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调控松绑”为房企“断尾求生”提供契机

2022-06-08

郭文婧

2014年8月1日,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7月份百城房价指数,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0835元/平方米,环比上月下跌0.81%,这也是继五月、六月以来的第三个月持续下跌。从涨跌城市个数看,100个城市中76个城市环比下跌,仅24个城市环比上涨。在这之前,降价、房地产商资金断裂跑路的新闻已不时传来。对于楼市的未来走向,房地产商内部也出现了明显的分化:一方面是以万科为代表的唱空,认为“房地产行业已进入下半场”;另一方面是以任志强为代表的“2014年不买房就需再等30年”。

处于焦灼时刻,房地产商对政策的任何风吹草动,也就格外敏感。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了“解禁限购”的行列,仅7月,就有包括济南、海口、杭州、石家庄、武汉、苏州、徐州等十多个城市松绑了限购政策,国内涉及限购的46个城市已经有近六成松绑;另一方面,从5月至今,央行、银监会先后表态强调“要合理确定首套房贷款利率水平,及时审批和发放”,要“大力支持首套住房需求,抑制投资和投机性的住房需求”,加之中央“保持适度规模的货币供应和财政支出”、“适时适度预调微调”的表态,以及营改增试点或将扩至房地产的消息,让部分房地产商认为“2014年楼市有可能迎来迟到的春天”。

但不可忽视的是同期的另两个消息:一是银监会发布的2013年年报显示,房地产贷款风险控制效果显现,近两年“不良”均出现“双降”,并表态“房地产开发贷款没有任何讨价还价余地”;二是7月30日至8月1日,《人民日报》连发三文,分别强调“房地产行业进入调整,市场开始回归理性”、“楼市调整更趋健康”、“楼市限购政策短期不会全面解禁”。这些信息似乎在说明,房价目前走势“尽在掌握”中,全面救市的可能性很小。

实际上,2014年5月29日,住建部已表明了未来一段时期政府可能的调控局面:“加强市场监控、做好应对方案” “不打压、不刺激” “尊重市场规律对房地产市场调整的作用”,“地方根据自身情况制定针对性政策的权力也将得到尊重”。住建部的表态,进一步重申了“分类调控” “市场分化”的基调,全面“刺激”的可能几乎不存在,过热的城市将继续严格调控,过冷的城市“限购松绑”的微刺激也是可能的,最终让房价在平稳调整中回归市场理性。

长期以来,中国房价单边上涨,主要靠三个因素支持,一是宽松的货币政策;二是投资性、投机性、腐败性需求;三是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依赖。但是,这三大基础都已经不存在。李克强总理多次表示“不会为经济一时波动而采取短期的强刺激政策,而是更加注重中长期的健康发展,努力实现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因此“适时适度预调微调”,也只是“定向降准”,“全面降准”的可能性不大。“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总方向,以及中央加大反腐力度,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即将推出,官员抛售房产的消息,进一步加剧了房价走势的预期。至于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的问题,试点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就是解套的一种信号。

其实,房产属于大宗商品,价格预期会对一定时期的走势产生决定性作用,多数时候都是“买涨不买跌”,投资性、投机性需求更是如此。尽管受到“解禁限购”等利好消息的刺激,但据莫尼塔房地产跟踪数据显示,7月全国58个城市商品房交易量周环比下跌了6.8%,并出现了一线城市微涨、二三线城市下跌的分化情况,一二三线城市成交量环比分别上涨了3.4%和下跌了8.7%和7.8%。作为风向标的北京,2014年7月31日的消息说,位于亦庄区域的合生世界村新推公寓,单价9800元/平方米入市,成为北京主城区内第一个房价“破万”项目。这实际上说明,房价下降的趋势并没有出现逆转,广大的购房者仍然还在观望,难言房价已经“触底”成功。

楼市总体预期仍然是下行,更重要的是,此次楼市变化是首次出现的非政策因素导致的市场萧条。那么,如果楼市轨道真的已经变化,此次调整的周期就会较长,深度也可能要比2008年那次大,房地产市场大起大落的一幕很难重演。即使房价的走势还未真正进入下降通道,再度大幅上涨的空间也不大。2014年7月29日,《人民日报》在发表《年中经济形势述评:动静自如看调控》的文章,强调“缓中趋稳,动力大于压力”总体判断的同时,更强调在改革关联性和耦合性愈加受到重视的今天,要“保持调控定力,重塑地方发展路径”。

即使中国人的住房观念不改变、我国城镇化的推进也必然会引发对房地产的需求,房地产行业的未来仍然乐观;但关键是我国房地产企业在“拿地必赚”的经营思维下,目前普遍采取的是高杠杆模式,除少量资金是自有之外,主要靠银行贷款、预售资金、影子银行、海外融资。虽然高杠杆模式有利于迅速扩张规模,但对成交周转的要求很高,成交量上不去,就成了房地产企业的梦魇,资金链断裂的压力进一步加大。只要成交量不迅速恢复并保持,房地产企业的分化重组就不可避免。目前,越来越多城市的楼盘加入降价的行列,还只是刚刚开始。小的房地产商跑路、中型房地产商破产、大型房地产商兼并重组,分化洗牌必将顺势到来。

维护我国社会稳定的客观需要,加上我国的居民资产中,房地产占比还只有47.9%,尤其是按揭负债仅占居民总资产的10%左右,所以“楼市崩溃”的可能性目前几乎不存在。然而,我国金融系统的“去杠杆”效应,经济总体上进入转型升级调整结构的攻坚阶段,房价连续上涨10多年并创历史新高对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透支,目前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创下新高的现实,都决定了即便是大房企,目前普遍采取的是高杠杆模式也将难以为继,房地产业转型升级不可避免。因此,无论房地产企业采取何种转型升级路径,但实现低杠杆模式几乎已经成了唯一选择。

目前,在购房者观望情绪越发浓烈的背景下,调整债务期限和利率,主动权已经不在房地产企业手中,变债务融资为股权融资也不容易,资产证券化也可能难以卖出一个好价格,那么,剩下最可行的道路,就是放缓扩张的步伐、打包出售部分资产、以价换量回笼资金。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那些看得准、措施坚决的企业,才能断尾求生,才有可能去享受下一轮的盛宴。在全面深化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背景下,地方政府直接参与房地产行业分化重组的可能性越来越小,那么,在目前楼市“松绑调控”的氛围中,成交量的分化,就为那些有远见的房企提供了“断尾求生”的契机。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