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当“清欢”遇到“童味”——观张学青老师《三棵银杏树》一课教学有感

2022-06-08

陈鑫颖(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226001)

前不久,在南通市小学语文“新课标·学习方式·高效课堂”专题研讨活动中,我聆听了张学青老师执教的《三棵银杏树》一课。《三棵银杏树》是叶圣陶先生的作品,曾被选入他主编的《开明国语读本》。课上,张老师一袭长裙,颈间松松地系着一条长长的丝巾,显得娴静优雅,颇有近来流行的“民国范儿”。这节课想必是一堂清新雅致的课。

《三棵银杏树》不像后来新中国流行的状物文章(如杨朔的散文),用事物承载道义,从植物的根茎叶花中找寻精神的标杆,而是用白描的手法呈现树的生命历程,呈现人与树的关系。人们在树下游戏、赛跑、唱歌、抽烟、休憩……树,好像成为生活的背景,为这四季的轮回提供了默默的见证。没有浓烈的色彩,没有喧闹的激情,也没有功利的意图,清雅的字里行间,我们读到的是诗性隽永的画面,回味悠长,不禁让人感叹“人间有味是清欢”。

然而,我又有深深的担心:这样的文本,无论是语言风格还是文本内容,都离我们的学生太遥远了。他们是吃快餐、看卡通、读儿童文学长大的一代,是远离土地的一代,是“重口味”的一代,他们还能欣赏这样的“清欢”吗?这种年代上、心理上的距离,且看张老师如何弥合。

一、“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

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十二韵》中提到:“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就是说,作者的思想是有“路”的,遵循这条路径才能通向文本的真正内涵。张老师的课堂上,清晰呈现了这样一个“循路”的历程。特别精彩之处,在于找出写作顺序、画出文本结构图,小组讨论作者这样安排写作顺序的缘由。我们看到,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把目光聚焦到揣摩思路、探究文脉之中。于是,学生有了令人惊喜的发现:冬天虽然萧瑟,却是孕育生命的季节,银杏树生长的源头正是这个看似沉寂的时光。通过互相的启迪和补充,进一步发现:这就是一个生命的轮回。张老师的点拨着实颇见功力,她引导学生领悟这种写作顺序背后蕴含的生生不息的力量,感受前后呼应的结构中隐藏的叙述节奏。学生一步步接近文本的内涵,触摸作者的心跳,把握文学艺术的脉搏。

这样的处理引起我的思考。所谓的“思路”,如果仅仅着眼于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那就落入了工具论的窠臼。我们要追问作者选择路径的原因以及路径通往的方向,寻觅路径中蕴含的心理及文化密码。而作为心智成熟的教育者,怎样把破解了的密码传递给儿童?《三棵银杏树》一课教学,张老师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站在儿童的立场,帮助他们用自己的力量成长。

二、“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

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学十二韵》中还有这样一句:“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是的,文本中的符号终究要变成我们脑海中的画面、声音、意境。教师要做的,就是带领学生通过阅读和想象,走进文本营造的情境,让他们看到的不再是一个个独立抽象的文字,而是由文字组合而成的“视像”。而这一点,正是我想和张老师商榷的。

请看这样一个教学片段:

师你们有没有留意过银杏树冬天里长出来的小粒的样子?作者可能就猜到你们没注意,所以他说长得“像牛的奶头”。牛的奶头见过没有?(学生摇头)图片上见过吗?电视里见过吗?挤牛奶的时候那个红色的带点凸起的就是牛的奶头对吧?那么你闭上眼睛想一想,这个枝干的小粒是什么样的?然后睁开眼睛再看一看张老师的画面。你感觉这样的比喻好在哪儿呢?

生这样的比喻好在把句子写得生动形象。

师形象了以后你的脑海中都有印象了,一个好的比喻句要比得像。还好在哪儿?

生还通俗易懂,不那么深奥。

生把枝干写活了。

师你再想想,奶是可以哺育新生命的。

生因为小芽是可以长出绿叶的,奶头是有奶的,有奶可以孕育新的生命。

师所以说,这个小粒里马上可以长出新的绿叶。一个好的比喻不光要外表上像,还要让人咀嚼有味道。不仅要形似,还要神似。

仔细回看这一片段教学,会发现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学生对比喻句的体会都是空洞的套话,像20世纪我国流行的文艺理论,“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写活了”,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对比喻句的评判。这个现象折射出的是学生对文本的疏离。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叶圣陶先生主编的《开明国语读本》是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距今已有80年。在那个年代,牛随处可见,牛的奶头自然也不是什么稀罕物。叶老正是用大家熟悉的牛的奶头,来比喻容易忽略的银杏树上的小粒。可是,我们面对的是城市里长大的孩子,他们可能连牛都没见过,更别谈留意它们的奶头了!因此,这个句子对于他们来说,是以一个陌生的事物比喻一个容易忽略的事物,学生的认知自始至终都停留在语言符号的层面,若是硬要他们说出个微言大义,他们只能用仅有的一些关于比喻句的抽象概念来表达。至于说有颇多争议的“奶头”的象征,由于并不是由学生从形象中自悟的,不免有生硬之嫌。

柳斌先生说过,“语文教育的任务不是要回避或离开语言文字世界,而是要通过创设情境以及采取其他有效措施,使学生更好、更快、更积极、更和谐、更情真意切地学习和掌握语言文字,使学生热爱母语,热爱母语文化,增强在语言世界或者说在符号世界翱翔的本领。学习科学也特别强调,儿童已有的知识形成的经验,对他们学习新知识具有支持性”。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与儿童生活经验相关联的情境,将知识“镶嵌”到生动的情境之中,而非剥离与抽象。关于长得“像牛的奶头”这个比喻句的体会,我们是否可以先呈现小粒的形象,让抽象的文字符号变成具体可感的画面,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在自己的生活中寻找熟悉的事物来进行比拟,还可以从静止的画面想象出小粒随后会发生的动态——抽出小芽,长出嫩叶,由此感受小粒的形态、色彩和暗暗涌动的生机。在此基础上出示文中的比喻,或许会有更好的效果。

而关于树下人们的生活,我们是否可以适时引入丰子恺的画作(当然要尽量避免图解文字之嫌),同样是白描,同样是这样意境悠远的艺术,同样是那个时代的风雅,绘画这样直观的艺术形式,尤其是丰子恺单笔线条勾勒、大片留白的艺术作品,应该可以丰富学生的感知,在美的情境熏染中,有情有趣地品悟文字的韵味,达到“以美育美”的效果。因为“吸一管烟,或者煮一锅饭。这时候,一缕缕烟就袅袅地升起来了”的悠然闲适意境,毕竟是需要几十年阅历的累积才能体悟出的。

现今,人们都在追想当年,遥想民国风范,在人们的记忆和想象中,民国被赋予了理想的色彩。人们慨叹,现在的教材不如民国,教师不如民国,教法不如民国,甚至于人才也不如民国,民国俨然成为山河静好的乌托邦。真是这样吗?每个年代都会怀想旧时光,汉代怀念春秋战国,唐代追慕汉代风华,时间造成距离,而距离产生了美,这姑且不论。民国之所以出了那么多大家,原因是多方面的:那些大家绝大多数出在世家,几代人的精神储备书香传世,“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多数大家既有国学家底又有西学背景,而社会的语言体系也还没有被政治化、概念化,因言获罪的极端遭遇也还没有出现……这些都是现代社会无法复制的,其责任绝不是教育所应当和能够承受的。

当然,“张老师”们所作出的努力,就是接续自民国以后断掉的文化源流,让中国的文字回归优雅和清丽,找回失落的诗性生活以对抗现实的急进和粗糙。只是,我们仍然要意识到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涉世之初的孩童,他们无可避免地带着时代的烙印,带着年龄的局限,如果不能找到联结这“清欢”和“童味”的有效途径,说不定我们会让他们疏离得更加迅速和彻底。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