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我国地方财政教育支出主要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2022-06-08

闫境华

安徽财经大学安徽蚌埠230030

摘要:本文以2011 年各地区地方财政教育支出及主要影响因素数据为样本,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我国地方财政教育支出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地区经济规模、地区居民对教育规模的需求、地区居民对教育质量的需求、物价水平、地方政府对教育投入的意愿对地方财政教育支出的影响显著;地方政府对教育投入的意愿对地方财政教育支出的影响最大,物价水平次之。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地方财政;教育投资;回归分析

教育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教育的投入也经常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国民素质的重要尺度。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基础产业的教育,在社会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且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财政的相应支持。据财政部公布的数据,2011 年,全国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教育支出16497.33 亿元,占全部财政支出的15.10%,其中,中央财政教育支出999.05 亿元,地方财政的教育支出15498.28 亿元。在全国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教育支出中,地方财政教育支出约占94%,地方财政支出是财政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然而,由于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差异较大,各地区财政的教育支出也差异明显,教育支出的差异进而会影响各地区的劳动力素质和经济水平,因此,对我国各地区地方财政教育支出差异原因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 文献综述

作为区域管理者的不同层级的政府,会根据当地的不同需要对区域内资源进行相应的配置、使用以及管理。政府的各项的财政支出的效用有所不同,基于公共教育支出的特殊性即地方政府无法限制受益者的就业选择区域,很可能导致地方政府只投资不受益,这样就会削弱地方政府对教育支出的意愿和幅度。国内外的学者对地方财政教育支出的研究大多着眼于此。Jorge 等认为地方政府较自由地制定其财政政策及教育支出时,但他们却无法阻止资源要素在区域间的流动。人力资源往往在出生地接受教育,但当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时,政府无法限制人力资本只在出生地工作,无法对私人资本和公共服务进行约束,使得两者在结合时缺乏一定的选择权和决定权,影响政府对教育支出的主动性;Keen 和Marchand 认为财政竞争往往会促进地方政府较多地投入生产性的公共项目,较少地投资消费性的公共项目;Starrett 认为一个地方政府往往会考虑到其他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再制定相应的公共产品例如教育的提供发展战略;傅勇和张晏认为我国财政分权以及政绩考核,以及地方政府由于政绩的要求过多的追求GDP 的提高,使得地方公共支出中注重基本设施建设、轻视人力资本投资和公共服务的提供,同时政府竞争更会加剧财政分权对政府支出结构的扭曲;周黎安认为政府官员在GDP 排名的标尺竞争格局下,更加注重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的财政支出;宋光辉通过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财政分权指数对省级教育支出比例的影响为负值,得出地方政府在以经济增长为主要考核业绩的制度下,为吸引资金往往追求基础设施建设,牺牲教育等公共产品的投入。

这些研究总体来说集中于地区竞争、政府考核机制对地方财政教育支出的影响,而关于地区本身的经济发展水平对地方财政教育水平的影响则需要进一步研究。

2 建立回归模型

2.1 数据来源及处理

影响地方财政教育支出的因素有很多,据分析,主要的因素有:

①由地区经济规模决定的地方整体财力是地方财政教育支出的基本源泉,选择“地区生产总值”作为经济规模的代表,用X2 代表;

②各地区居民对教育的需求有差异,地区的人口数量不同决定各地教育规模不同,选择各地区的“年末人口数量”作为代表,用X3代表;

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教育质量的需求会不断提高,对以政府教育投入为代表的公共财政的需求会有相当的影响,选择“居民平均每人教育现金消费”代表居民对教育质量的需求,用X4 代表;

④物价水平,特别是教育消费的价格变动会影响地方财政对教育的支出,选择“居民教育消费价格指数”作为价格变动影响的因素,用X5 代表;

⑤地方政府对教育投入的能力和意愿的不同也可能构成地方财政教育支出差异的原因,但是难以量化,只能选择“教育支出在地方财政支出中的比重”作为其代表,用X6 代表。而被解释变量则选择“地方财政教育支出”,用Y 代表。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2》。

可以看出,各地区地方财政教育支出及其各影响因素的差异明显,其变动的方向基本相同,相互间可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则将模型设定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形式为

利用相关数据得到的方程如下所示:

2.2 模型检验

由以上估计结果显示:地区生产总值、年末人口数量、居民平均每人教育现金消费、居民教育消费价格指数、教育支出在地方财政支出中的比重与地方财政教育支出均呈现正相关,地区生产总值每增加1 个单位,地方财政教育支出就平均增加0.0117 个单位,年末人口数每增加1 个单位,地方财政教育支出就平均增加0.0395 个单位,居民平均每人教育现金消费每增加1 个单位,地方财政教育支出就平均增加0.1460 个单位,居民教育消费价格指数每增加1 个单位,地方财政教育支出就平均增加22.7536 个单位,教育支出在地方财政支出中的比重每增加1 个单位,地方财政教育支出就平均增加866.3146 个单位,符合经济学意义。经过检验不存在异方差和多重共线性,综上所述该回归方程成立。

3 结论与讨论

本文基于2011 年的各地区地方财政教育支出的数据,通过引入地区生产总值、年末人口数量、居民平均每人教育现金消费、居民教育消费价格指数、教育支出在地方财政支出中的比重五个变量,构建其与地方财政教育支出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描述了地方财政教育支出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

研究显示:地区生产总值对地方财政教育支出的影响是正向的,即地方生产总值的增长会促进地方财政教育投资的提高;年末人口数量对地方财政教育支出的影响也是正向的,人口数量的增多相应地提高居民对教育规模的需求,从而促使地方财政教育支出的提高;居民平均每人教育现金消费对地方财政教育支出的影响是正向的,居民平均每人教育现金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会引导地方财政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居民教育消费价格指数对地方财政教育支出的影响是正向的,物价上涨,地方政府想要达到同样的效果,就必然需要加大教育投资;教育支出在地方财政支出中的比重代表着地方政府对教育投资的意愿,对地方财政教育支出的影响是正向的,同时影响也是最大的,因而,想要改善地方财政教育支出,改变地方政府对教育投资的态度尤为重要。为了使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超过其他地区,一个较理性的政府,一定会趋利避害的合理运用所在地区的各种资源。综上所述,教育对于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国民的人力资本发展水平决定了一国经济竞争力及社会的进步程度。由于教育具有一定的经济和社会价值援政府的财政投入直接影响到教育的发展,财政资金的紧张程度长期性地影响着教育财政的投入,因此公共教育的财政投入不仅要得到政策制度的保障,还需要政府预算的刚性约束,以确保公共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以保证更好的培养人才。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傅勇,张晏.中国式分权与财政支出结构偏向:为增长而竞争的代价[J]援管理世界,2007(3):4-11.

[2]周黎安.中国地方政府官员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J]援经济研究,2007(7):36-40.

[3]宋光辉.财政分权与各级政府教育责任[J]援当代经济研究,2009(10):43-46.

[4]李明,李慧中援决策者收入优势与中国的地方财政支出[J]援财贸经济,2011(8):21-27.

[5]唐齐鸣,王彪援中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效率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援金融研究,2012(2):48-59.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