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研究综述

2022-06-08

冯春梅,史贤华,陈学云

(滁州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摘 要:本文综述了当今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模式,归纳出我国现阶段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课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模拟实训;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4-0262-03

基金项目:2012年滁州学院科研重点项目“江淮分水岭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研究”(2012sk004Z);滁州学院重点学科建设资助项目:企业管理;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中职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实践模式研究(JG12148)”

应用型本科高校是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产生的、以本科教育为主体、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突出特征的高校.应用型高校应将职业技能培养作为办学指导思想,注重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本文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为例,对理论界的实践教学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课程提供借鉴.

1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

1.1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高校培养人才的最优选择

我国高校分为研究性大学、应用型大学和职业技术学院三个层级,地方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一般都是效仿老牌大学,重视理论培养,缺乏实践应用培养,使得毕业生处于夹心层,缺乏竞争优势.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走出一条区别于研究性大学的人才培养路径(林秀君,2011).因此如何培养出操作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李德勋,2011).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应用性强,采用实践教学是高校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最优选择.

1.2 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需求数量增加、质量提高

相当一部分企业致力于选拔和培训具有创新思维、丰富知识和实战经验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企业的地位上升,对专业人才需求的数量和质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孙敬延,2010).

1.3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具有职业化的特点

我国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需持证上岗虽然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但各地纷纷出台了相关文件,如上海浦东劳动与社会保障局2006年的文件指出:凡浦东新区行政区域内各类企事业单位及个体经济组织中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专、兼职人员,应当取得由国家认可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上岗证(或职业资格证书),不具有相应上岗证(或职业资格证书)的从业者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前,应当参加职业培训,在取得人力资源管理上岗证(或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2 理论界提出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综述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方法较多,诸如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情景演示法、社会调查、方案设计、专题讲座、学长回校经验交流、参观考察、组织学生假期社会实践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一般包括案例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社会实践与实习等环节(刘铁明,2011).廖英(2006)将其概括为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两个方面,前者包括课程实践、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应用、人力资源管理综合实训;后者包括暑期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王明琴(2008)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加以总括,认为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模式是由课堂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活动、实验室中的实验教学活动、实习中的实践活动,以及平时的科技小组、学术报告会、寒暑假期间的社会调查实践等活动组成的.现将有关实践模式内容梳理如下:

案例教学模式:刘绮莉(2013)提出了案例教学和师生合作式学习模式:案例要选择当前的热门实践,师生合作式学习是指将教师和学生角色互换,共同参与和设计教学环节;黄备荒指出人力资源管理的案例教学应按照三个步骤:首先对学生分组,提前将案例下发让各组做好准备;其次教师做好准备,教师对案例要有充分认识,案例教学要注重层次性;还要做好案例教学的课堂组织,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同时做好案例的评价和总结.

互动教学模式:任淑敏(2013)提出了互动教学模式,包括问题引导互动,案例探讨互动,情境模拟互动和专项研究互动四个方面,要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热情.

模拟实训教学模式:陈韩梅(2013)指出,通过KJ软件开展模拟实训教学,使学生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并运用对抗竞争的形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成果能够立即体现.徐进(2012)指出情境模拟实验室是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现实要求.应建成三个细分实验室:行为观察室、小组活动室和集体活动室.主要是通过音视频监控系统,对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基于情境模拟的实验项目进行全方位的实训.

校外实训模式:“产学研”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一般设置三个层次的实践性环节教学,即专业认识实习、企业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三个环节,占所有教学时间的40%左右(胡建平,2009).同时努力建设条件优良的校外实训基地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开展实训教学的保障(冯伟明,2009).

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培养模式:陈俊(2011)提出了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型主要由四大维度(基本素质、核心素质、沟通与团队素质、适应与发展素质),八大能力要素组成;张徽燕、邵明刚(2008)构建了由管理执行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以及学习创新能力组成的胜任力模型;张洪霞(2010)构建了由基本素质(个性特征和智力能力)、核心素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和发展素质(创新能力和人际技能) 组成的胜任力模型.

3 现行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课程存在的问题

3.1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课程的校内外实训没有真正展开

高校建立人力资源管理综合技能实训室只是近两年的事,各学校的专业实验室建设都比较滞后,甚至许多大学还是空白,大多数毕业生没有见过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到实际工作中一筹莫展(冯伟明,2009).校外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基地存在着“三不到位”的现象,即观念不到位、体制不到位和师资不到位(贾钢涛,代芳,高生成,2007).

3.2 大部分高校人力资源实践教学刚建立实验室,应用还没有真正展开

徐进(2012)将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状况分为三种状况,实践教学低等水平的学校缺乏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仅局限于课堂上的案例分析;实践教学中等水平的学校虽然拥有校内人力资源管理实验室,但只有软件,其目的也只是提高学生对人力资源软件的操作技能;实践教学高等水平的学校有软件实验室,也有情景模拟实验室,但只能实现部分情景模拟实验项目.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多属于第二种类型.

3.3 实践教学体系设置不合理和缺乏实践型的师资队伍

实践教学体系设置不合理,教师实践操作能力不强也是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之一(高姝,2009;刘福成,2006;周元福,2008).刘铁明(2011)将上述问题与校内专业实验室的建设相对滞后,校外实训基地匮乏合称为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的四大缺陷.

4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课程研究评述及对策建议

我国高校的实践课程大多数分为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践基地两大模块,教育部质量工程也在全国高校评选校内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校外基于企业的大学生实践基地.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在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实践教学平台的硬件建设,并通过质量工程的示范效应,强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平台的软件建设.由于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的主要部门,其职能涉及到企业的招聘、培训、绩效、薪酬等保密模块,企业对学生进入实训的积极性不高;同时,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用人需求也相对较少,大规模派学生参与企业实践可能性并不大,因此开展校外实训并不是现阶段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最优选择.那么现阶段应用型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课程该如何开展呢?

4.1 校内实训(也称为模拟实训)是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的选择之一

在校内开展模拟实训教学,是应用型高校现阶段的最优选择,通过对市场的人力资源实验软件硬件的考察和研究,本文归纳出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模拟实训教学体系.将其分为两大项:软件实验室和硬件实验室.所谓的软件实验室,是指学生主要通过对软件的操作来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模块和实际运用,人力资源管理模拟软件和人力资源管理ERP沙盘模拟软件是高校人力资源软件的两大类别,其中人力资源管理模拟软件又可以分为综合实验软件和单项实验软件;所谓的硬件实验室是指人力资源管理的情景模拟实验室,主要是模拟实际管理情景的场地,配备相应的设备和文件,让学生在模拟情景下进行角色扮演和讨论等活动,当然硬件实验室也需要配备相关的软件.由于受到资金和学科发展规模的限制,很多高校不可能很快都配备齐全,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模块.

但从长远打算,要加强模拟实训教学体系的研究,将高校的实验室真正使用起来,并投入资金建立情境模拟实训室.制定出人力资源管理模拟实训课程计划、课程大纲和方案是高校需要努力的方向.

4.2 选派教师进企业挂职,培养实践型教学人才,并开展产学研合作

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教师大部分都没有实践经验,因此学校应注重对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选派专业教师进企业挂职.同时教师可以结合在企业工作的实际情况,开展产学研合作,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4.3 建立多途径的人力资源实践体系

校内实训虽然是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现阶段的最优选择,但从长期来看,多途径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实践能力是必然的选择.这其中也包括开展校外实训.校外实训包括认知实习、课程实习和综合实习三部分.需要社会和企业对学生实习的认可和接受,也需要学校和学生转变观念,因此短期内不一定能实现,特别是综合实习部分,需要学生在毕业前到企业进行相关专业的实践,最终根据自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思考完成毕业论文.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高林.应用性本科教育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220-222.

(2)吴晓义.终身学习视野下学校教育与社会培训的沟通及衔接[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4):32-36.

(3)韩庆祥.建构能力社会[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133-178.

(4)贾钢涛,代芳,高生成.对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立实践基地的几点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2007(6):115-116.

(5)高姝.浅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32-33.

(6)刘福成.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及途径[J].高教论坛,2006(3):135-137.

(7)周元福.高等学校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途径和措施[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50-153.

(8)林秀君.地方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宿州学院学报,2011(6):98-102.

(9)李德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型教学问题研究[J].经济观察,2011(7):323-324.

(10)孙敬延.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改革与开放,2010(2):159.

(11)刘绮莉.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实践性教学设计及运用分析[J].学周刊,2013(12):15-16.

(12)任淑敏.浅谈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的互动式教学[J].传奇,2013(2):119.

(13)黄备荒.关于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际案例的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2(4):52-53.

(14)张徽燕,邵明刚.从胜任力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能力培养[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1):214-216.

(15)徐进.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情景模拟实验室建设探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10):114-115.

(16)杨新荣.构建人力资源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实践能力培养[J].人力资源管理,2008(11):66-68.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