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对标世界一流建企——中围交建围际化的实践与探索

2022-06-08

中国建筑企业推进国际化经营,就要在更广阔的海外市场拓展业务;在更广泛的业务领域开展经营;以更多样的商业模式实现经营提升;以更完备的产业链优势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以更有效的管理手段提高海外业务经营管理水平。

文 杨永胜 欧阳鸿

中国建筑企业国际化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缩影,经过30余年的发展,中国建筑企业从最初只能实施经援项目、开展劳务输出和分包,发展到如今项目的规模逐渐增大、技术含量不断提升,目标市场拓展到全球范围的新格局。

“走出去”的背景

国际市场发展趋势。综观国内外环境,未来5~10年是中国企业深入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和打造世界一流跨国企业集团的黄金机遇期和重要跨越期。主动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各方面积极因素,将极大加快打造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流跨国企业的步伐。对外工程承包市场未来发展前景看好,国际基础设施建设市场总体规模保持稳定增长。未来10年国际工程市场增长潜力巨大(超过5%),2013—2030年,全球基础设施投资将达55万亿美元,公路、桥梁、铁路、机场、港口、核电、水利等业务继续增长。

一是各国对基础设施建设将保持长期旺盛的需求。亚太地区将成为全球基础设施建设的增长引擎;美欧等发达国家市场仍是世界最大的高端建筑市场;拉美地区市场规模会继续快速上升;中东市场对中国的出口顺差大,对中国企业的开放程度会越来越高i非洲是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合作的最大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有巨大发展空间,跨国跨区域的大型项目机会逐渐增多。

二是新兴经济体国家处在经济快速增长期,基建市场需求长期稳定且规模庞大,发展中国家存在基础设施建设的刚性需求,不少国家制定了引进国外投资、发展本国基础设施的计划。

三是互联互通、清洁能源和城市化建设成为重点发展领域。各国把交通物流网络作为发展的重点,发达国家将投入更多资源进行基础设施更新和绿色能源建设,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程的加速将为国际工程承包业务提供更多的市场机会。

行业发展趋势。国际项目大型化、跨专业化、综合一体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大型企业间的竞争逐渐升级为产业链综合竞争力的较量。国际基础设施建设将不仅局限于传统项目,更要向基础设施的高效能、高品质、低碳环保的方向发展。此外,工程项目投融资也不断向多元化发展,项目债券、基金、信托、私人投资等方式正在逐步兴起,这些对国际承包的商业模式、组织架构、产业链整合能力提出了挑战。

国家政策支持。随着我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参与构建世界经济新格局的能力不断提升,国家对企业走出去的政策支持力度也将不断加大,这是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最坚实依托。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促进国际国内要素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政府将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建立开发性金融机构,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以上这些政策措施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中国对外工程承包企业有望参与这些合作项目,在获得自身业务拓展的同时,为中国与其他国家间经贸合作的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机遇与挑战并存。同广阔的市场前景与国家的政策倾斜所带来的利好形势所不同,中国企业自身的短板为走出去带来了挑战:营销渠道不畅通,私人投资项目难于拿到;商务人才短缺;我国的国内分工过细,影响我们的海外资源i我们的技术标准许多国家不接受;国有企业的资产问题,影响我们进一步通过、司接融资来开发新业务;各国的限制政策;各国对环境的要求、社会责任标准的要求;中资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

因此, “十二五”至“__三五”期间,中国建筑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机遇与挑战并存,加快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既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企业做强做优、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必然选择。“走出去”企业的特点

市场布局更加多元化。2013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的主要市场依然是亚洲和非洲,分别占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总额的47%和35%,拉丁美洲占10%,欧洲占6%。与2012年相比,按完成营业额计算,亚洲的市场份额上升了1%,非洲、拉美、欧洲和北美的市场份额均保持不变,大洋洲减少了1‰按新签合同额计算,亚洲的市场份额减少1%,.拉美增加2%,北美保持不变。总的来说,我国在欧洲、拉美对外承包工程市场的地位有望提升。

市场格局出现集中化倾向。中国占225强的企业有55家,市场份额13%;欧洲有58家企业,占比50%;韩国有15家企业,占比7.5%,中国企业占比太小。

行业领域更趋高端。2013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完成营业额中,高附加值行业占比普遍提升,低附加值行业占比普遍下降。从地区市场来看,在亚洲市场,中国企业完成营业额主要分布在电力工程、石油化工、房屋建筑和通讯工程行业;在非洲市场,房屋建筑、交通运输和通讯工程占据行业前三位;在欧洲市场,通讯工程继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电力、工业和石油化工项目也有显著增加。

经营模式更趋综合。为更好应对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业主结构、资金来源结构、行业结构和国别市场结构的变化,我国企业在创新基础设施对外合作新模式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一些企业以投资带动或者跨国并购模式全方位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并带动中国标准成套设备出口;一些企业借助其他中资企业对外投资积极参与项目工程建设;多数企业积极为业主提供部分融资以F+EPC、PPP、EPC+M的方式获取中标机会,与东道国企业组建合资企业或组成联合体投标提高中标率,对东道国企业发起投资并购或参股以获取拓展当地市场的商机,从单机或成套设备供应商转变为一体化集成式整体方案提供商。

“走出去”企业案例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交建”)是特大型中央企业,2014年位列世界500强第187位;ENR全球最大国际承包商排行榜第9位。

对标分析。对标对象选择的是中国交建与标杆企业:法国万喜、法国布依格、瑞典斯堪斯卡、西班牙ACS、美国福陆等位列2014年ENR250家国际最大承包商排名前10位的5家企业。(见表1)

由2014年ENR对标结果可以看出,中国交建利润总额、营业收入、人均产值和海外营业收入、国际化经营指数方面继续保持领先地位,释放出了中国交建不断加强顶层设计、海外战略、人才结构调整、资源配置、高端营销和综合协调等的改革红利。显示出公司的价值创造水平和单位资本的价值创造能力较强,人才结构合理,人力资源使用效率处于优势地位,盈利能力较强,营业收入较快增长,国际化水平处于领先地位,但与国际优秀的建筑企业相比还处于明显的劣势。与对标的五家国外企业相比,中国交建属地化经营、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一体化服务能力,高端项目的解决能力、经营范围、经营区域、投融资能力、管理水平、国际化人力资源培养和储备等方面均存在不小的差距。

雷达图分析。依据2014年ENR报告数据,中国交建和上述五家国际知名建筑标杆企业的15个经营指标进行雷达图分析后得出:中国交建主业高度集中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但业务结构相对单一;公司发展能力指标和盈利能力指标在对标企业中处于上游水平;公司偿债能力指标在对标企业中处于中等水平;运行能力指标在对标企业中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国际化经营能力指标在对标企业中处于下游水平。

总体来看,对比国际知名建筑企业,中国交建已具备相当优势。但在率先建成世界一流企业的战略进程中,还需着力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突破产业结构单一的瓶颈。

中国交建的SWOT分析。优势。完整产业链优势,在交通基础具备规划设计、投融资、施工建造、运营管理等全产业链服务内容;特大型项目运作优势,先后承揽了一批在全球建筑工程领域具有很高知名度的特大型项目;较强的海外风险管控能力,国际化的风险管控体系运行良好;较强的国际品牌优势,在全球范围建立了四大品牌的市场信誉;较强的技术创新优势,在离岸深水筑港、跨江跨海桥隧、港口机械等领域的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有一定特色的国际化软实力优势,全球营销网络基本建立。

弱点。国际化经营主业突出但业务结构偏于单一,国际化的资本经营和跨国并购管理存在经验和能力上的不足,国际化人才队伍还不够壮大,信息化管理与国际化水平不匹配;国际化经营的体制机制仍需在发展中改革完善,跨专业总承包资源整合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发展,总部支撑体系和管理输出体系有待完善。

威胁。市场竞争激烈和非贸易壁垒增加,本国建筑企业面临新的挑战,优秀人才的流失。

机遇。国际建筑市场份额逐渐扩大,国际建筑市场的开放度提高,中国对外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国际合作的机会和多样性增多。

为了化被动为主动,化挑战为机遇,中国交建确立了国际化经营优先发展战略,在公司内部营造国际化经营优先的保障环境,在资源配置、薪酬考核与人才的培育、引进及使用等方面向国际化经营倾斜。将“一体两翼”的海外发展顶层设计与“四位一体”的海外板块发展模式相结合,以中国交建海外事业部为统领,以中国港湾和中国路桥为平台,以专业公司和驻外机构为支撑,统一布局“走出去”格局,优化各类资源配置,真正释放出“一体两翼”发展平台为核心的巨大的内生能量和活力。

国际化经营仍然在路上

耍打造经济航母,企业自身应当积极作为,发扬我国企业的区位优势、行业竞争优势、低成本优势、资金优势和效率优势,补齐短板,行业结构上适度多元,实施以并购为主的投资带动战略,增强中资企业之间的国际合作、减少内耗,用自己的专业优势抢占制高点,探索成为跨国公司的发展模式,高品质地打造知名品牌,积极应对市场格局的变化,紧跟国家的国际化战略布局,真正做到“走出去、走进去、呆得住、出得来、回得去”。

中国建筑企业推进国际化经营,就要在更广阔的海外市场拓展业务;在更广泛的业务领域开展经营;以更多样的商业模式实现经营提升;以更完备的产业链优势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以更有效的管理手段提高海外业务经营管理水平。

中国建筑企业推进国际化经营的升级,就要以提升海外业务贡献度和国际化经营指数为基础,着眼世界一流,实现品牌升级;以传统业务为基础,大力发展中高端业务,实现产品和产业升级;以“利益共同体、生命共同体”高度融合为基础,实现从产业链到价值链转化的升级;以共享价值、提供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为基础,实现商业模式的升级。

可以预见,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将会对全球范围内的企业发展格局产生巨大的影响,其中将会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企业,也会涌现出更多精彩的实践案例。

(作者单位: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本栏目主持人:靳明伟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