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农村语文“话题式”教学的追索与思考

2022-06-08

江苏灌南县新集小学(222513) 孙苏芹

当前,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哑语文”现象十分严重。本文旨在对“哑语文”现象的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探究“话题式”教学的内涵、特征和策略,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课堂活力,使学生能参与话题讨论,深入文本教学,从而不断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点击:“哑语文”现象的镜头回放

镜头一:五年级的语文公开课,在教学《海伦·凯勒》的2-5自然段时,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沙利文老师的到来给海伦带来了什么?学生通过默读课文完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课堂上只有一两个人举手发言。后经教师多次引导,仍然只有两三个人举手,让执教教师颇为尴尬。

镜头二:在教学《望洞庭》一诗时,教师正在分析诗的每一句的意思,一学生却在大声说出自己的答案,教师武断地让其闭嘴,要求所有学生均要用心记录重点词句的意思。

镜头三:《番茄太阳》一课的教学,教师一开始就告诉学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认识了一位善良、美丽、可爱、纯真、心中想着他人的盲童女孩——明明。新课伊始,教师出示了三个有相当难度的问题,给学生自学时间12分钟,而后的交流仍然围绕着明明是怎样的一个女孩而展开讨论,其讨论结果可想而知,重点未及,目标不明,只有教师在唱“独角戏”。

叶圣陶先生曾多次强调:“语文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现在许多农村小学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注重语文教学的工具性,着力提高学生的听、读、写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说的能力的培养,从而产生了所谓的“哑语文”现象。

二、思考:“哑语文”现象的原因分析

1.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缺失

(1)不愿参与型。学生在语文课堂上通常忙于记录,少有感悟,难以深入参与文本讨论。不少学生羞于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意见与看法,害怕自己说错话而引起周围同学的嘲笑,所以不愿与同伴交流。即使是他们自己懂的、自己能感悟到的,他们也不愿意与同学共享。

(2)不愿思考型。在不少语文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性有所缺失,不愿动脑思考,不愿主动参与,都是等着教师告诉现成的答案以便记录。他们只重视教师授的“鱼”,而忽略了去主动掌握更为重要的“渔”。

2.教师在语文课堂上的缺失

(1)注重学科的工具性。十年课改,使得现在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更为注重知识性和人文性,但在残存的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很多教师为了提高学生成绩,早将“语文”二字的真正含义抛到了九霄云外,导致大量“哑语文”教学现象的产生。

(2)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不少教师对待教材缺乏思考,仅靠拿来主义,只注重教学流程,忽视了学生是否走进文本,是否有深刻的感悟和理解。

三、追索:“话题式”教学的必然之路

“话题式”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需要,以一个话题为中心,以文本为基础,引发学生的阅读、探讨的兴趣,从而进行广泛的阅读活动,达到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可为学生创设一个可交流的话题情境,让学生在一个轻松的情境中,进行积极的话题交流,感受话题所带来的愉悦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话题式”教学是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是解决农村小学“哑语文”现象的必然之路。首先,从课堂看,“话题式”教学能体现一种自主、民主、活跃的氛围,能提供一个让学生自主探究的话题和多向合作的空间。其次,从教师看,教师能运用恰如其分的教学方法,创设一个能引发学生共鸣的话题教学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话题交流,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最后,从学生看,“话题式”教学有利于进一步提升高年级学生的提问、探究与合作的能力。

四、探究:“话题式”教学的主要特征

1.开放性

“话题式”教学的开放性是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而进行的教学。课堂不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开放的动态过程,不能也不可能束缚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所以,“话题式”教学可依据教学内容确定需要讨论、交流的话题,这是教学中师生共生的话题。师生可以根据教材的需要共同讨论本课或者本单元的教学,以确定的话题来完成教学目标或延展教学内容。但预设的与生成的仍有不同,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

2.自主性

自主性是人的主体性的极为重要的方面,是发展人的自主能力的前提,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话题式”教学能很好地让我们的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产生可以交流的话题,并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话题交流,从而培养自主性,发展自主能力,使学生成为名副其实的学习的“主人”。

3.可操作性

教师精心设计的话题要求贴近学生生活,适合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范围,要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在适当的时间内能够解答,并能有效利用“话题式”教学来完成对文本的思考。教师需特别注意要面向全体学生,话题要具有启发性、思考性和可操作性。

五、构建:“话题式”教学的策略探索

教师要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通过交流来确定话题,将课文的学习和课外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给学生营造一个可以说的氛围,使学生想说、敢说、愿说、乐说。

1.精心设置探讨话题,开拓思路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就某一篇课文或某一单元的主题所产生的话题,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或探讨,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交流自我的平台。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课前要很好地备课,弄清课文所具有的知识性和人文性是什么,教学的重、难点如何把握,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是什么等,了解学生所收集的资料,并善于将这些材料与课文教学联系起来。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学生的感悟与生成,以此为契机,适时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探究。

2.用心营造讨论氛围,合作交流

对于产生的话题,我们可以小组为单位,以组长为中心,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要参与进来,用心地为学生营造一个可以交流、讨论的氛围,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都能有一个高效的对话过程。而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更利于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小组成员的相互补充,相互纠错,能使不同智力水平、思维方式、认知结构的学生获得共同提高,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

3.耐心点拨探讨要点,引导思考

在学生的交流讨论中,我们教师除了巡视指导外,更应该积极地参与到学生小组的讨论中去,让学生知道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民主的,这样一来,学生的发言便会无拘无束。在展示交流时,对于学生的看法,教师应该给予更多的鼓励与肯定。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对文本的领悟能力也有所不同,因此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所提出的要求也应该有所不同,要让学生在发言中重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完善自我。

4.细心评价探讨结果,激发热情

根据学生话题交流的活动情况以及教师所掌握的相关信息,可进一步调整教学板块,对学生的表现予以中肯的评价。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反省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并通过不断的学习、反思,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使得自己的教学活动更有成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我们教师应提供及时的反馈评价,以纠正学生的错误,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教师应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引导学生参与话题交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培养学生知难而进的探索精神。话题交流中,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发言,及时捕捉亮点,予以中肯评价,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收获成功的喜悦,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应该是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的。教师还要努力以中肯有效的言辞,有目的地调控评价的过程,促使学生的心理常常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中。

总之,“话题式”教学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能让我们的高效课堂离学生近些,近些,再近些。

(责编 刘宇帆)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