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AT事件与脑动脉硬化

2022-06-08

主讲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科副主任医师 钟利群

文字整理/贾雪莹

摄影/红梅

动脉硬化是一组血管病,这类疾病的特点是动脉发生了非炎症性、退行性和增生性的病变,导致血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缩小。而生活中我们常常听说的动脉粥样硬化,是这类疾病中最重要的一种,它是从动脉的内膜开始,先后出现多种病变合并存在,这些病变包括脂质和复合糖类积聚,出血及血栓形成,纤维组织增生及钙质沉着,并有动脉中层的逐渐蜕变和钙化。由于在动脉内膜积聚的脂质外观呈黄色粥样,因此称为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逐渐发展,病变会累及弹性及大中等肌性动脉,一旦发展到足以阻塞动脉腔,则由该动脉所供应的组织或器官将出现缺血或坏死。动脉粥样硬化常发生在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外周动脉等部位,相应地就会发生心、脑、肾等各重要器官受累的病症。 .

当病情逐渐发展,不稳定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在此基础上形成富含血小板的血栓,导致血管事件的过程,叫作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事件,我们把它简称为AT事件,它可能会致残、致死,影响涉及患者、家庭及整个社会。据统计,由AT事件导致的死亡人数占人群总死亡人数的52%。

危险的AT事件什么是AT事件

所谓AT事件,就是突发的、不可预测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损,导致的血小板活化、血栓形成。AT事件是引起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及血管性死亡的病理基础,是全球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

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所以AT事件可能发生在全身不同的部位。当AT发生在脑动脉时,就会造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缺血性脑卒中;当AT发生在冠状动脉时,就会造成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当AT事件发生在外周动脉时,就会造成间歇性跛行、静息痛、坏疽和坏死。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直至血栓形成,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发生AT事件的最基础原因是导致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虽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还未完全确定,但是研究显示,它与年龄(50岁以上)、性别(男性)、血脂、血压、吸烟、糖尿病等因素密切相关,此外还与肥胖、体力活动减少、高热量饮食、遗传等因素有关。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过程为粥样斑块形成、增长,直到出现斑块破裂,血小板聚集,造成AT事件。

AT事件的特点

AT事件的发病率高,危害大,可以说是一类非常可怕的疾病。AT事件的特点概括起来就是突发性、不可预测性、全身性、致死性和进行性。

AT事件的发生率高,在脑血管病患者中,每7人会有1人发生AT事件,心血管病患者每6人会有1人发生AT事件,而外周血管病患者中每5人就有1人发生AT事件。

在同一患者身上,通常有一处以上的动脉血管床存在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据统计,这一比例在所有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达到26%。AT事件的结局很不乐观,死亡率接近29%,会显著缩短患者的预期寿命。而且AT事件还具很高的再发率。AT事件的防治

针对动脉粥样硬化和AT事件从上游到下游的发展过程,我们应该层层设防,构筑血管疾病的全面坊线,延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预防致残、致死的AT事件,目标是活得健康,延年益寿。第一条防线是防止危险因素的出现,主要通过良好的生活方式实现,甚至要从青少年抓起。第二条防线是防止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和防止病变进展。第三条防线是防止斑块破裂和发生AT事件。第四条防线是减轻血管事件带来的后果。最后一道防线是防止AT事件的再发。在预防再发这道防线上,要注意AT事件的多发性,如发生过脑梗死的患者,不但要防止脑梗死的再发,还要注意预防发生心肌梗死。调整生活方式、发现和控制危险因素应该贯穿AT事件防治的始终。

心、脑血管的急性事件是最危险的AT事件。如发生在心血管,造成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发生在脑血管,造成TIA和缺血性脑卒中。需要提醒的是,不稳定型心绞痛和TIA都极易发展到更为严重的心肌梗死和脑卒中,所以一旦发生,应该积极治疗,以阻止发生更危险的血管事件。

脑动脉硬化的特点和防治脑动脉的构成和生理学特点

脑动脉系统包括颈内动脉系统和椎一基底动脉系统,它们是脑的重要供血动脉。颈内动脉系统又称前循环,供应眼部和大脑半球前五分之三部分的血液椎-基底动脉系统又称后循环,供应大脑半球后五分之二部分、丘脑、脑干和小脑的血液。脑动脉壁较薄,相同粗细的动脉比较,脑动脉的中膜和外膜均比颅外动脉要薄。两个动脉系统间有非常丰富的侧支循环相吻合,具有脑血流供应的代偿作用,但脑深部的动脉吻合支比较少,血流的调节和代偿作用就较差。

大脑的重量占人体体重的2%~3%,但脑组织的耗氧量却占全身的20%~30%,流经脑组织的血液占全身血液供应的20%左右。而脑组织几乎没有能量储备,因此脑组织对缺血、缺氧性损害十分敏感,即使短时间的缺血、缺氧,都会给脑功能带来严重的损害。

脑动脉硬化的表现

当发生脑动脉硬化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很多患者都没有症状,因此也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但随着动脉硬化的逐渐进展,脑组织会因缺血而软化、坏死,脑细胞变性死亡,最后产生脑萎缩和脑动脉硬化性痴呆。而严重的患者就可能发生脑AT事件,危及生命,存活下来的患者也会遗留严重的后遗症。

脑动脉硬化患者常见的症状有头晕、头痛,烦躁、心悸、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也可能出现皮肤划红症、手脚发冷、全身及局部出汗、头发早白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症状,当出现肢体麻木的症状时,特别是持续时间长、固定出现于某侧肢体,并伴有肢体乏力、抽筋、跳痛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脑动脉硬化的防治

防治脑动脉硬化应首先从其发病因素入手。如同全身动脉粥样硬化一样,脑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也包括脂代谢异常、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及性别、年龄等。

那么日常生活中,我们首先要改变自己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首先,应注意加强体力和体育锻炼。身体运动有利于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脂类物质消耗,减少脂类物质在血管内沉积,增加纤维蛋白溶酶活性及减轻体重,因此应坚持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体育锻炼。对有智力障碍、精神障碍和肢体活动不便者,要加强护理,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其次,注意控制饮食。主要是应限制高胆固醇、高脂肪饮食的摄入量,以减少脂类物质在血管内沉积。如限制肥肉、猪油、蛋黄、鱼子及动物内脏等食物摄入,同时还要注意避免高糖饮食,因高糖饮食同样会引起脂肪代谢紊乱。应多吃豆制品、蔬菜、水果及含纤维素较多的食物。食用油以植物油为主。饮食宜清淡,不可吃得太饱,最好戒烟忌酒。

第三,药物治疗。除了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的药物治疗.高危患者还应进行抗栓治疗,如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这对预防脑AT事件尤为重要。

此外,还可利用中医中药来防治脑动脉硬化。活血化瘀药:用来扩张血管、解除血管运动障碍,还有抗血小板、抗血栓和抗凝作用,如三七等。降血脂药,单味药如决明子,成药如血脂康等,均有调节血脂作用。补肝肾药,有滋补肝肾作用的中药,一般可以供给多种微量元素,有利于神经递质的补充和调节,如枸杞子等。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