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城市绿色交通系统概述及发展策略

2022-06-08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和社会经济水平的显著提高,导致我国城市不断扩大开发和城市机动化进程的迅速发展,无形之中使得城市交通需求和城市道路通行能力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城市交通拥挤现象愈加严重,城市交通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现实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拟探讨城市交通系统导入绿色交通理念,调整我国城市交通发展新思路,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探索如何发展新型的城市交通系统。

一、城市绿色交通系统概述

(一)绿色交通的产生

交通工具的更新换代推动了人类的发展,然而机动化的城市交通工具对自然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如何协调发展和生存之间的矛盾已经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发展命运的重要议题。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世界很多国家逐步开始研究如何实现城市交通的转型发展,在《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中首次提出用最小的消耗来满足人类发展需求的可持续发展的全新理念,并且在经济、科学和政治领域引发关注,尤其是第一次将人类居住质量和城市交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在可持续发展这一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如何使城市交通系统的发展和人类环境保护相互协调成为重点之一。在此情形下,通过优先发展绿色交通工具的“绿色交通系统”理念就应运而生了。

(二)绿色交通理念的含义

绿色交通(GreenTransport)不仅仅是一个发展理念,同时也是一个发展实践目标。其源自于解决当前社会环境污染问题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一个以促进社会公平、解决交通拥堵、降低环境污染、节省建设成本和维护费用,通过发展低污染的环境友好型的多样化交通工具来实现人类社会活动的绿色城市综合交通系统。狭义的绿色交通主要通过降低建设成本和节约维护费用从而有效降低环境污染,体现出城市交通系统的环境友好性,强调构建一个有利于保护环境的多元化绿色交通运输系统。广义的绿色交通主要指的是通过采用低污染高效率的城市交通工具,来实现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种全新的交通理念。

(三)绿色交通的指导原则

一是必须坚持发展合适的技术,应该通过发展更多合适的绿色交通工具,在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交通需求的同时有效减少私人机动车辆数量;二是必须坚持公共参与的理念,绿色交通理念需要公众经由公众的内心觉醒与生活价值的共识,重新审视新的“人的价值”,从而可以促使其主动选择绿色交通工具作为其的生活方式之一;二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应该重视人的可及性,目的在于帮助人们不必花费大量时间于交通,满足出行需要而不必花费昂贵的交通费用。

二、发展城市绿色交通系统的重要意义

(一)发展城市绿色交通系统符合我国实现科学发展的国情

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尤其是石油资源更为贫乏,导致我国对国际市场的石油依赖性非常强。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居民购买和使用私家车的家庭日益增多,从而导致居民消费和社会生产二个不同领域对石油及天然气的争夺日益激烈。如果我们对城市交通发展采取一种高高挂起放任自由的政策,只会导致进一步增加对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从而社会群众加大对小汽车出行方式的依赖性,改变这种不良消费倾向的难度无疑将进一步加大,进而影响到我国科学发展的顺利实现。

(一)发展城市绿色交通系统有利于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导致城市车辆日益增多,使得现在的城市交通有限的通行能力和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使得很多城市出现越来严重的交通堵塞现象。另一方面,伴随着机动车辆不断增多使得我国城市出现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导致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鉴于目前日益严峻的问题,已经在交通利用和汽车环保方面加强了应对措施,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发展城市绿色交通系统则可以兼顾经济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构建文明城市的重要标志,成为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三)发展城市绿色交通系统有利于建设新型宜居城市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得到极大改善。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化的进程将进一步加快,不断增加的城市居民对城市的居住空间和质量的要求将越来越高。通过发展城市绿色交通系统,可以减少城市机动车的用车空间,以绿色公共交通系替代私人机动车使用空间,不仅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而且还可以减少机动车使用导致的环境污染,从而在绿色环境建设中实现生态宜居城市的目标,从而满足城市居民对健康生活环境的迫切要求,提高我国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三、当前我国城市绿色交通系统的发展策略

(一)政府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地方政府及交通主管部门应抓住国家建设环保节型社会的大好机遇,加大对城市绿色交通系统政策的支持力度和监督力度,应该为未来城市绿色交通系统的发展制定出科学的规划,大力发展城市绿色交通系统,将城市绿色交通理念纳入到城市交通规划体系中。另一方面,在构筑城市绿色交通系统时必须建立一个交通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之间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有效协调机制,加强对城市绿色交通系统的统一领导和相互协调。同时,相关财政部门应加大城市绿色交通系统资金的筹集和投入力度,从而有力保障我国城市绿色交通得以顺利实施。最后,还应该加强对相关政策的执行和监督力度,有力地保证城市绿色交通相关政策可以得到贯彻落实,从而发挥其应有的效果。

(二)应优先发展覆盖城乡的公共交通

在不同交通出行方式中,公共交通具有最高运输能力、占用资源最少和环境影响最低的优点,因此在城市绿色交通系统发展模式的选择上应该鼓励和优先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交通系统。政府应该优先规划建设城市公交系统和城市快速轨道,加大资金投入和财政补贴力度,建立以城市公共交通为主导的多元化绿色城市交通系统,通过城市快速轨道、快速城市公交、常规城市公交等绿色出行方式,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运行速度和效率。

(三)加强绿色城市交通的公众参与度

城市绿色交通系统的建设和推广不仅仅是政府的行为,同时还和社会公众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需要引导广大公众参与到绿色交通中。从个人出近些年来交通工具的选择来说,如果大量采用自由的机动交通出行的话,只会违背城市绿色交通的发展方向,只会导致城市私人汽车保有量的大量增加,使得城市环境不断恶化,因此必须采取有力的的宣传和推广措施,引导社会公众提高自身环保意识,较变传统交通出行观念,主动参与到城市绿色交通的实施中。同时,政府应该加大绿色交通技术的开发力度,构建完善的公共交通网络系统,提高公共交通舒适性,并且采用政策法规来鼓励和引导社会大众主动放弃使用私人汽车,主动选择绿色交通工具出行。

(四)加强规划城市慢行交通系统

众所周知,以自行车与步行为主要代表的慢行城市交通系统属于一种零环境污染且对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最具绿色理念的城市交通出行方式。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当前我国很多城市在进行交通规划时并不重视这种高效、低成本的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研究,导致当前大多数城市步行和自行车被严重挤压,最后只能是混合交通严重而事故频发。而一个和城市公共交通方便一体化且安全无缝衔接的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可以帮助我们提高一个城市的品质。较远距离的交通出行需求由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来完成,而较短距离、衔接不同交通系统的出行需求则由城市慢行交通系统来解决,从而为我国城市居民的交通出行带来方便和舒适。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杨晓光、白玉、严海、滕靖、张海军.城市绿色交通发展研究[J].建设科技.2009,(17):34-36.

[2]陆化普.城市绿色交通的实现途径[J].城市交通.2009,(06):24-28.

[3]杜胜品、孔建益、丁卫东.城市绿色交通规划的研究及发展对策[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02):172-173.

[4]周民良、周群.绿色交通体系与生态城市建设:逻辑与思路[J].江海学刊.2010,(02):137-140.

[5]范海雁、杨晓光.城市绿色交通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策略问题的研究[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4,(06):34-36.

[6]何佩纯、陈岳清.桂林市绿色交通发展策略研究[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3,

(04):24-26.

[7]白雁、魏庆朝、邱青云.基于绿色交通的城市交通发展探讨[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11-15.

作者简介:郗筱燕(1968-),女,陕西华阴人,工程师,学士,研究方向:交通工程。

(华阴市交通局)

(责任编辑:刘娇娇)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