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玛丽与马克思》文本内外受众的关系

2022-06-09

  影片制作者通过塑造文本内受众来传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所以文本内受众的本质是“虚拟”的。文本外受众是坐在电影院里的真实的观众,他们生活在具体的社会语境中,对于同一部电影能够做出千差万别的评价。混淆文本内受众和文本外受众的后果是影片“叫座不叫好”或者“叫好不叫座”,而分裂二者则会造成制作者和欣赏者各说各话。本文将以《玛丽与马克思》的影评为案例,分析在影评写作过程中文本内外受众混淆与分裂的症候,探讨原因,提供对策。
  一、关系误区:混淆与分裂
  文本内受众又叫虚拟受众。在影片诞生之初文本内受众就已经定型了,例如《阿甘正传》的文本内受众就被设定成“在当代美国文化四分五裂并丧失稳定价值观念的时刻”企图用“保守主义”来抚平越战创伤并和解两性裂痕的美国主流文化的支持者。①文本外受众也叫做真实受众或语境内主体,指现实世界里坐在电影院或自家沙发上收看/收听节目的人。文本内受众和文本外受众是两种(接收者)主体观念的区别,在文本内受众的范畴中,文本外受众所具备的文化语境、教育语境和制度语境被制作者屏蔽了,文本内受众成为了片面的静止的虚席,等待着真实受众的认同与入座。在影评中错把制作者的意图意义当成受众的解释意义,往往会高估影片的效益,在市场发行的结果面前遭遇尴尬;错把解释意义当做意图意义,则会同流于大众化与世俗化,从而丧失专业影评应该具备的理论高度与批判精神。除了以上两种典型症候还存在着“粉饰”“妖魔化”等误区。
  影片《玛丽和马克思》是一部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黑白黏土动画片,它讲述了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一对忘年之交的横跨大西洋的友谊。玛丽·丁柯尔是一个住在澳大利亚小城市的8岁女孩儿。有一天,她突发奇想,从邮局的电话簿上随意抄下一个美国地址并写信询问这个素不相识的人“在美国,婴儿是从哪里来的”。收信人是住在纽约市的中年犹太人马克思·杰瑞·霍尔沃兹。对于“在美国,婴儿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他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引用了他妈妈的话:“犹太教徒是拉比(犹太教领袖)下的蛋孵出来的;如果不是犹太教徒,那就是修女下的蛋孵出来的;而无神论者,则是肮脏、孤独的妓女下的蛋。”马克思又在第二封回信中列举了自己的三个人生理想:“交一个真正的朋友,集齐所有款式的诺伯特玩具,以及获得终生的巧克力供应。”
  预设文本内受众和真实受众对以上情节的评价是纯粹的,而且制作者具有诚信意图(言其所知)并使用了恰当文本(合乎常理),那么意图意义和解释意义会形成“相符”与“矛盾”的情况。“混淆”和“分裂”只能发生在“矛盾”的情况下,包括了“意图意义褒,解释意义贬”和“意图意义贬,解释意义褒”两种组合。通过情节安排,影片制作者将马克思的妈妈树立成了反面典型。首先,她婚姻失败,被丈夫抛弃。其次,她并不理解马克思的病情,对幼年的马克思实施了暴力教育。第三,她在马克思六岁的时候饮弹自尽。意图表示她是一个失败的母亲,她的具有犹太教色彩的狭隘思想体现在她对于“婴儿从哪里来”的回答中。但是,由于社会语境不同,(信奉犹太教的)真实观众会拒绝以上意义,他们会把这对母子的悲剧归咎于社会对犹太教徒的偏见。如果影评人在写作中既采用制作者的批判视角,又采用(信奉犹太教的)真实观众的同情视角,就会造成自己的立场不明确甚至前后矛盾;如果影评人陷入分裂误区,只说其一不说其二,就会忽略现代社会对犹太教抱有偏见的既定事实而将犹太教徒形象妖魔化。
  同样是在剧情的安排下,马克思的执著换来了50万元大奖(三十年来他只买同一个彩票号码)。他用这笔钱实现了两个人生目标:集齐了所有款式的诺伯特玩具,获得了终生的巧克力供应。然后,马克思经过了一番思想斗争,终于在最后一封回信中原谅了玛丽,从而完成了第三个人生理想——交一个真正的朋友。彩票中奖是一个偶然事件,却对马克思的人生目标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作者通过刻意安排的情节传达一种质朴的人生观念:看似平庸的人生目标,其可贵之处在于不被金钱所左右。真实观众可能和伯纳德哈斯豪夫医生(马克思的自闭症治疗医生)一样理性:有目标固然好,可别像他的这么愚蠢。在现实社会的语境下,像马克思这样的人生理想的确离公认标准太远了。在影评写作中,如果用现实语境中的世俗标准去评价马克思,就会埋没这部影片所要传达的超然理念,如果忽略真实受众的价值标准而一味孤芳自赏,又会造成曲高和寡的局面。
  如果分裂了文本内受众与文本外受众,那么影评的信服度会大打折扣。某篇影评中,作者利用构图法分析了幼年马克思被欺负的镜头画面。该评论认为这个画面“使观众深深体会到了马克思的悲惨遭遇,制造了画面的隐喻效果,好像在对观众传递着主人公脆弱、受委屈的感觉……”事实上,这个画面是一个典型的视点镜头。在这个画面中摄影机放在马克思正在注视的方向,与他目光相接。根据表情可以推断,他正在注视着欺负自己的人,因此摄影机的位置正是施暴者所占据的位置。此时,坐在放映厅里的观众借用了施暴者的眼睛,他们所看到的范围引导他们进入了施暴者所拥有的位置,那么“使观众深深体会到了马克思的悲惨遭遇”就不成立了,因为只有当文本外受众具备了同情弱者的个人品质才能逆反文本内受众,才能“深深体会到了马克思的悲惨遭遇”。在另一篇评论中,作者认为“‘孤独’是这部影片的主题,是感动观众,触动人心的根本原因”②。其实除“孤独”主题之外,该片最重要的主旨——宽容的人生观——却被忽略了,借用马克思自己的话,“我原谅你,因为你并不完美。你不完美,我也是。所有的人都不完美……我要接受我自己,我的缺陷和我的全部。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缺陷……好在,我们可以选择朋友。我很高兴我选择了你。”影片最后选用艾泽·蒙特③的名言作为最后的字幕:上帝决定了命运,但是谢谢上帝,我们仍可以选择朋友。这篇评论的作者失误于用自己所想所感的真实受众体验替换了影片制作者意图意义,只说其一不说其二,从而使评论不够客观全面。
二、元语言冲突
  元语言是信息接收者进行阐释活动时所遵循的一套规则系统。接收者使用不同的元语言集合就会得出不同的意义。在影评写作中,如果同时使用文本外受众的元语言和文本内受众的元语言,就可能陷入逻辑矛盾。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自圆其说影评人往往会不自觉地混淆二者。
  四川大学的赵毅衡教授是这样定义元语言的④:
  1.符码是个别符号表意的解释规则,符码的集合称为元语言。
  2.任何意义“翻译”都必须靠一个元语言体系。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