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苏轼《赤壁赋》中的明月原型

2022-06-09

  一、月的基本原型意义

 

  荣格认为“原始意象或原型是一种形象,或为妖魔、或为人,或为某种活动,它们在历史的过程中不断重现,凡是创造性幻想得以自由表现的地方,就有它们的踪影,因而它们基本上是一种神话的形象。”

 

  很早以前就有关于月来崇拜的记载。《史记,天官》明确地说:“月者,天地之阴,金之神也。”通过这古文,不难发现里面有关于将月亮视作金神的祭礼,,这是一种典型的月亮崇拜的文化心态,而这种心态是伴随着人类自身的需求而存在的,也正是这种渴望,使这种月亮祟拜的神圣祭礼慢慢的约定俗成,成为了一种特定的文化习俗,在中华民族中保存下来并且世代相传。

 

  月亮崇拜的实质也就是女性生殖崇拜。文化中,月亮最多最基本的象征是女性和母亲。这种象征意义开始于原始的生殖崇拜时期。最原始的生殖崇拜是女性崇拜,原始祖先单方面理解生命是由母亲创造的,例如很多神话里的“处女母亲”“圣人皆无父”这样的观念。而创造的第一位女神,女娲,同时又是月神。因为出土的墓葬砖画中,女娲伏羲人首蛇身,女娲手中捧得是月亮,伏羲捧得是太阳。这样的形象实际就是象征着女娲是月神。所以,月亮一开始就与女性相联系,象征女性。而传说中,人类都是有女娲造出来的,自然的月亮也变得和生殖有关。所以,古代很多伟人的母亲都是“感月而生”的,例如,孙坚的夫人吴氏怀孕了,晚上做梦梦见月亮入怀,后来就生下了孙策。当然,这种生育是不科学的,它表现的是月亮在人们心目中的母亲般的意义。

 

  因为月亮的这种原始的象征意义,成了原始意象。荣格认为:“原始意象是同一类型的无数经验的心理残疾”,是记忆的沉淀和铭刻,而且具有古老性质,“每一个原始意象中都有着人类精神和人类命运的一块碎片,都有着在我们祖先的历史中重复了无数次的欢乐和悲哀的残余,并且总的说来始终遵循着同样的路线,它就像心理中的一道深深开凿过的河床,生命之流(可以)在这条河床中突然奔涌成一条大江,而不是像先前那样在宽阔然而清浅的溪流中向前漫淌”。

 

  月亮是古代文学中常见的意象,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原始意象。月殿嫦娥和月出皎兮原型模式,是月亮原型的两种基本类型。月出皎兮原型模式,来源于《诗经》《楚辞》等源头文学作品。《诗经》中《陈风》《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是一首描写美人的爱情诗。青年男子见到月亮便怀念自己的心爱的女子,这是首次将月亮与美人联系。从此,月亮由原始的象征女子,具体化到了象征美丽的女子,即美人。月亮这种象征女性的基本的象征意义,后来派生出了很多其他的象征意义。不过万变不离其宗,寻根溯源,都是具有原始象征意味的。月亮的原型象征意义创造了古典审美意境。

 

  “女性是月亮的灵魂,月亮是女性的诗化象征。”,月亮不仅是女性和母亲的化身,表现的是女性崇拜的生命意味。母亲,又意味着生命的开始,新的生命的诞生,结合月亮自身特点,时圆时缺、周而复始、象征着运动,又象征着永恒。月亮,升起于夜晚,夜,总是静谧的,预示着另一种复苏,象征着寂静与超脱。

 

  二、月在《赤壁赋》中的基本象征意义

 

  苏轼在《赤壁赋》中6次提到了月。他选择在夜晚游赤壁,也是为了写月这个意象。由此看来,月寄托着苏轼的情感,有着特别的意义。宋神宗元丰二年,苏轼在度过了一百天的牢狱生活后,被贬到了黄州,没有实权,是以犯人的身份到这黄州的。苏轼在黄州的偏僻的小镇住了四年零两个月,赤壁赋就是在这个期间完成的。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交代了游赤壁的时间,苏轼选择在夜晚,而且是农历十六的夜晚,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这个晚上的月亮应该是最圆最亮的。苏轼选择在月圆之夜游赤壁,而且诵的是“明月之诗”,又看到了“月出东山”,这些意象的出现绝不是巧合,都是作者的特意安排,有着一定的寓意。水满则溢,月满则亏。月圆之夜意味着马上月亮又要变成弯弯的,而不再是圆的。再美好的圆月,马上也要消逝了,而且是夜晚,距离天明更近了,有一种美好稍纵即逝的美丽的遗憾在其中。也正是苏轼这样的情感才创造出了夜晚这个游赤壁的时间。

 

  “明月之诗”是出自于《诗经》《月出》一篇,是一首描写美人的爱情诗,美人,月亮,可以说,月亮象征的是一切能让人流连,让人陶醉的美好事物。朗诵这样的诗句,说明苏轼心之所向正式这样的美好的事物,可是另一方面又说明了作者没有得到期待中的美好的事物。如果已经得到了已经拥有了就不用反复的歌之,诵之了。美人在后来已经有了特定的象征意义,屈原常用香草美人象征高洁的品格和君主或者理想。在这里,暂且可以理解为一个概括性的意义,就是美好的事物。因为无论是理想还是君主,都是作者心之所往的,都是作者心中期待的美好事物。

 

  “月出东山”“徘徊于斗牛之间”,苏轼用了“徘徊”一词,意境深远。月亮作为实体,出现在两个星宿中间,本没有什么稀奇。可是作者选用的词并不是月亮发出的动作,而是作者心境的外化形式。月亮的原始象征是女子,是母亲。母亲给孩子一种温暖的感觉,安全感,归属感。而此时苏轼被贬于此,没有着落,曾经的抱负,曾经的理想,都没有了实现的土壤,生活上也失去了支撑,物质上和精神上都处于一种空茫状态。丧失了身体上的和精神上的归属感,所以以月寄情,让月也徘徊,实际上是自己的徘徊,内心的茫然,内心的空,内心的失落,没有归属感。

 

  苏轼在主客对话部分引了曹操的《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本身引用的这两句诗就有孤苦的感觉,月亮很明亮皎洁可是星星很少,没有陪衬,显得很孤寂,鸟也飞走了,更加的寂寥。其实诗的后两句是真正说明作者当时心情的:“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表现的仍然是这种无所归依的感觉。如果概括的说月亮是象征着美好的事物,那么此时,所有能显现美好事物的美好的条件都不见了,星星很少,鸟也飞走了,再美好的事物,如今形单影只,被背离,被抛弃了。实际上是作者借这样的诗句来表达自己内心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可是苦苦追寻却又追不到的失落、茫然、寂寥。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这是苏轼在感慨曹操作为英雄终归尘土之后的想法。曹操曾经是那样的一个英雄,如今已经不在了,言外之意就是再伟大的人也会随着历史而被遗忘,再美好的事物也会随着时间流失。万物都是如此,更何况像自己如此渺小的人呢?不如,怀着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就这样吧。这是苏轼消极的一番感慨。能够看出苏轼自始至终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因为就算长终,也要抱明月,这美好事物是作者不可舍弃的,心中惦念的,所以无论怎样都一定不能抛下。可是越是这样,越是证明了苏轼对不可得的美好事物的苦闷之情。

 

  荣格说真正的象征“应该理解为一种无法用其他的或更好的方式而定形的直觉观念的表达”。苏轼的诗中月意象是无可替代的,月本身的皎洁就颇得文人青睐。月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苏轼用月的这层象征意义在文中表达期望中的美好事物不可得的空虚、无奈、悲凉之情。

 

  参考文献

 

  [1]荣格.心理学与文学[M].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

 

  [2]傅道彬.晚唐钟声[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