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日韩博士后与我国博士后就业状况比较及启示

2022-06-08

李珊 北京大学人事部

本文受北京大学2011-2012 年度桐山教育基金资助。

摘要:中国博士后制度实施29年来,国内博士后队伍无论从学科领域,还是人员规模都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诸如,博士后已不再是高层次人才、博士后的就业前景暗淡等等。因此分析博士后就业状况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本文主要基于近些年来北大博士后人员的就业状况数据,以事实为依据,分析目前博士后人员的就业现状,并通过参考日韩博士后的就业状况,提出几点建议,希望有利于国内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研究多元化导向及就业选择;有利于博士后队伍质量稳步提高;有利于博士后为国内的科研实力提升贡献力量。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博士后 就业 状况 启示

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东亚各国是典型的外向型经济,经济增长对外需的依赖程度较大,面临2008年以后美国经济放缓甚至陷入衰退,在新形势下,各国就业问题都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对于博士后这个群体的就业问题也一直倍受社会关注。以中国为例,更多的博士毕业生由于就业的压力同样将目光转向从事博士后研究。

中国博士后制度自1985年建立以来已实施29年,国内博士后研究人员的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博士后的规模迅速增长,国内博士后的就业环境越来越不乐观,因而博士后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国内博士后的就业成为一个重要且值得分析的问题,它直接影响到博士后整个群体的质量提高。

一、中国博士后就业现状——以北京大学为例

1.博士后在站规模

在国家鼓励扩大博士后规模的政策下,目前全国博士后人数呈现出逐年快速增长的态势,全国各大高校、科研机构的在站博士后规模也比前些年有了比较大幅的增长。以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公布的数据来看,2013年我国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已达13718人(如表1和表2所示)。表1为按招收省市进行的统计,可以看出招收主要在北京、江苏、上海等科研机构、高校比较集中的省市,占到总招收人数的47.83%。

表2为按学科分类来统计的2013年全国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情况,从表2可以看出,博士后研究人员主要集中在工科、理科和医科,占到总招收人数的71.02%,文、史、哲等人文学科招收的博士后研究人员人数还是相对较少的。

以北京大学为例,北京大学在站博士后规模也在逐年递增。如图1所示的是设站以来招收博士后人数变化的基本情况。从图1总的趋势可以看出,博士后的招收人数呈现不断增多的趋势,这与国家鼓励博士后规模不断扩大的政策相关,其中1991-1995年、1996-2000年、2001-2005年都比前一年份区间人数增长了一倍以上,20 0 6-2010年总招收人数比20 01-2005年人数虽然没有一倍,但实际年均招收人数已超过300人。

2.博士后就业去向

图2是博士后研究人员出站去向分布图,可以看出,出站留校工作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占到总出站博士后的21%;出站去往国内高校工作的人数占到54%,占到总的出站人数的一半以上;出站出国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占到8%,实际这部分博士后绝大部分也是去往国外高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出站博士后去国内科研机构工作的人数占到总出站人数的13%。实际可以从图2中得出,北大博士后研究人员出站去往高校(含国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工作的人数占到总出站人数的绝大部分,达到70%左右。

文科以光华管理学院、中文系为例,理科以化学学院、信息学院为例,分1991-1995年和20 07-2011年两个时段进行比较:

从表3可以看到,1991-1995年出站博士后研究人员中,留校占到全校出站人数的一半,达到53.4%,当时博士后研究人员对于北大的师资队伍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出站留校、去往国家机关、科研机构和其它高校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占到全校总出站人数的绝大部分,达到83.8%,说明这些单位是当时比较热门的单位,也是当时博士后比较满意的就业去向。

从表4中看到,2007-2011年留校已不是出站博士后研究人员的主流,只占到总出站人数的9.4%,与1991-1995年相比,减少了40%。而出站后去往其它高校相对占有较大比例,达到36.1%。出站留校、去往国家机关、科研机构和其它高校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占到全校总出站人数的65.1%,还在一半以上,说明这些单位依然是博士后较热忠的去向,但与1991-1995年出站人员中达到83.8%相比,可以得出出站去往高校、科研机构等已不像上世纪90年代那样容易,或者说高校、科研机构、国家机关等单位需求状况与上世纪90年代相比已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3.近些年不能按期出站的博士后比例

说明近些年不能按期出站的博士后状况,首先按博士后研究人员一般在站两年为一个时间段来计算,以2007-2011年为例,需了解其出站情况应往前推算两年应该是20 05-20 09年进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请看表5所示。

以2005-2009年进站博士后研究人员为统计对象,根据我们的统计,实际能正常2年(含)内出站的人数只占到进站总数的29.8%,中途退站人员占进站人数的2.2%。从表5中“占进站比”一栏可以看出,超期出站的人数占到进站总数的54.27%,说明在2005-2009年进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当中,出站的人数占到进站总数的84%左右。截止到2011年年底,还有13.8%的博士后研究人员还未出站。从“占出站比”一栏中可以看出,主要是超期6个月以内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占到总的出站人数的34.91%,说明有三分之一的出站博士后可以在2.5年(含)内出站。超期12个月以内的出站博士后研究人员占到总的出站人数的47%左右,说明在出站人数中有将近一半的博士后可以在3年(含)内出站。

这种超期出站和“滞站”的现象在国内众多高校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它与博士后就业是相辅相成的,分析其中原因对于解决博士后群体就业难的问题有重要意义。

二、博士后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分析

1.经济形势导致就业环境欠佳

面临2008年以后美国经济放缓甚至陷入衰退,在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形势下,东亚各国就业问题都呈现上升趋势,中、日、韩经济衰退、国际贸易发展减速和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一方面严重制约了亚洲经济增长,另一方面造成了就业形势急转直下,失业率短期内大幅上升,“亚行预测,2009年亚洲发展中经济体整体经济增长率将从20 0 8年的6.9%下降到55.8%”。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危机也给东亚经济带来了机遇,使得东亚各国知道必须加强区域合作,以共同应对经济危机带来的问题,因而加速了东亚经济合作机制的建立与发展。这种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为各国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缓解了各国社会就业的压力,但总体上就业环境不佳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博士后的就业,导致了博士后的就业困难。

2.高学历人才的需求状况发生改变,而博士后就业预期过高

目前国内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状况与上世纪90年代相比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上世纪90年代初博士毕业的人是凤毛麟角,那时国家对博士学位的人有各种优惠政策,包括其配偶的工作都可以随博士的工作而调动。而如今,拥有博士学位的人越来越多,社会需求却没有明显的增长,导致许多博士和博士后研究人员若维持原来的高就业标准就会找不到工作。若一直维持狭隘的就业观念,博士后就可能会成为科研项目的廉价劳动力。这种现象在数所高校已有所体现,2010—2014年北大已出现几十名以上博士后研究人员被学校聘为劳动合同制人员的状况,这与设立博士后制度时的为了吸引高层次人才的情形存在着巨大差别。

博士后对就业单位往往局限在很小的理想范围内,据调查,北大80%以上的博士后出站后希望去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政府机关、高校、科研机构工作,而北京、上海的政府机关、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国内大学扩招的十几年来,人员已基本饱和,加之这十年来,国家吸引留学回国人员的优惠政策很多,诸如各种人才计划,越来越多出国的留学生因国外就业压力而选择回国工作,使得国内就业形势更加严重。博士后这种就业范围的狭小及博士后对就业的预期过高,使得博士后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博士后出站找到相对满意的工作也会越来越难。

三、日韩博士后就业状况

1.日本博士后就业状况

在日本,博士后又名特别研究员,一般由日本学术振兴会组织实施,期限为2-6年。博士后在站期间,主要从事导师的课题研究,合作期限由博士后与导师协商达成一致,取得政府资助的博士后还要按资助机构的要求提供材料和成果。从事完博士后科学研究后,博士后的就业去向以大学和科研机构为主。由于日本政府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逐步减少新增大学人员的名额,博士后就业去往大学工作的机会越来越少,“到2005年,已有超过150 0 0名博士后,其中61%从事科学和工程类的职业。”就连日本许多大学教授都感慨,事实上近些年来,“博士后太多了,而职位却太少”。

从20 09年以后,日本教育部门已经实施了一个拓宽科学技术职业路径的计划。并且已为9所大学、2个公共研究所、1个学术社团提供资助,为的就是解决博士后就业难的情况。这项计划主要是促进博士后能走出高校与科研机构,更多地去工业领域找工作,寻求新的职业发展道路。有大学教授就指出,“这个计划可能不会完全有效地解决博士后就业难的问题。主要因为在日本历史上,工业企业界并不愿意雇佣博士等高学历人才,反而偏向雇佣年轻、有活力、可塑性较强的青年人来实现公司的文化与目标”。而博士后是已经从事多年科学研究的群体,思维和理念与工业企业界已不完全相同,社会上普遍认为博士后这个群体未来也应在学术领域去实现人生的价值,但日本政府发起的这个为博士后就业扩展渠道的计划相应也改变了一部分本国博士后的就业导向,使博士后群体认同学术领域不一定是他们终身职业的唯一选择,去往工业领域也能从事科学研究与技术探索,在为社会创造效益同时也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2.韩国博士后就业状况

韩国招收博士后条件要求有博士学位,无年龄和进站前的研究经历限制,目的能促进导师课题组科研发展。候选人申请时要求提交个人简历与研究计划,2-3封推荐信,含公开发表的文章,申请理科博士后要求有发表的sci文章。

韩国高等教育财团作为韩国较著名的财团,创建于1974年11月,是经韩国教育部登记注册的公益性教育组织,设立项目之一是博士后研究援助项目,通过提供研究经费和条件,使学者在获得博士学位后仍能继续专心于研究事业。

此外,韩国政府为提高本国科研水平,由首尔大学提出并设立了韩国BK(Brain train Korea)21项目,这个项目以培养21世纪高等人才为目标,项目金额达1.4亿美元,注重培训具备竞争力的核心研究人员。韩国政府设立此计划目的是改善韩国各个大学的研究水平和生活条件,即学校提供奖学金计划,帮助学生解决经济问题。如,韩国国立首尔大学是这个项目的受资助学校之一,2011年其教师人数1868人、研究生10139人、总学生32376人,学校科研经费2007年达3560亿韩元,约19.78亿人民币。首尔大学作为综合性大学,其优势学科是自然科学和理工科。博士后在站一般2-3年,在韩国,博士通常是先做2或3期博士后,然后再找大学的教职,就业去向也是以大学和科研机构为主。政府也是通过政策导向,让高学历人才更多流向公共部门和中小企业。

2011年10月,韩国政府开始施行新的访问就业签证政策,把进入韩国就业的原签证有效期从5年缩短到3年,并明确签证到期后再入境签证规定。这项政策是面对韩国国内失业率较高,缩短外国人到韩国就业期限,以增加本国人的更多就业机会。近些年来,很多韩国年青人进入日本找工作;在国内也出现了望京韩国城,五道口是韩国学生创业集中的地方等也说明韩国国内就业压力较大,导致更多的韩国人到周边国家寻找发展机会。

四、日韩博士后就业状况对我国的启示

从日本、韩国博士后就业状况可以看到,首先博士后在站没有规定明确的年限,相比中国的博士后而言期限比较灵活,往往博士后从事5-6年科学研究对自然科学领域来说都很普通。其次,经费来源多样,涵盖导师、多个教授、课题组、研究所、大学、基金会或大公司及政府出资,相比中国博士后来说,筹资渠道多元化。再次,提供相应的身份证明,并有信用记录,有利于博士后出站后在博士后所在地或国家就业,如韩国的纳税记录、日本的年金(养老保险)。

借鉴日本、韩国等相对合理对待博士后的经验与做法,得出一些对我国博士后就业的有益建议。1.培养目标多元化,增强制度灵活性

我国博士后制度的计划经济体制特征明显,国家管的太多太细,导致制度缺乏灵活性,不利于人才的成长与成才。加大制度灵活性,增强培养目标多元化,以适应目前国际与国内就业环境的变化,不论学术型、技术型、管理型等应兼而有之。如博士后期限弹性制,不应仅仅限定2年;改变博士后在站期间既非学生又非正式员工的身份,应与国际做法一致,博士后应为合同聘用的科研人员,强化合同聘用,保障聘用双方权利与义务。

2.建立中、日、韩博士后职业信息平台

东亚国家的经济发展规模不均衡,差异较大,建立东亚区域经济信息一体化已成为东亚国家的共识。建立中、日、韩博士后职业信息平台也成为可能,如中国高校与日本、韩国高校或科研机构的博士后互派,建立学术定期交流机制,以促进本国博士后能在更大的学术平台成长,也有利于扩展他们的就业选择渠道。事实上,中、日、韩三国历史源远流长,建立文化多元互补,经济共同发展,信息畅通无阻,对于区域一体化、提高整体社会就业率来说,都是很重要的目标。

3.出站博士后的职业导向与追踪

中国近几年来,在解决就业方面提出了以增加就业岗位来解决更多的人可以就业,这对吸引高层次人才效果并不明显。目前国内产业结构不均衡、就业人群分布不平衡的问题很多。建议能在大城市、发达地区对高学历人才需求减弱的状况下,对中小城市和西部或贫困地区实施更加有效的优惠政策,来鼓励高学历人才流动到中小城市和西部或贫困地区。作为高校,势必努力加大宣传力度,创造更多与中小城市和西部或贫困地区的交流机会,鼓励博士后研究人员不要将目光局限于大城市的科研院所,而应长远地看待学术研究生涯,鼓励其走出大城市,走到高层次、高学历人才少的中小城市和西部或贫困地区去,实现一番作为。对于出站博士后,招收部门应加大关注,建立博士后的职业追踪与反馈机制,构建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以指导在站博士后的就业取向和学术或职业发展。

“2009年3月1日,第14届东盟首脑会议通过了《东盟共同体2009-2015年路线图宣言》,东盟将效仿欧盟,于2015年在区域内建成跨国界的人员、服务、贸易、投资自由流动的经济共同体。这就意味着东盟十国之间人员流动免签证、货物流动免关税、相互承认各种专业技术证书、允许享受跨国教育资源,各国政府制定的相对外国人居住、职业、投资、税收方面的种种限制”。如果能实现东亚区域内人员流动免签证,也能加快高层次人才的流动与就业。

总之,中国要在东亚区域经济整体调整发展的大环境下,积极促进、改革、创新博士后制度,不断增强博士后制度的灵活性与吸引力,同时必须依靠国际人才建设的发展规划与战略,根据博士后工作的新变化创新思路,更加重视博士后研究人员的成长与成才,谋求博士后研究人员群体与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逐步实现与国际科研人才的接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黄莺.国际金融危机对东亚经济体的影响[J].亚非纵横,2009(2)

[2]黄宁.中国对东亚经济合作的影响[J].经济研究导刊,2008(14)

[3]刘龙,宋丹.后金融危机时代东亚经济一体化发展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0(8下旬刊)

[4]邸利会编译.日本为博士后就业买单[J].科学新闻,2009(10)

[ 5]朱虹.共同文化认知是东亚一体化的基础[J ]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9(6)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