.1获得企业最高层的认可与贯穿全过程的支持;


  5.2考核体系要承接与支持企业目标的实现;


  5.3建立并清晰定义每个部门、岗位的职责与工作目标,这是设计考核指标体系的基础;


  5.4绩效考核体系的设计、开发和导入要有利益相关人的充分参与并与之达成共识;


  5.5考核体系清晰实用。考核是有成本的,要充分考虑考核数据的来源和收集难度;


  5.6考核体系设计一定要和薪酬、人事、职业生涯管理、评先树优相关联;


  5.7对考核体系的运行效果的监督和评价要跟进,并持续改善。


  5.8适应管理基础。绩效管理是一种管理方法,绩效考核是一个管理工具。没有最好的考核体系,只有最适合的考核体系;


  5.9契合企业文化。绩效考核是有文化差异的,人治(依靠领导威信与事必躬亲)与法治(靠制度管人)企业、充分市场竞争与垄断企业的考核体系是有差别的。相比于国有企业,私营企业绩效考核工作易于推行且效果良好,两者企业文化有所区别是重要原因;


  5.10稳步推进,不可急于求成。毋庸置疑,绩效考核体系增加了对职工工作过程的约束和管控,要逐步推进,温水煮青蛙,不可操之过急。否则容易引起员工强烈抵触情绪,给推进部门和经营管理层带来过大的阻力和压力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