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西南三地区野生香菇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2022-06-09

摘要: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云南省大姚县、瑞丽市和四川省木里县的41株野生香菇(Lentinulaedodes)菌株进行DNA聚类分析,利用NTSYS软件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利用18个引物对41个野生香菇菌株的DNA进行ISSR-PCR扩增,共扩增出162条清晰的DNA片段。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相似水平在62%左右时,41株野生香菇菌株分为3个类群,各地香菇资源存在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且与地域无明显相关性。

 

  关键词:香菇(Lentinulaedodes);ISSR;遗传多样性;DNA聚类分析

 

  香菇(Lentinulaedodes)是一种可食用的大型木腐担子菌[1],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含有高蛋白、多糖、低脂肪等诸多的营养[2,3],这使得香菇成为世界上产业发展速度最快的菇类[3]。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复杂、地形多变、香菇野生品种繁多,但是由于分化程度低、形态差异小,要以形态特征为依据难以对品种进行有效鉴定;栽培规模的迅速扩大和自然生境的逐渐减少,迫切需要加快香菇种质资源的研究,加紧对野生香菇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

 

  ISSR分子标记技术(Inter-simplesequencerepeat,ISSR)于1994年由Zietkiewicz等[4]提出,利用在真核生物基因组中经常出现的简单重复序列本身来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5]。ISSR分子标记己应用于研究植物种内遗传变异、种间遗传变异[6]、品种鉴定[7,8]、遗传作图[9]和居群遗传学[10]等研究中,在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11]研究中的应用更为广泛。本研究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西南地区的云南省瑞丽市、大姚县和四川省木里县的野生香菇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以期能客观反映香菇属真菌的亲缘关系和地理变迁情况。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菌株

 

  供试41个香菇菌株的编号、采集地点等详见表1。

 

  1.2方法和步骤

 

  1.2.1基因组DNA的提取将低温保存的41个野生香菇菌种接种于PDA斜面培养基上,26℃培养7~10d。活化后用接种针挑取试管斜面培养基上边缘处生长较旺盛的菌块,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于室温下静置培养1个月后,用滤纸收集香菇菌丝体,用吸水纸吸干,参照CTAB法[12]并作改良以提取其DNA,于-20℃保存备用。

 

  1.2.2ISSR-PCR扩增扩增反应的体系为15μL,包含PCR缓冲液1.5μL、25mmol/LMgCl21.2μL、2.5mmol/LdNTPs1.2μL、10μmol/L引物0.3μL、Ex-TaqDNA聚合酶(大连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0.075μL、0.001μg/mL模板1μL,最后用去离子水将总体积补至15μL。

 

  ISSR-PCR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4min;94℃变性30s,48~55℃范围内退火30s,72℃延伸108s,33个循环;最后72℃延伸10min,4℃保存。

 

  1)引物筛选。以41株野生香菇菌株为DNA模板,通过TM值比较,对P1~P27号引物进行分组和初筛选,TM值相近的为一组,筛选出清晰、重复性好、多态性高的PCR扩增引物。

 

  2)ISSR-PCR条件优化。由于ISSR标记易受PCR条件的影响,因此需对PCR扩增反应进行优化。

 

  退火温度的优化:使用引物P14和P20对8104菌株模板进行PCR扩增,筛选最佳退火温度。扩增反应在梯度PCR仪(Bio-RadLaboratories,Inc公司)上进行,设最小温度为47.3℃,最大温度为55.3℃,自动形成8个温度梯度,分别为55.3、54.9、54.0、52.4、50.5、48.9、47.9、47.3℃。

 

  镁离子浓度的优化:使用引物P14对8104菌株模板进行PCR扩增来优化镁离子浓度,Mg2+浓度的优化范围为1.6~2.5mmol/L(即MgCl2的用量为0.96~1.5μL),Mg2+浓度设10个梯度,分别为1.6、1.7、1.8、1.9、2.0、2.1、2.2、2.3、2.4、2.5mmol/L。

 

  3)PCR扩增及产物检测。用优化后的反应体系(表2)和筛选出来的18个引物(表3)进行ISSR-PCR扩增。PCR扩增后,取4μL的PCR扩增产物加少量6×Loadingbuffer,于浓度为1.0%的琼脂糖凝胶(含0.5μg/mL的EB)上电泳,并于BIORADGelDocTMXR+凝胶成像系统成像。

 

  1.2.3数据分析利用凝胶系统成像软件把条带信息转化为0-1矩阵。即对所有引物的电泳条带进行记录,在相同位置出现条带的记为1,无条带的记为0。然后采用NTSYS软件进行遗传相似性聚类分析,绘制树状聚类图。

 

  2结果与分析

 

  2.1DNA的提取

 

  将所采41个野生香菇菌株用CTAB法进行DNA的提取,结果见图1。如图1所示,得到的野生香菇菌株DNA约23130bp,且DNA电泳条带清晰,DNA的纯度、浓度及产率都比较高,无降解,适用于ISSR分子标记分析。

 

  2.2ISSR-PCR扩增结果

 

  用筛选得到的18个引物对所有供试菌株进行ISSR-PCR扩增,扩增产物用1.0%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所测结果见图2、3。如图2、3所示,可以看到同一引物对不同的香菇菌株扩增后所得到的DNA条带清晰度和多态性均很高,说明所建立的ISSR-PCR反应体系适合野生香菇菌株的PCR扩增,可用于遗传多样性分析。经统计,18个引物对41个野生香菇菌株扩增后,共检测到162条条带,多态性条带为162条,多态率为100%。

 

  2.3聚类分析结果

 

  根据ISSR-PCR分析结果,采用NTSY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得到41个野生香菇菌株的ISSR聚类分析图(图4),供试的41个野生香菇菌株相似系数为0.60~0.85。其中8041和8043号野生香菇菌株的相似系数达到了0.85以上,说明它们的遗传背景极为相似,而且两者的采集地都来自云南省大姚县,因此可能是相同的菌株,存在同物异名的可能性。在相似系数0.62左右,41个野生香菇菌株可以分为三大类,其中8127、8110、8135号3个野生香菇菌株聚为一类(Ⅲ),都来源于四川省木里县,8110号野生香菇来自于木里县列瓦乡三村,8127和8135号野生香菇都来自木里县集市;聚为第二类(Ⅱ)的菌株有4个:8080、8077、8139、8079号野生香菇菌株,除了8139号野生香菇来自四川省木里县集市,其余3个均来自云南省瑞丽市;其他34个野生香菇菌株聚为第一类(Ⅰ),其中云南省的香菇有9个,四川省的香菇有25个,说明这些菌株的遗传背景相似,亲缘关系比较近。

 

  聚类结果还表明,地理位置来源相同的野生香菇菌株分布在不同的ISSR聚类中,比如第一类中包含了来自木里县、大姚县和瑞丽市的菌株,反映出这3个地方的菌株不同地理群体间差异不大,而第二类中包含了瑞丽市和木里县的菌株,和第一类情况相同,说明ISSR聚类分析与菌株的不同地理来源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