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东北亚民族文化面临的挑战

2022-06-08

郑媛媛

(吉林省东北亚研究中心,吉林 长春 130031)

摘 要:二十世纪末的文化全球化,使弱势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安全情况更显突出。着眼全球文化安全问题,研究东北亚地区文化是必要的。如何在文化日益丰富的环境中有力推动该地区文化发展,增强文化的安全性是十分重要的课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东北亚;民族文化;挑战;原因

中图分类号:C9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5-0246-02

收稿日期:2014-12-15

作者简介:郑媛媛(1984-),女,辽宁丹东人,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区域文化。

作为一个区域概念,东北亚早已为人们所熟知,但是当探究其文化意蕴时,却并非人人熟悉。该地区民族众多,文化混杂,在管理机制与政治政策上有很大差异性,是世界上历史遗留问题最多的区域之一。东北亚的文化问题并不是由地理条件造成的,而是由该地区内存在的众多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所引发。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精神核心,真正影响着一个地区的发展。民族文化,指文化系统中,最能代表整个民族的那一部分文化,其中包含民族和国家的价值观、宗教观、道德观、文艺观、习俗、法律等。大多数国家和民族在不断强大的同时,会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民族文化,这一文化决定着民族国家此后的发展趋势。

一、东北亚区域民族文化面临的挑战

东北亚区域民族文化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两方面:地区外其他民族文化的渗入、内部各民族之间的竞争。

1.区域外部民族文化的入侵

东北亚文化集体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文化情形。东北亚曾是类似文化区域中最为团结的集体。区域文化整合的关键在于把该区域虽然有很多民族的地区,但把这些文化视为一个整体,而非割裂成多个单独的民族。中国唐朝、日本平安和朝鲜新罗时期是最有说服力的代表,当时的教育从教科书到教学形式都有极高的相似度。但十四世纪下半叶的明朝、十五世纪初的李朝和七世纪上半叶的德川时期之后,情况开始恶化;十九世纪,西方先进文化大举入侵,打破了中国民族文化的稳定性;特别是经历二十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激烈斗争之后,东北亚民族的共同文化被彻底打破,再也没有过与西方文艺复兴类似的民族文化占领高地的情况。在全球化文化背境下,“文化帝国主义”显然需要东北亚地区给予足够重视。汉斯·摩根索在《国家间政治:权利斗争与和平》表示“文化帝国主义”实质上就是对每个人灵魂的洗礼和限制;其实是将文化主权看做主宰世界的根本,强制对外灌输本民族文化,达到文化入侵的目的。文化斗争方针为政治打下基础,文化统一和政治权利的集合相互依存。

2.区域内部民族文化的竞争

东北亚地区内各个国家的文化交叉部分很多。每个国家在宣扬本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和其他国家之间不免会发生一些不愉快。调查显示,我国大约有20个民族和其他国家民族文化有相似之处,约30个分散居住在国内外如俄罗斯族、蒙古族等。日本和族尽管没有居住在中国,却长久以来和我国有着文化上的紧密联系。

二、东北亚区域民族文化面临挑战的原因

东北亚区域民族文化面临着多重挑战,深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1.经济维度

二战之后,世界发展步入第三次科技革命阶段,即主要发展以计算机技能为根本的信息智能阶段。此阶段的明显标志即文化和经济之间重新创立了联系。如果说“工业大生产”的特点是产品商品和民族文化的分离和独立,“智能生产”就是二者的完美统一与结合。面临这一变化,人们对文化的经济价值和经济中艺术的比重加以重新分析和评估。当步入二十一世纪,在商品经济的背景下,文化生产力逐渐上升为在科技手段制造阶段后的主要动力。文化理念逐渐融入到经济活动中,为经济发展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并赋予一种新形式的力量。文化产业自身也作为新世纪的主力军为世界做贡献。是世界公认的新世纪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的主力军,美国、日本的相关专家把它称作是“二十一世纪的最后一块暴利蛋糕”。这二者融合地越紧密,文化的发展潜力也随之被发掘,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国家在整体实力竞争中最基础、最稳妥、最重要、最难以代替和最独一无二的独门绝技。我国地方行政机构以前总是运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一表面融合地方式,如今“文化自身便是经济”这一特质逐渐清晰地呈现在了世人的眼前。在经历了一九九七年亚洲的经济危机后,韩国对文化产业另眼相看,把它当做二十一世纪提升本国经济的主要支撑精心培育,并表示十九世纪由军事掌控,二十世纪由经济主宰,二十一世纪将是文化产业的主场,并在一九九八年正式确立“文化立国”策略,讨论并制定文化经济发展的策略和规划,有计划的实行重要举措,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的提高。最近几年强烈影响全亚洲的“韩流文化”就是其中一项显著成果,在网络游戏和电视剧方面效果尤其明显。韩剧已上升为韩国文化产业中输往国外的主要产品。与之相反,我国电视剧产业却是十分低落。由上海、央视传媒讨论完成的《中国电视剧市场报告》显示,如今国产电视剧一年制作约4万集,最后可在地方电视台播放的仅有7 000左右。即使自一九九四年开始,我国已持续十一年对外经济营利,在文化经济方面却呈现亏损状态。文化管理部门和文化机构的数据显示,目前文化商品进出口呈现十比一的比例。在当前环境下,掠夺文化资产、文化成果等现象却成为了一种合理做法,从此得到了答案。“要看隋唐浮雕到欧洲来”等一系列宣传语明晰地说明了其他国家抢夺文化主权成为了又一种进行利益争夺的方式。这种现象自然都与经济利益有不可分割的关联。

2.政治维度

在经济立场上来看,文化本身就是利益;然而站在政治立场上来看,文化就代表着能力。约瑟夫·奈在二零零四版的《软实力——国际政治的制胜之道》中全面地分析了文化和经济之间的关系,论述文化这一软实力的效果和作用。软实力即国家保护及增加整体收益的策略和方式的实力,它的主要来源是本国家公认并接受的文化所具有的亲切感、诱惑力、影响效果和聚合力。硬实力一般来说是凭借装备及技能的实力,对于他国进行的“武力”植入,此过程并非自愿,是一种倚强凌弱、强制执行的、短暂的过程;而软实力则是依靠“诱惑”,用自身的优点吸引他国自愿接受,是持续的、含蓄的、潜移默化的过程。这是一种投其所好的策略,会对其产生影响甚至改变,可以说是对人的思想的掌控和指引,讲究用最精妙的方法来达到“控制意识”的目的。它的效果并不只是对于人的“诱惑”,还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的思想,决定什么才能够真正吸引他们,对普通人的价值观和意识判断进行引导。在这一方面,软实力可以被看做是葛兰西意义上的“思维意识夺权”,斯特兰奇意义上的“结构性权利”。然而资深的政治家当然要竭尽全力去开发本民族文化资源,争取拿到这一有力的竞争工具。东北亚地区的文化在政治方面面临的困难,有好的方面也有坏的方面。该地区,具有主动出击的文化倾斜日渐显示出来,少数国家、政治家或多或少的利用炒作和民众的想法为自己的目标服务。在他们看来,在变化莫测的政治斗争中,集体主义很明显是一个容易操控的、屡试不爽的妙药。“找出引发矛盾的文化问题——提出备受争议的议题——激怒人民群众——主导政治斗争”已然变成了东北亚很多国家政治家的共同策略。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势头下,国家的领导人掌握国家发展趋势难度不断增加。在经济步伐较慢之时,领导者通过抛出关于民族文化的问题,有效率地将人民群众的注意力从经济上引导到民族文化上的成功率就更高,收到意想不到的成效。

3.文化维度

经济层面和政治层面给该地区带来的困难,核心在于从上到下的影响,领导人手中握有很大一部分决定权。文化方面却大不相同,它对于民族文化的挑战可以说与其他两方面是完全相反的。冷战过后,文化全球化的逐步加深,每个国家的文化空前的在深度和广泛程度上进行了交叉和动荡,日常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逐渐显示出统一化和标准化的趋势,此时民族文化所面临的挑战也是空前严苛的。毋庸置疑,对于诸如东北亚此类的具有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系统的地区来说,当面临西方先进文化的强烈进击时,原有的文化系统始终面临生存还是灭亡的选择。这一问题便逐渐地自潜意识上升成为民众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当北京与东京建筑类型和生活方式逐渐演化到很难区别之时,人民便会产生“我究竟是哪国人”这样的困扰。人民这时便会更多关注本国的民族文化,并将其看做是实现自身价值的唯一方法和有力手段。在这种环境下,人民会发起一次对外来文化的反对,民族文化和意识便在东南亚地区重新得到重视。然而一系列的矛盾和战争也会随之而来。东北亚地区的文化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且更多流传于普通民众中,并非只是在高层知识分子和杰出人物之中。这种情形在其他国家已经有了进一步发展,在我国也是日趋高涨。

2007年末,我国对节假日安排进行了变动,主要对过去不被重视的节日通过放假的方式重新重视起来,如清明节、端午节等。这一全新的改革策略由民众积极引发——相关机构和人员讨论——国家决定并推行。这代表我国全国上下正在从每个人做起,在日常生活中彰显对民族文化的尊重、铭记和推行。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国人已经开始行动保护我国民族文化。近年来,民众的民族使命感、荣誉感和保护意识日益增强,比较有代表性的事件要追溯到二零零八年。“西方歪曲报道3·14拉萨事件”、“巴黎奥运圣火传递受阻事件”、“汶川大地震”这三大事件从根本上激起了人民群众对于民族的使命感。民众对于民族文化的重视程度显著增强。

三、结语

东北亚地区文化的发展,决定着该区域的未来,同时也对现在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有着一定程度上的限制。怎样在有着辉煌历史的国家和民族之间敲响警钟是目前和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能否得到解决或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直接影响着该地区的发展。二十一世纪会是亚洲的主场吗?亚洲的辉煌会转瞬即逝吗?东北亚地区民族文化是否能在发扬与安全中进行改善和增强?相信这些问题一定能在全球性、世纪性的宏观问题中得到满意的答案。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操慧,刘亚峰.韩剧启示——兼对国产现实电视剧走向世界的借鉴意义[J].中国电视,2004(1).

[2]陈拯.反美主义:美国软权力的悖论[J].国际政治研究,2008(1).

[3](美)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第七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陈丽敏)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