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透视群文阅读教学的“三种现象”

2022-06-08

张道明

前不久,我校围绕“群文阅读教学”组织了一系列公开课。前前后后,笔者共听了十余节课,坦白地说,能给观课者留下深刻印象的课不多。笔者捕捉到课堂上的一些现象,梳理反思这些现象可以让我们窥见群文阅读教学的本质,更好地把握群文阅读教学的规律,提高群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现象一:把群文阅读教学上成思品课

A教师执教以“诚信”为主题的群文阅读。课始,教师指名学生说说什么是诚信,讲关于诚信的故事;教师出示“知识树”,在树干上标注“诚信”,第一枝干上标注“我不能失信”:学生默读材料《我不能失信》后,说主要内容,教师概括出“言而有信”。接着,学生根据阅读提示,快速浏览三篇阅读材料《狼来了》《山鹰和狐狸》《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师指名学生说说《狼来了》的主要内容、印象深刻的段落,并评价牧羊人的做法对否,用一个四字词语归纳概括出阅读材料所要揭示的道理,教师相机在第二枝干上板书“诚实守信”。教师以此方式教学后两则材料后,回到“知识树”,让学生读一读“知识树”上的文章题目以及揭示的道理。最后,学生交流分享身边的“诚信”小故事。

综观整个教学过程,以“诚信”为主题,由一篇带出三篇,学生说“诚信”故事、读“诚信”短文.分享“诚信”故事、明“诚信”道理,让学生读后归纳出材料所揭示的道理,显然教学致力于让学生在“懂主题”上打转转。这节课尽管学生有读有说,但是学生似乎在思想品德上的感悟更多一些,而在语文方面的训练甚少,课堂上的“语文味”不见了,整堂课更像是一节思品课。群文阅读无论怎么上总得体现其学科性质,也就是语文的东西,教给学生的是“语文”能力——听、说、读、写。

既然群文阅读进入教学视野,就必须注重教学性,确切地说,就是注重语文的教学性。语文的教学性意味着主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培养与素养提升应该说是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也应该是群文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群文阅读教学必须关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落实,当下很多的群文阅读课,更多的是关注后者,而前者被弱化。“工具性”或“语用性”的弱化势必会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群文阅读的教学效益也不一定理想。因此,我们必须思考群文阅读“教什么”,也就是我们要达成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只有目标准了,才不至于偏离语文的方向,学生才可能在“语文上”获益。

寓言是含有讽喻和教育意义的故事。故事中的主角可以是人,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非生物。其表达方式或借古喻今,或借物喻人,或借小喻大,或借此喻彼,皆透过具体浅显的故事,寄寓深奥的道理。寓言的基本特征是教训和讽刺,通过讽刺和嘲笑揭露敌人的丑恶残暴,教育人民提高警惕,加强团结,打击敌人,也用于讽刺和嘲笑某些人的自私、虚伪、愚蠢、懒惰等缺点,使人在笑声中受到深刻的道德教育。而这些教训和讽刺有的在作品的开头就已点出,有的在作品的最后直接说出来,有的则隐含在故事中间,让读者思索并找出来。另外,寓言常用拟人、比喻手法,把动植物、非生物“人格化”,用它来比喻社会上的某些人。

上述教学,我们是否可以从寓言的文本形式或者写作手法上去设计教学目标,让学生着力学习寓言表达方式上的某个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读、思、议、品、写等方式去感受揣摩寓言的借喻特点,或者让学生找一找寓言的教训在文中的位置,或者关注寓言中的拟人、比喻手法。这样的教学可能会更“语文”点,学生在语文上的收获或许要多一些。群文阅读终究是语文教学,就应当具有语文味,理当以语文的方式去“教”和“学”,千万莫把群文阅读课上成思品课。

现象二:把其中某篇当成精读课文来教

B教师执教的是以“父母的爱”为主题的群文阅读教学,选取了三篇阅读材料《鼾声》《秋天的怀念》《母爱·风筝-童话》。课始,故事引入教学,教师出示“父母的爱”知识树,抽学生回忆才学过的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4篇课文的题目,说说每篇各表达了什么样的爱。学生回答后,教师相机板书题目以及怎样的爱,填充知识树。随后,教师出示三篇阅读材料和阅读提示:你喜欢哪一篇?体会到怎样的爱?几分钟后,抽学生交流。一学生说没有说对,教师直接搬出答案。在交流《秋天的怀念》一文时,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开展读、悟、思、说,再讲解哪个词是什么描写,从哪个词中可以体会到母亲的爱,哪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接着个别学生读,小组读,男女生读,全班齐读,整整花去19分钟时间。刚学第三则材料时就下课了,教师在慌忙中结课:学生齐读一首歌颂母爱的小诗,之后布置作业:用笔书写自己感受到的爱。教学草草收场。

从上述教学过程可以看出,教师把群文阅读当作精读课文来上了。学生在某一篇阅读材料中花费时间过多,必然没有时间去阅读其他材料,这与群文阅读要求学生在一组几篇相似的文本中学习相去甚远。显然,教师在出示例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时,没有把教学目标——需要学生在例文中弄懂的“知识”提炼出来,让学生明白在阅读材料时干什么。

评课时,一位教师建议把“知识树”设计成“表格”,让学生在阅读《“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后,按提示去完成表格,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妨这样改进教学:上课伊始,通过让学生回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师生共同完成下列表格:

有了这个例文的铺垫后,学生明白父母的爱是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来表现的,那么他们在学习阅读材料时就会“抓住人物的细节来体会父母的爱”这一知识点。教师接着出示下列表格:

学生带着问题默读勾画,先自己边阅读边完成表格,同桌相互讨论,之后再抽学生汇报,教师相机点拨,印证例文告诉我们的——细节可以暴露人物的内心世界,换言之,就是透过人物的细节我们可以读出其内心情感。这样的教学,训练了学生的自读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达到群文阅读的效果。

现象三:教师“占领”了课堂,大多数学生成为“观众”

C教师执教以“反复结构的童话故事”为主题的群文阅读教学。第一个环节,导入《丑小鸭》片段。第二个环节,学生带着问题:小壁虎和金鱼分别向哪些动物借了尾巴,快速默读《小壁虎借尾巴》《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师相机板书:小壁虎借了几次尾巴,分别向谁借;贪婪的老妇人的五要,分别要了什么。教师抛出反复结构童话的特点:情节类似、结构相同、写法相似。第三个环节,学生自读《犟龟》《爱心树》《卖火柴的小女孩》,边读边思考:小犟龟遇到了哪些困难?大树每次给了男孩什么?小女孩每次擦火柴后出现了什么?用横线画出关键词句,还可以在感受深的地方写下批注,给三篇童话制作故事结构图,比较五篇童话的结构图。第四环节,创编童话故事,学生动笔后交流。

这节课属于举一反三式的群文阅读教学结构,课堂教学框架搭建得好,课型无疑有群文阅读的形,却没有群文阅读的神,可谓是“有形无神”。综观每个教学环节,都是教师牵着学生走,赶着学生跑,而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不够,没有走进文本。笔者观察了几个学生的阅读材料上是一片空白,显然学生没有边读书边勾画和及时记录阅读感受的习惯,自然也就没有批注。课堂上,看不见同伴之间的探究、合作、交流,更看不见学生思维的生长点和教学的灵动,很多答案是教师直接“端”给学生的,学生自始至终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这说明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没有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合作、探究、讨论的学习氛围。

教师将群文提供给学生,放手由学生阅读,按照提示,结合合作学习,探究发现群文“密码”,再进行精彩的展示交流,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共同建构群文彰显出的某一“规律”,这是理想的群文阅读教学的状态。只有让学生自主发现,有自己的收获,真正经历学习过程,我们的教学才有意义。倘若我们只让学生匆匆浏览,浮光掠影,浅尝辄止,浮在文字表面上,是无法精彩展示和交流的。

上述教学,阅读材料容量大,而学生阅读的时间却很短,没有真正进入文本,没有感受和体会,致使交流沦为少数几个学生和教师共同表演的舞台,教学亦步亦趋地按照教师预设的方向前行。我们不妨先指导学生阅读《小壁虎借尾巴》,理解小壁虎分别向小鱼、老牛、燕子借尾巴的经过,师生共画文章的情节结构图;再指导学生阅读《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犟龟》《卖火柴的小女孩》一组文章,自己画一画每个童话故事的情节结构图,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童话故事中“反复结构”的表达方式。在整个过程,教师充分给予学生阅读揣摩品味材料的时间,学生的“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是真正呈现学生从不会到会、从不懂到懂的过程。教学要尽量避免像C老师唱“独角戏”,而学生大多时候是看客,甚至学生隐退消失不见的状态。有效的群文阅读教学需要教师适时隐退,把课堂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精彩展示。

群文阅读也姓“语”,要具有语文味,体现语文学科性质:立足于一篇的特点,带动多篇的阅读,绝不能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其中的一篇上;教师要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进行阅读、揣摩、感悟,自主发现群文的“密码”,在探究、合作、交流中自主建构语文素养。

(四川省屏山县学苑街小学645350)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