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成长小组对警校新生适应问题的调查研究

2022-06-08

——以S司法警官院校为例

马胜添 广西师范大学

摘要:成长小组是小组工作的分支点之一,在实务的运用中也经常用得上,在当前的高职教育环境下,成长小组对于大学新生的适应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一所高职司法警官职业校院大一新生,探寻警校与普通高校的新生的适应问题的几点区别并寻求解决的方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成长小组 警校新生 适应

一、问题与背景

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随着大学的扩招,高中生考上专科院校以上的大学已经越来越容易,但每年的毕业生增多也导致了就业的压力加大。摆在眼前的事实是,大学生毕业出来之后,难以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而在高职类的院校中,新生的报到率不容乐观的同时,也会出现新生入读一段时间后不适应学校而退学的情况。

在笔者所研究的该S司法警官职业院校中,由于警校是半军事化管理,该校的新生报到率也只是在75%左右,部分的新生入学之后对学校的管理制度无法适应而选择中途退学的现象也不乏出现,加之,该校与其他高等院校的管理方式差别巨大,更重要的是这也与他们对大学想象中的悬殊差别,所读的大学并非是他们所向往的自由和美好。从而形成了一定的心理落差,再上他们对未来就业的前景担忧,更加感觉迷茫、困惑。

综上原因导致了他们产生厌学、不适应甚至是退学另谋出路的想法。如果因为是环境的不适应而导致他们退学,而辅导员或是老师有没有对其进行适当的开导,或是同班同学又没有安抚和引导其走出这种困惑和迷茫的状态,结果便是我们看到的退学或是学生学习的目标不明确而产生得过且过的心态。面对以上问题,对警校新生展开成长小组的活动的意义就显得十分必要。

二、文献回顾

国外有关学校小组工作的研究始于1907是由耶西?戴维斯(Jissie B.Davis)主持的,他是密执根州的一位校长。他开办的小组主要是进行教育及职业价值观的指导。笔者通过CNKI检索发现,国内学术刊物所发表的论文中,探讨以大学新生为研究对象的成长小组的适应问题也多见于21世纪之后才有较多相关的研究。冯博雅为解决大学新生入学之后的适应性问题,提出了同辈互助的学校成长小组模式,指导大二的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与大一的新生结成“成长小组”(2006 冯博雅)。该调查针对普通高校的学生的辅导有很大的适应性指导作用,尤其适用于普通本科院校,但对于一些带有特殊性质的专科院校,其作用也有所差别。刘素贞等人通过抽取20名医科大学的学生进行为期8周的团体心理辅导,对辅导前和辅导后的调查分析寻求解决方式(2006 刘素贞、蔡溢等)。该研究侧重从医学和心理的角度来辅导学生在应对方式(解决问题、自责、求组等)和SCL-90的辅导前后变化探讨了学生的应付方式和心理健康水平。周裕坤认为司法警官院校实行“警务化管理”模式是由学院性质、培养目标等因素决定的,但随着非警专业的增多,学生对实行“警务化管理”模式存在争议(2005 周裕坤)。魏晋庆认为大一新生进入警校后,面对的新环境、新面孔和严格的警务化管理,学生会出现种种不适应的心理问题。并将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2013 魏晋庆、马明亮等)。该文章针对警校新生在学习和生活上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和建议,比如调整心态、多参加一些社团、课外实践和集体活动等等。但却缺少了从实务的专业角度上去组织那些不适应的新生集体来参加辅导或相关的活动。

上述文献回顾表明,尽管开展成长小组的高校很多,新生的适应能力也越来越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但针对警校学生适应严格的警务化的管理却与普通的高校有巨大的差别,学术界对这一领域的探讨还是相对缺乏,特别是利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来辅导新生进入角色,适应环境与警校的管理制度。因此,针对不适应警务化管理的新生,将社会工作的专业小组方法渗透进成长小组的活动中,引导他们逐渐适应新环境、新面孔以及严格的警务化的管理,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研究设计

为了达到上述的研究目标,本研究通过对S司法警官职业院校随机抽取14级公共基础部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为期两个月的跟进调查。针对在活动中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探讨和分析。

本次研究的对象共有139名,其中又分为两个不同的专业,一个是社会工作专业,另一个是应用英语专业。其中,社会工作专业共97人,应用英语专业42人。这两个专业都是非警专业。之所以选择非警专业,是因为他们对警察职业身份的认同感普遍较低,认为没有必要像警察专业那么严格管理,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这样只会让他们失去自身的个性,更关键的是他们对警务化的管理制度产生相当大的抵触心理。本次研究前后做了三次的问卷调查,调查采取自填问卷的方式进行,有工作员将问卷发到被调查对象的手中,尽可能按“集中填答,当场完成,当场检查,当场回收”的方式完成。工作员第一次发放问卷139份,回收有效问卷134份,有效回收率为96.4%;第二次发放95份,有效回收率为94.73%,第三次共发放问卷130份,回收有效问卷114份,有效回收率为87.7%。

在开展成长小组之前,我们招募了一批大二的志愿者作为我们成长小组的工作人员,在开展活动之前工作人员对大一新生进行大力的宣传成长小组(军训期间),提高他们对成长小组的了解,增加他们对成长小组的参与兴趣。待军训结束后自愿报名参加,从报名的人数上看,大部分的同学都参加成长小组,每个班只有个别(3-5人)不参加该活动。报名人数之高,这也与他们在警校军训开始培养的集体、团结的精神是分不开的。我们参照了冯博雅的“同辈互助学校小组工作模式”

由于,我们所带的班级自愿报名参加的活动人数较多,因此,在三个班级中,我们都将分成6组,每一组的人数6-8人不等,每一小组都有两名大二的工作员,并且每一小组的组员都是班内随机抽签组成。下面是我们开展活动的详细内容:

通过上述一系列的小组活动后,组员在学校的适应能力有所提高,主要表现在,对新生活方式的逐渐习惯与适应,尤其是对该校的警务化的管理的适应;对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加大,找到更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同班同系朋友圈的扩大,人际关系得到改善等等。

四、结果与分析

1.成效分析

综合这次小组成员的参与度、积极程度以及结束时的评估可以看出,对于警校单一的生活节奏,能在他们的课余时间开展有意义的活动让他们的学习、生活增添了不少的乐趣,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这一个过程中,放下了拘谨和约束,彼此都能尽情地畅所欲言,同时,在游戏的环节,增多了同伴之间的互动交流,得到更多的欢乐。组员在小组内逐渐感到有所改变,虽然这些改变是微小的,但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些改变,比如性格较内向、沉闷不语、积极性不强的组员在经过工作员一到两次的鼓励上台分享之后,工作员对他们有更多的关注,鼓励他继续保持下去。他们反馈给我们的信息中,也表达了他们对自身的改变是出乎意料的,并对这次的成长小组活动给予了大力的拥护与支持。

2.数据分析

在成长小组开展前,我们对该系的大一新生做了一个调查,主要针对他们来到学校之后的适应情况,包括生活上的适应和学习上的适应,以及开始接触新的同学、老师、队长等出现的问题,还有就是来到大学之后,他们的个人目标,包括短期、中期和长期的目标有没有明确以及对未来的职业规划等等。在小组的过程中,和小组的结束之后,我们都有跟进和调查。结果显示如下:

从上表的数据可以看出,在大一新生刚进入警校之后,各方面的适应能力都是较差的,尤其是在生活、学习的适应等方面的问题都是这个学校新生比较显著存在的。分析原因可知,一方面,学生每天都要面对早操的训练、军事化标准的内务的整理,每天的课前集队、训练等这些在非警校中是没有的,但是学生学习的压力不减,学习的要求也很多。另一方面,学校要求新生由高中生转变为大学生的角色的过程过快,导致部分新生在短期内难以适应,更不用说是在处理人际关系和个人目标以及职业规划等方面的想法会带给他们更多的学习动力了。综合这些因素,不难发现学生需要一个较长的适应阶段来调整自己的心态。并逐渐找到自己的个人目标和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清晰的职业规划。

通过成长小组的监测调查,对新生在第一学期的引导规划确实十分重要,虽然我们的作用并非能够对全部参加的学生起到一个非常大且显著的作用,但在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却发现他们逐渐改变的心态和逐渐减少对学校的抱怨,以及用正面的态度去看待自己,能够在这种半军事化的管理制度中使自己变得更加的优秀。

此外,在小组的过程中了解到来源地与他们对学校的满意度与学生在大学的适应情况有一定的关系。在这个满意度调查中,我们针对不同地方的学生对学校的适应情况作了一个对比分析,从学校的环境、食堂的饭菜、宿舍的条件、教室设施条件等多方面来综合评价对大学的满意程度,通过对比,有针对性地在活动的过程中积极引导部分学生转变态度从而淡化他们对学校不足地方的想法,逐渐端正学习态度,更快地适应校园的生活,找到学习的目标。

五、小结与讨论

本文针对S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公共基础部的三个大一新生的班级进行调查收集数据,并在这个过程中开展专业的小组活动,对当前司法警官院校新生的适应程度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第一,从总体上看,该次的成长小组活动在事前的调查和事后的对比,是呈递增的态势发展的,说明了成长小组在帮助新生的成长方面是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第二,城市与农村的人数比例接近4:6,从调查数据中发现,来源地对于学生的适应情况有一定的影响,但农村学生对于学校的满意度并非与我们设想的比城市的学生低。这虽不能完全说明农村学生的适应性比城市学生的适应能力差,但也可以从一个方面反映出现如今的农村学生对大学的期望度更高,学校的硬件设施没有他们心中想象中的那么美好,从而形成一定的心理落差。因此,在调查学生对学校的满意程度上,有助于帮忙我们在开展小组工作的过程中,适当地引导学生转移对学校硬件设施的注意力。

第三,对于所学的专业,仅有42.7%的学生是第一志愿报考的,其余的都是被调剂进来的。这是许多学生不适应学校的主要原因之一。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感兴趣,又无法转到其他的专业,这就更加剧了学生对学校的抵抗情绪。这也必然有因自己的选择权利受到限制,但退学复读的成本又太高的双重压力之下不得不要面对如何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重新适应学校的受限制的大学半军事化的规章制度问题。

第四,经过整一个成长小组的开展活动后,学生根据自身的体会,有90.79%的学生希望能够将这个活动继续为下一届新生开展下去。他们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认为这个活动在警校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个过程中,他们与大二的师兄师姐组成同辈互助成长小组,有益于在严格的半军事化的警务化管理中,适应这里的生活和学习。

根据本研究的上述结果,笔者认为有两个方面的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一是如何认识并在实践上对该S司法警官院校开展类似活动的普遍看法。应该看到,随着生源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学校除了在特色专业上吸引学校外,还应对部分非警察专业的学生有更多的眷顾,更何况,学校有开设社会工作、社区矫正、心理矫治等专业,应该利用学生的专业课的知识,学以致用,将更多的实践运用到生活中去。更重要的是成长小组活动意义可以使新生快速适应警校的警务化的管理上来,并在这一个过程中,他们会收获到更多的欢乐。

二是需要关注新生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针对目前的警校的新生报到率问题,我们可以开展更广阔的宣传的渠道,让他们从多方面了解更多的学校信息,学校站在学生的立场为学生着想,解决他们更多的问题,提供更多的个人学历晋升、实践操作能力以及相关就业指导信息,进一步扩大对其他系部学生参与进入成长小组的活动。同时,能更多地为他们引导职业规划的相关指导。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徐永祥.小组工作[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社会工作实务[M].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3]冯博雅.“成长小组”与同辈互助——解决新生适应问题的学校小组工作模式探索[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6(12)

[4]周裕坤.司法警官学院“警务化管理”浅探[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5

[5]魏晋庆.浅析警校新生常见适应性心理问题——以中央司法警官学院12级新生为调查范围[J].法制博览,2013(9)

[6]刘素贞,蔡溢等.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应付方式及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6(2)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