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何处觅“佳人”——《佳人》教学实录与感悟

2022-06-08

孙艳

(江苏省南京市第29中学高中部,210000)

2014年3月28日,我有幸参加江苏省南京市“第八届优秀青年教师评比”的最后一轮赛课。我面临的教学对象是素不相识的南京市第一中学的学生;拿到的题目是教材中没有收录的杜甫五言古诗《佳人》。因此,我首先想到的是应尽快找到一个优秀的《佳人》版本,确保诗文和注释无误;其次,由于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教学时应注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再次,因为是赛课,所以不能只求按部就班,教学设计一定要展现个人对文本解读的功力和在教学上的创新精神。鉴于以上几点考虑,我头脑中初步有了“佳人→诗人→文人”的构思。

一、教学实录:佳人→诗人→文人

师咱们班上有没有同学喜欢书法?

(学生摇头。教师用PTT展示一幅篆书书法作品《佳人》。)

师请一位同学帮老师辨认一幅字。

(学生跃跃欲试。)

生佳人……绝代什么佳人,幽居在什么谷……

(学生笑。)

师已经很不错了,不难为大家。请左边的同学把课文快速传给大家吧。

(学生传递讲义,急着看内容。)

师这首诗是杜甫的《佳人》。请大家注意诗中几个字的读音。

(PPT展示“丧乱”、“转烛”、“翠袖薄”、“盈掬”、“恶衰歇”、“采柏”等词。教师同时给学生正音。)

师好,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理解字句意思。同时注意一下,在诗歌中作者对主人公有哪些称呼?

(学生自由诵读。)

师请同学说说,作者对主人公有哪些称呼?

生佳人、良家子、新人。

师新人?何以见得?

生诗中有啊,“只闻新人笑,那闻旧人哭”。哦,我说错了,是“旧人”。

师找得很好!那么,在这些称谓中,你能看出主人公什么样的形象特征呢?

生佳人,可以看出她很漂亮。

师有多漂亮呢?

生诗中说“绝代有佳人”,是很漂亮,空前绝后的漂亮。

师那你能把她的美丽通过诵读来展现吗?

(学生读“绝代有佳人”。)

师很好,诵读中有惊艳的感觉,语调高扬,“佳人”二字语速缓慢,似在品味绝色美女。

(PPT展示:佳人——美貌非凡。)

师“良家子”,能看出“佳人”的什么特点呢?

生出身好人家。

师这个好人家有多好呢?诗歌中有照应的句子吗?

生“官高何足论”,说明她是高官后代。

师那么,“自云良家子”这句话在诵读的时候,该怎么读呢?

(学生用平淡的语气读。)

师老师觉得你语气处理得不错。为什么不用得意的语调?

生因为“佳人”应该不是一个爱炫耀的人。她出身高贵,有良好的修养,所以有宠辱不惊的心态。语气淡淡的,很能体现她的贵族修养。

师分析得太好了。(PPT展示:良家子——出身好人家)那再来看“旧人”这个词,“旧人”是什么意思?

生说明她被丈夫抛弃了。

师诗句是怎么说的?

生“只闻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师这句话诵读时要注意什么?

生佳人的心里一定很难过,要读得慢一些,读出她内心的悲凉、哀怨。

师好的,请你试一试。

生(酝酿感情)“只闻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师读得很好!悲痛之情我们听出来了。那就有了一个疑问:集美貌与家世好于一身的“佳人”,为什么会被丈夫抛弃呢?

生因为丈夫变心了。

生因为“佳人”的哥哥被处死了,她娘家败落了,丈夫嫌弃她了。

师那她娘家为什么会败落呢?

生因为安史之乱。

师这位佳人虽有着出众的外貌,但遭遇也是常人难以承受的悲惨——国破、家败、被丈夫抛弃,真是一个“乱世悲妇”。(板书:佳人——乱世悲妇)面对这样

的遭遇,她完全可以留在夫家不走,或离家独立生存,她为什么要选择隐居山

林?

生因为要躲避战乱。

生因为她有良好的出身,有良好的品质,所以不会委屈自己、寄人篱下。

师那她可以再嫁呀?

生(笑)不会的。

师为什么?

生因为诗中说了——“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她看透动荡社会的本质,所以对世俗已经心死。

师说得好!她在山林中不仅是避乱,也是避开污浊的社会,求得心灵的净土。在清

代仇兆鳌的《杜诗详注》中,“幽居在空谷”一句,还有一个版本为“幽居在山谷”,你认为是“空谷”好,还是“山谷”好?

生空谷好。因为空谷可以显示“佳人”所居住的环境清幽,少有人来。

生还能显示“佳人”的寂寞。

生我觉得“空”能展现“佳人”境遇的落差之大。原本出身好人家,现在只能在空寂的山谷中隐居,展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伤害。

生“空谷”还能显示“佳人”的美好品质——超凡脱俗,空谷幽兰。

师大家说得太好了。那么,“佳人”隐居空谷之后,你想称她什么呢?让我们齐声读“在山泉水清”到最后。

(学生齐读、思考。)

生修竹女。

(学生笑。)

师为什么叫“修竹女”。一般都用形容词修饰人物吧?

生就是像修竹一样的女子。

师能说得再详细、直白一些吗?

生修竹,很坚韧,高贵,就叫高洁之女吧!

师好,这下听明白了。那再追问一句,最后一句“日暮倚修竹”展现女子什么样的形象?

生很瘦,苗条。

师姿态婀娜。还有呢?

生与修竹为伴,可以看出“佳人”的寂寞孤独。

师很好。还能看出什么?

生人与竹在一起,很美。

师仅仅是画面美吗?

生哦,人与竹子的品质交相辉映。还有内涵美。

师太好了,高洁之女。还有其他称呼吗?大家再想想。

生贫困的人。因为生计艰难,要靠卖首饰生活;住的屋子也是百孔千疮,靠吃柏子饱腹。

师但她向这样的生活低头了吗?

生没有,她很坚强。也自持自重,活得很淡然。

师很好!还有哪位同学来说说。

生是一个隐者。因为她隐居山林,与外界隔绝。“摘花不插发”,说明她对世俗心灰意冷。

师很好!还有吗?

生是一个品德很高的女子。摘花、倚修竹、饮清泉、食柏子,这些活动都隐喻着“佳人”高尚的节操。

师很好!让我想到《离骚》当中的一句:“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诗人以芳草佳木激励自己有美好的品质。

生还是一位坚守志节的人。困境不变节,不移心志。

师佳人虽然遭遇凄惨,但是却能坚贞自守,真可算得上是“高洁隐者”。(板书)现在我们理解了这位寂寞又高洁的“佳人”。请大家推荐一位同学为我们朗诵一下这首诗歌,注意,将对“佳人”的理解通过朗诵表达出来。

(一位学生诵读,语调、语速都处理得很好。)

师这位同学读得真好,大家都沉心静听。这位“佳人”太美了,不仅外貌美丽绝伦,而且内心坚贞高贵。杜甫笔下写过一些女子,但这些女子都是实有其人的。比如王昭君、他的夫人等。但这篇《佳人》却没有点名具体所指。请同学想想杜甫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呢?大家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

生这首诗注释当中写到安史之乱,在战争当中,这样遭遇战乱的女子应该有很多。我认为,杜甫可能就是写了战乱当中的一个人,表达对战争的厌恶。

生我觉得杜甫观念很先进,他对弃妇有深刻的同情,是在为她鸣不平。

师你是想说他有女权主义思想吗?

生(笑)有点,但更多是关心百姓疾苦吧。

师很好,忧国忧民之思。

生我觉得杜甫是想赞美这个女性,表达自己也会像这个女子一样秉承美好的品质不改变。

生杜甫是不是在写自己啊?杜甫也因战乱流离失所,和这个“佳人”的遭遇很像。

师同学们在推断杜甫是不是借“佳人”之事写自己的遭遇。我们可以来看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PPT展示:一岁四行役。本诗作于唐乾元二年(759年)秋季,安史之乱发生后的第5年。诗人为生计所迫,挈妇将雏,翻过陇山,客居秦州。)

师贫困、饥饿、不改品质,确实与“佳人”的境况很像呢!还有哪位同学再来说说?

生杜甫是不是想归隐啊?“在山泉水清”,佳人隐居幽谷,杜甫也有隐居避世的想法。

师这位同学的想法很独特。你学过不少杜甫的诗歌吧,在你以往的阅读中,杜甫是怎样一个诗人?

生我学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师能背一下其中的名句吗?

生“安得广夏千万间,大庇护天下寒士俱欢颜。”

师杜甫在自己饥寒交迫、房屋雨漏如注的时候,想到的是什么?

生天下人都能住在完好的屋子里。

师你觉得这样的人会隐居吗?

生不会,即便有隐居的想法,也不会有隐居的行为。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杜甫就是这样一个即便身处困境仍会担忧百姓的诗人。刚才同学对写作原因的概括也很好。其实,前人也有对这首诗写作意图的揣摩。

(PPT展示:“天宝乱后,当是实有其人,故形容曲尽其情”;“偶有此人,有此事,适切放臣之感,故作此诗”;“此感实有之事,以写寄慨之情”。板书:感其本事,借抒己怀。)

师在了解了杜甫为什么要塑造“佳人”这一形象之后,我们再来齐声朗诵这首诗歌。老师和大家一起读。

(师生齐读。)

师正如篆书有悠久的历史一般,文人抒写佳人、美人形象也是古已有之。(PPT展示:屈原《离骚》、曹植《杂诗》、李白《妾薄命》。)请一位同学诵读一下。

(学生诵读,读得很有韵味。)

师这些佳人、美人,或是诗人的美好心志的外化,或是抒发内心愁绪的凭借。这正是古代文人抒写佳人的传统。

(学生点头。)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佳人——貌美、心地高贵,更加理解了一位诗人——落魄却不改心志;还了解了抒写美人、佳人的文化传统,借人抒怀的艺术手法。读诗,读出诗歌的韵味,读出它背后的作者沉思,读出悠久的文化传统,这就是这节课我想传达给大家的解读诗歌的密码。下课!

二、教学感悟:何处觅“佳人”

(一)从“研读”中“觅”

这次赛课,主办方之所以不提供具体的文本,我认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想考察教师选择版本的能力。我拿到题目后,立刻将家中现有的杜甫诗集和评注一一列出,翻开《佳人》一篇,发现诗文本身区别不大,但对诗中个别字词的解析存在较大差异,我细细比较研读之后,选择了清人仇兆鳌《杜诗详注》中的版本,字词注解以其为主要蓝本,辅以其余几本杜诗集注。考虑到高一学生的接受能力,我选择的字词解释尽可能明白易懂。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在接下来的准备时间里,我将诗歌反复读了很多遍,从最初略懂文意,到逐渐感慨佳人命运,到深深赞叹“佳人”的品格,再到折服于诗人的委婉用心,最后发现古代文人抒写佳人的传统。虽然过程并不通畅,中间会有理解、参透不了的地方,但经过反复的阅读与研磨,一切慢慢呈现本色。

(二)从“创新”中“觅”

现实中,不少学生虽然不讨厌诗歌,但却并不喜欢上诗歌赏析课。因为诗歌鉴赏的专业术语,如“形象”、“意境”、“炼字”、“表现手法”等会“吓到”他们;诗歌鉴赏的程式化流程,如“读诗歌”、“明诗意”、“品语言”、“明形象”等会“驱逐”他们。不得不承认,诗歌教学绕不开这些术语与流程。但能不能在诗歌教学中来点新意,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我想,在这个问题上,教师还是可以想点办法的。比如这节课,我设计了以辨认篆书作品的方式开头,以“佳人”的称呼串起“佳人”的遭遇,课堂效果还是不错的。我最初还有一个设想:将诗中四句话抽出重新形成一首诗:“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天寒翠袖薄,日

暮倚修竹。”请学生将其和原诗比较,引导其发现原诗表达的必要与精妙之处:修改后的诗歌中“佳人”的特点比较淡薄,无法体现原诗中“佳人”自重自持、看透世俗、不改志节等形象特点;修改后的诗歌主题显得单一,原诗中反线主题、抨击流俗主题、自叹身世主题、自表志节主题都无从展现。这些小的教学创意容易操作,也给学生带来些许新鲜感,至少不让他们在一上课的时候就失去了热情。当然,这样的“新”也不能太另类,不然可能会适得其反。

(三)从“诵读”中“觅”

诗歌教学离不开诵读。诵读,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能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在这堂课上,从开始的正字音、明停顿,到教学过程中的时时美读、体会诗意,诵读贯穿整个课堂。在讲解诗句时,及时让学生通过诵读展示对诗歌的理解,对每一次诵读都简单点评,让学生试着重新美读。学生越读越有兴味,他们发现诵读不是作秀,是通过声音展示文字的精彩,通过诵读体会文章内容的厚重、思想的深邃。到课堂的末尾,我请学生再次齐读诗歌时,学生的诵读几度让我沉醉其中。这固然因为学生本身文学素养好,同时也因为课堂上教师我为他们留足了时间,给予足够的耐心指导他们诵读。

当然,这节课也有遗憾。因为课堂时间只有40分钟,所以在处理文人笔下的佳人传统时,未能充分展开。虽然这是事先预想到的(因为它不是整堂课教学的重点),但是,就学生的认知而言,如果有时间展开的话,会给学生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