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激活人力资源的策略

2022-06-08

张同军

摘 要: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然而,近年来企业人才流失现象严重,特别是核心人才的流失对企业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人才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战略问题。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识别人才、培育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是每个企业都必须高度重视的课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识人 育人 用人 留人 策略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也是企业的战略资源。人力资源以其特有的价值性、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成为企业最为重要的核心资源,对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如何最大限度挖掘人力资源潜力,发挥人力资源效能,激发人力资源活力,已经成为各个企业十分重要的战略措施。本文就此谈点拙见。

一、企业要有识人之“策”

识别人才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一环,也是企业能否用好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前提条件。

1.树立正确的识人理念。要改变识人上的落后观念,破除“唯文凭论”、“唯职称论”、“唯学历论”的思维定式,文凭不等于水平,学历不等于能力,职称不等于称职。企业人才具有多样性、层次性和相对性的特点,只要拥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满足岗位需要,完成目标任务,解决实际问题,就是人才。企业面对众多的人才,用则遍地是宝,弃则无人可用。

2.坚持科学的识人标准。一是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不分地域、不分种族、不分性别、不分亲疏,一视同仁,做到“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二是坚持量才选用、用人所长原则。“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用人上不能苛求十全十美,只要满足岗位需求,发挥个人最大才能即可,要量才使用,用其所长,避其所短;三是人职匹配、注重实用原则。古人云“术业有专攻”,人才最主要的不是学历、文凭,而是职位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即岗位胜任能力。在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环境里,如果专业不对口,再高的技能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因此,适用的就是人才,有实用价值的就是合格人才。

3.实施有效的识人方法。一是设定入门资格,如年龄、身体、语言、专业知识和素质、从业时间等;二是检验实际工作能力。即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操作技能、难题破解、特殊技能;三是建立人才竞赛平台,变“伯乐相马”为“公开赛马”,把人才选拔放在阳光下,使各类人才脱颖而出。

二、企业要有用人之“道”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独特性是由企业人才的差异性造成的,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最终取决于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程度。而且企业核心竞争力无一不与企业人力资源息息相关,离开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企业善用人才,用好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既是企业的活力之源,也是企业的发展之基。因此,企业应根据自身对人才的需要,建立健全灵活有效的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尤其是在薪酬、福利、晋升等方面,这是撬动人才智慧和潜能的有利杠杆,可激发广大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活力。在具体用人方面要做好以下几点:

1.用人专业化。专业化是精准化、高效化的前提和条件,专业培训、专业指导、专业实践为企业配备了相当多的专业人才,是工商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主力军,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灵魂与支柱。改革开放以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已成为社会共识,各个企业对专业人才越来越重视,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引进人才、培养人才,为人才发挥效能提供条件,搭建平台,从而使越来越多的专业人才,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光辉业绩。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也成为企业最宝贵、最核心的资源。

2.用人合理化。人才的差异化,决定了用人上的合理化。用人合理化,有利于人才效能的最大发挥。要摒弃过去用人方面的落后理念,特别是从业终身制、岗位固定化、操作机械化的现象,因地制宜、因岗制宜、因人制宜,量才录用、人岗匹配。比如:性格外向的人,适合搞营销、做公关,性格内向的人适合搞技术、钻业务;严谨心细的人适合搞财务、做法务,敢闯敢干的人适合跑市场、创事业;形象思维能力强的人适合抓文化、搞宣传,逻辑思维能力强的人适合当律师、搞软件;思路开阔、头脑敏捷的人适合经营管理,思维严谨、善于钻研的人适合技术创新;身强力壮的适合体力劳动,思维敏捷的适合脑力劳动。当然这是一般意义而言,并不绝对,目的还是把合适的人用在合适的地方。

3.用人复合化。无论何种人才都有其优缺点,因此企业在用人上一定要坚持五湖四海原则,扬长避短,优势互补。一是来源互补,不要全用城市或农村的。来自农村的,多数勤奋、吃苦、耐劳,但思维和视野受限。来自城市的,思维和视野较好,但往往韧性较差;二是性格互补。组建团队时,不要选择同一性格的人在一起工作,通过规避性格缺陷而提高团队绩效;三是性别互补,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是有道理的,有利于活力和潜力的最大发挥;四是资历互补,资历深的稳重但活力不足,资历浅的有活力但不稳重,互相搭配既稳重又充满活力;五是专业互补,如大的方面有文理互补、机电互补、生化互补,两者结合,才能发挥科技和管理两个轮子的作用。

4.用人多元化。企业在组建团队时,要采取多元化的用人思路,否则团队效能便无法最大程度发挥。主要原因有:一是由现代社会分工决定的。行业不同、企业不同、专业不同、岗位不同,决定了企业用人的多元化。二是由区域文化决定的,同一地域的人有时并不易相处,北方人多强悍,南方人多精明,中原人多直爽,边疆人多朴实,当然目前日趋同化,但融入骨血的东西是伴随终身的。三是由成长背景决定的,同一学校、同一专业、同一成长环境也不宜过多使用,因为同一教育体系、同一专业训练的人才往往有相同的思维和行为,影响企业的决策与运营科学化。

三、企业要有育人之“法”

围绕经济发展战略,建立起与战略目标相契合的人才培养体系,造就一支懂经营、会管理,专业水平高、技术能力强的人才队伍。突出培训重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全面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和专业能力。

1.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把企业发展与个人成才目标统一起来,培养人才对工作的强烈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一个人努力工作最持久、最强劲的动力。当一个人对某一工作感兴趣时,他废寝忘食、不分昼夜连续工作数日而不觉劳累,反之,当他对工作厌烦时,即使工作一小时,也会感到疲惫不堪。因此,让人才明白自己工作对社会、对企业、对个人的重要意义,进而产生浓厚的工作兴趣,心悦诚服、心甘情愿地在企业干好本职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实现人生最大价值。

2.实施岗位继续教育。培训是送给人才最好的礼物,也是企业为他们年代的最好福利。企业应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定期不定期地组织人才培训。一是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培训、交流与合作,使各级各类人才都能获得知识更新和知识储备;二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整合内外部培训资源为我所用,邀请知名专家现场咨询、授课、研究,提升人才综合素质;三是开展学历学位教育,鼓励、支持人才,选择专业对口、工作需要的院校、专业接受学历教育,改善知识结构,提升学历学位层次。

3.实施挂职实践锻炼。营造“工作是平台、岗位是课堂”的人才环境,采取到上级单位实习和到下级单位挂职锻炼的岗位培养方式,如“区队长助理”、“见习工程师”等,“以学代培”、“以干代培”,提高人才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4.实施岗位交流轮换。企业内部轮岗交流是企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通过内部轮岗交流,不仅培养多面手的人才,而且有利于岗位之间的配合与协作,真正树立“下道工序就是用户”和“合作才能共赢”的理念,增强人才系统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为人才进步和岗位晋升提供实践经验。

四、企业要有留人之“心”

“企”是由一个“人”和一个“止”构成的,形象地说明企业有人则发展,无人则停止。因此,企业不仅要引人、识人、用人、育人,更要留人。许多企业管理者,往往舍近求远,总觉得“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对已经得到的人才不知珍惜,一方面大量招聘人才,一方面又大量流失人才,其实,留住人才才是关键。正所谓招人不如留人,留人首先要留心。

1、用事业留人。在现代企业当中,共同的价值观和目标体系是凝聚人心、共同奋斗的强大动力。企业只有把企业发展目标与个人成长目标结合起来,使他们与企业融为一体,企业为个人成长和实现最大价值提供舞台,员工为企业兴旺发展贡献力量,从而形成命运共同体,才能做到靠事业留人。一是企业要帮助员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明确个人成才之路,并与企业发展的短、中、长期目标有机融合,既可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又可吸引员工因自己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而不愿离开企业,不断激发员工工作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实现“企业因我而辉煌,我因企业而幸福”;二是建立健全双向激励机制,制订一套科学的考评办法,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采取360°考评方法,定期不定期对人才进行评价,建立能者上、庸者下的竞争机制,激励优秀人才不断进步,在实现个人最大价值的同时,为企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三是建立新老结合的团队,新职工向老职工学习操作技能、实践经验,老职工向新职工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有利于彼此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共同成才。

2、用感情留人。现代企业“人本管理”有三个层次的要求:一是跳出“科学管理时代”局限,变管理对象由“物”到“人”,在管理过程中投入心血、倾注感情;二是在管理实践中,既关注工作,也关注从事工作的人,关心他们的生活、感情和健康;三是实现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的和谐统一,做到个人与企业一起成长。按照这三个层次的要求,企业实现感情留人就要做好几项工作:一是企业领导要树立“感情留人”意识,在工作中客观公正对待毎一名员工,不搞亲疏远近、厚此薄彼,做到热情待人、平等待人、厚道待人,把企业建成温暖、和谐、进步的大家庭;二是以人为本,赏识下属。领导对下属充分地尊重、信任和理解,真诚地激励、宽容和提醒,必然会使部下心情舒畅,焕发活力,以最大努力实现最佳目标的;三是充分信任,适当授权。在科学制定计划、建立有效控制、实现分工协作基础上的适当授权、充分信任,必然会激发下属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无限忠诚地对待企业,献身事业;四是培养新型领导风格,避免贫乏型管理,努力向协调型、教练型转变,关心具体人和具体事,加强领导人与成员之间信息、思想观点和感情的沟通与交流,形成平等、友好、尊重、互助的氛围;五是尊重和支持企业员工个人发展需要,通过赋予责任(如提拔重用),工作多样化(如轮岗交流),继续教育与培训等多种形式,实现员工个人与企业一起成长。总之,要经常与他们保持密切联系,随时加强交流与沟通,要了解他们的困难与苦衷,掌握他们的衣食住行尽可能做好他们的后勤保障工作。在职工生日或节假日,打个电话,送份礼品,就能体现组织和企业的重视和关怀,用充满温情的方法,将人本管理落到实处,用真情留人。

3、用待遇留人。对一个企业而言,实现“人本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正视人的基本需要,尊重和理解企业员工在吃、穿、住、行、用、医、福利、职务晋升等方面的待遇需求,让他们在工作、学习、生活和成长进步方面创造条件,使他们享受到与其职业、地位和身份相匹配的待遇,保证这些待遇与整个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及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既是企业的基本责任,也是留人的基本条件。一是经济分配应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实现分配形式多样化,要有利于体现企业发展目标管理和核心价值观,突出激励功能,不搞平均主义“大锅饭”,敢于向做出突出贡献者倾斜;二是既要重视物质待遇,也要重视精神鼓励,更要体现培养、发展功能,把教育培训、参观学习、岗位晋升、提拔重用、评优评奖等资源用足用好;三是正确使用物资激励,物资待遇并非越多越好,标准也非越高越好,在一定意义上讲,关心员工的成长进步、为他们施展才华创造条件,有时比物资待遇更有效。

4、用环境留人。一是制定政策,吸纳人才。积极制定企业人才规划,完善政策举措,细化操作性,提高适用性,增强吸引力,既要用事业凝聚人心,又要为高素质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确保高层次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二是创新机制,激励人才。探索新形势下人才发展的新机制,实现人才引进、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保障、流动、投入等体制机制的良性循环,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环境,开创人才各就其位、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良好局面;三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业余文体活动,营造和谐友爱的企业文化氛围,对凝聚人心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简介:

张同军 (1962年-),男,汉族,山西曲沃人,高级经济师,现任平煤股份田庄选煤厂副厂长。

(作者单位: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田庄选煤厂 河南平顶山市 467013)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