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深基坑支护技术分析研究

2022-06-08

金明松

(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天津 037008)

摘 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获得了广泛的发展空间,人们对于工程项目的质量要求也逐渐提升,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采取科学的施工技术手段最大限度的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基坑工程是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基坑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稳定性和使用性,因此必须要对这一施工技术进行严格的控制。本文就以此为中心,结合工作实际,对当前深基坑支护技术进行详细的分析论述。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深基坑;支护类型;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V55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2-0123-02

深基坑支护是高层建筑施工中不可避免的问题,随着当前城市建筑密度的不断增大,高层建筑的逐步兴建,深基坑的开挖和支护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就结合工作实际,对当前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论述。

一、深基坑支护类型分析

在高层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施工地区的具体环境特征选择科学的深基坑支护类型。下面本文就对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深基坑支护类型进行分析。

首先,可以采用钢板桩支护。钢板桩是由带钳口或者是带锁口的热轧型钢制成的,将其互相连接就能够形成钢板桩墙,能够应用在挡土和截水施工中。当前,较为常用的钢板桩有Z型、U型以及直腹板型,在钢板桩支护施工的过程中较为简单,因此这一支护手段应用的范围较广。但由于钢板桩在施工中可能会造成相邻的地基出现变形的情况,痛恨死也会产生一定的噪声和振动现象,给周围的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在人口较为密集且建筑密度较大的地区这一支护类型的应用将会受到限制。除此之外,由于钢板桩本身具有较大的柔性,如果支撑或者是锚拉系统设置存在问题,将会出现较大的变形,影响到支护的效果。因此说如基坑的深度超过了7米的时候,就不能够采用这一支护类型。

其次,可采用深层搅拌支护的方式。这一支护手段主要是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并采用机械搅拌的方式,将固化剂和软土剂进行强制拌合,使得固化剂能够和软土剂之间产生一系列的化学及物理反应,进而逐步硬化,形成具有水稳定性、整体性以及一定强度的水泥土砖墙,以此来作为基坑的支护结构。这一方式主要应用在淤泥质土或者是较弱的粘土、稍密的粉土或者是砂土等土层中,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应用这一支护技术手段的时候,基坑开挖的深度不能够超过六米,同时对于有机质土以及泥炭质土需要进行实验检测。

再次,可采用地下连续墙支护技术。这一支护技术手段主要是在泥浆护壁的条件下分槽段构筑钢筋混凝土墙体,起到良好的支护效果。在技术的推动下,机械化水平逐步提升,地下连续墙支护技术的发展更快,其及时基坑施工时的挡土维护结构,同时也是拟建主体结构的侧墙,如果支撑恰当,能够更好的配合施工的顺利进行。一般情况下,这种支护技术手段能够较好的控制软土地层出现变形的情况。

最后,可利用排桩支护技术手段。这一技术手段主要指的是柱列式间隔布置钢筋混凝土挖孔、钻孔灌注桩作为主要挡土结构的一种支护方式。在应用排桩支护技术时,能够和其他的支护技术相结合,达到最佳的深基坑支护效果。例如,排桩内支撑支护方案应用时,大多情况下是在软土层较厚以及基坑深度较深的工程当中,内支撑系统根据平面形状可采用角撑式、角撑对撑式以及水平拱圈式等多种布置方式。

二、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分析

上文中对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四种主要深基坑支护技术类型进行了分析论述,下面本文就对具体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手段进行论述。

首先,要做好模板的安装施工操作。在深基坑支护施工的过程中,梁模板通常使用18毫米厚的胶合板,并用100×100的枋木龙骨直接铺设在硬地面上拉线垫平,一般情况下保持500毫米的距离设置一根。在安装梁模板之前,一定要按照施工图中标注的尺寸放出梁位线,安装好梁底模板,绑扎好梁的钢筋之后在对梁侧膜进行安装。需要注意的是,梁模板需要按照梁的截面尺寸加工成形,之后再进行现场拼装,这样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为了防止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梁模板变形的情况,在梁的侧板位置,需要每隔400毫米安装一根80×80的枋木,并将其钉在侧板上,以此来加强模板的刚度。在梁的下口需要钉上20毫米厚度的木压脚板进行固定,上口安装100×100的枋木梆加斜用来固定。对于梁模板的上口来讲,则需要进行拉线调直固定,且需要将侧板安装垂直。

其次,从拉梁钢筋的埋设和绑扎角度进行分析。在方案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确保腰梁的箍筋和支护桩的纵向钢筋焊接固定,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为了保证腰梁的稳定性,需要克服腰梁的自身下挠现象,为此在浇筑桩芯混凝土之前一定要在腰梁的水平方向沿着支护桩,每隔一支桩要增加一根预埋的拉梁筋,并且保证其长度要能够埋入桩内600毫米。为了能够降低施工的难度,锚入梁的钢筋长能够采用焊接法驳接。

具体的预埋方法则是在安装好钢筋笼之后用冲击钻在桩护壁钻一个圆孔,之后再将钢筋插入到孔内,并要漏出25厘米,使其能够和桩钢筋笼绑扎固定住,避免在桩芯混凝土浇筑时出现脱落的现象。但是一定要注意,埋入桩身的钢筋锚固长度不能够小于60厘米,且露在桩外的长度不能够小于25厘米。

在梁钢筋绑扎的时候,需要先铺设面层的钢筋,并穿箍筋和穿底筋,之后再用支架将面筋支高,在梁面筋上画出箍筋的距离,按照标号分散箍筋,并逐个对箍筋进行绑扎。在实际绑扎的过程中,需要先绑扎上排的面筋,之后在绑扎底筋,对于穿梁两侧的钢筋需要最后再进行绑扎,一般梁筋的绑扎采用的是八字扣的方法。要注意,在绑扎安装的时候,受力钢筋的搭接接头位置一定要相互错开,对于腰梁受力筋,则需要使用焊接法进行搭接。为了方便拆除,支撑梁的受力筋需要应用绑扎搭接法进行绑扎,搭接的长度为30d,并且在受力钢筋直径三十倍的范围之内,同一个搭接截面面积的焊接方法不能够超过钢筋总面积的一半,而绑扎搭接法在同一截面面积不能够超过钢筋截面总面积的四分之一。除此之外,箍筋和受力钢筋的交接位置需要全部绑扣,不能够出现跳扣的现象,并要防止在混凝土浇筑时出现露筋的现象。

最后,要做好混凝土的浇筑施工。在深基坑支护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阶段,可以采用泵送方法进行浇筑施工,并配合插入式振动器确保混凝土的密实程度。在混凝土浇筑时一定要控制好浇筑的顺序,并在每一道支撑和另一道支撑之间做一个浇筑施工段,当钢筋和模板安装工程完成之后,需要紧跟着浇筑该段的混凝土。

在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施工时,一定要注意快插慢拔,并要保持插点的均匀性,做到均匀振捣。浇筑混凝土的时间间歇长度不能够过长,需要根据混凝土凝结的时间、硬化的条件以及施工地区的具体温度变化情况而确定。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一定要对其进行养护,要安排专门的淋水人员,确保混凝土表面的湿润程度,养护的时间不能够低于一周。

三、结语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来讲,基坑工程是其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尤其是深基坑施工,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整个项目的稳定性。本文就以此为中心,结合工作实际,分析了深基坑支护的主要技术类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深基坑支护过程中的具体施工技术手段,希望对今后的施工操作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卢永庆.浅谈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J].企业技术开发,2010(1).

[2]邹学鸣.浅析深基坑开挖及支护安全技术[J].大科技:科技天地,2011(12).

[3]黄洪峰.浅析深基坑开挖支护施工技术措施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9).

[4]傅建曙.深基坑开挖支护技术分析[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4(4).

[5]褚珏.关于深基坑支护开挖的技术分析[J].城市建筑,2013(6).

(责任编辑:王帅)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