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实现伟大“中国梦”与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2022-06-08

曾国平,魏 峰

(重庆大学,重庆 400044)

摘 要:加强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能够提升社区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凝聚社会共识,为伟大“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素质支撑。当前,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初步建立,但依然存在表达抽象化,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宣传力度不大,培育手段、途径单一等诸多问题。因此,加大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力度,创新和丰富宣传手段,加强实践活动平台建设等即成为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路径。

关 键 词:“中国梦”;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07(2015)01-0015-04

收稿日期:2014-12-12

作者简介:曾国平(1955—),男,重庆涪陵人,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和行政管理;魏峰(1990—),男,安徽铜陵人,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行政管理。

“中国梦”是中国人的梦想,是中国现时代的最强音。[1]2012年11月29日,总书记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将“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即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伟大中国梦,不仅需要物质生活的不断进步,还需要强大的精神支柱和思想动力。加强全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精神支柱和思想动力。

社区是居住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人们社会生活的共同体。现阶段,大量的“单位人”、“社会人”转变成为“社区人”,社区日益成为社会成员的集聚点、政府社会管理的着力点。因此,加强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推进全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总体战略的重要支撑和落脚点。

一、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对实现伟大中国梦意义重大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而社区恰恰是重要的载体。建设优秀社区对实现“中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义重大。社区居民的思想素质和精神文明水平是优秀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精神动力和素质支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区内多元价值观交融并存,急需科学、健康、积极向上的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因此,加强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贯彻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总体战略的重要落脚点,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战略任务。

(一)有利于提升社区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人们的精神生活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社区内道德滑坡、诚信缺失、个人信仰危机以及随手扔垃圾、随地吐痰、打架斗殴等现象依然存在 。社区居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是优秀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社区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科学、健康、积极的价值观念,其所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能够凝聚人心、传递正能量、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2]社区居民在这种正确价值观的引领下,能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精神境界和思想道德素质也将不断提高。社区居民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会促进优秀社区的建立,进而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二)有利于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治理是《决定》中的一个新亮点、新突破。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领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社区治理需要公认的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民主、法治、公正”具有制度评价的功能,可以成为社区治理的一种评价标准。在社区治理过程中,贯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这种标准以及这种标准在人们心中的内化,有助于社区治理的快速推进。所以,在社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能够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优秀社区的建立。

(三)有利于凝聚社会共识,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社区是城市发展的重点,社区的稳定、和谐与否关系到我国和谐社会建设。当前,社区内各种价值观相互交融、交锋,这对优秀社区的建立和发展以及实现“中国梦”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而急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社区的思想阵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科学、健康、积极的价值观,其所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人们所向往的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人们所期待的社会状态,“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和谐社会对人们提出的要求。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重要的稳定器,体现了人们对“中国梦”的向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地规定了有序的社会秩序,在社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有利于人们凝聚社会共识,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二、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存在的问题

社区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依托和有力阵地,拥有独特的优势:一是联系广泛。社区是居民的生活归属地,是居民的重要活动场所,直接面对千家万户,容易接近社区居民。二是便于组织。在社区内能够采取多种方式,随时把居民组织起来。三是载体丰富。可以通过宣传队、文艺活动、小区、广场等多种载体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宣传。

当前,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已初步建立,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具体包括:

(一)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宣传力度不大,培育手段单一

当前,一些领导对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将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去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区内宣传力度不大,培育措施、手段单一,侧重以宣传条幅、海报、广告牌等宣传形式为主,而通过新兴媒体或形式多样、生动活泼、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寓教于乐等开展的实践宣传活动较少,理论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缺乏有效的互动和融合。尚未建立健全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宣传平台,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缺乏长效保障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和教育缺乏持续性和系统性。

(二)社区内价值观的多元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缺失并存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进一步加深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西方社会的意识形态和各种思潮浸入国内,各种价值观相互交融、交锋,社区内也存在多元价值观交融现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受到了市场化的影响,普遍存在功利主义价值观、个人主义价值观和相对价值观。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急剧转型加之我国已经进入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期,社会上出现的很多问题和矛盾使社会主义价值观受到了严峻考验,进而出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认同缺失现象。

(三)传统优秀的价值观念弱化

随着西方思想观念的不断渗透,人们的价值观念在受到这些思想观念影响的同时,传统优秀的价值观念日渐弱化。我国传统优秀的价值观如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求大同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沉淀形成的思想精华,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土壤和基础,需要我们去学习和坚守,但在西方各种思潮的冲击下有弱化的趋势。

三、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路径

(一)加大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力度,创新和丰富宣传手段

⒈提高领导重视程度,加大力度宣传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领导要将认识上升到一个新高度,将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去开展。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带好头,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为民、务实、清廉,以人格力量感召群众、引领风尚。[3]政府要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区的宣传力度,使宣传经常化、制度化、群众化。其次,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兴媒体和宣传手段日益丰富,要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加强社区信息化建设,增强网络宣传功效。即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传播平台,充分发挥QQ、微博,微信等社区居民乐于接受、传播高效的新兴自媒体宣传工具的作用,与传统媒体如电台、报刊、广告、专栏等相互配合,合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具体化、生活化,融入到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之中。[4]再次,建设并创新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为主线,结合社区实际,充分考虑居民的喜爱方式和接受程度,在创作形式上注重直观、生动、形象、活泼、图文并茂、简洁明快、雅俗共赏。最后,要组织社区居民观看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音像。通过全方面、多层次、立体化的方式加强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要像总书记说的那样:“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空气那样无处不在”。

⒉发挥榜样、模范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榜样、模范是在某一方面受到群众高度认可,值得群众推崇和学习的人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榜样、模范即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较为彻底的人群。他们是社区里充分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面旗帜,能够在社区居民中起到示范和引领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建设需要各方面的合力,相比单纯的理论宣传,榜样和模范具有更强的感染力,他们的事迹具有可见性、真实性、生动性,是生活在社区居民身边的鲜活案例,是最有说服力和影响力的生动教材。因此,应该在社区层面广泛开展评先进、塑模范活动,充分挖掘社区内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发挥他们的示范和引领作用,让社区居民能够见贤思齐,从而在社区营造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

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它既立足于中华传统文化,汲取中华传统价值观的思想精华,又抛弃了中华传统价值观中的糟粕,从而实现了对中华传统价值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中包含了很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真、善、美”的内容。例如传统文化中的“以人为本”、“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明道正义”、“诚信友善”、“大同和合”等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相同的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的沉淀,易于深入人心,易于被群众接受。因此,在社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宣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定期开展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这样,才能在继承的基础上更好地创新。

⒋利用传统节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体现,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既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有益的参考,同时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有相融相通之处。我国传统节日凝结了团圆、忠孝、仁爱、和谐、诚信、爱国等精神内涵,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内涵一脉相承。传统节日具有周期复合性和传播的非强制性。通常传统节日都有正式、规范的纪念形式,如春节家人团聚吃饺子,清明节扫墓,端午节吃粽子等,并伴随歌舞、绘画、民谣等大众喜闻乐见的庆祝活动。传统节日及节日文化容易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在传统节日中,人们能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因此,要抓住传统节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有利节点,充分利用公众对传统节日活动乐于接受、积极参与以及人员集中等有利条件,运用社区居民喜闻乐见以及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合的形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加强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实践活动平台建设

⒈在社区内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是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载体。实践活动的鲜明特点是形式多样,内容活泼,喜闻乐见,寓教于乐,能够有效提升宣传效果。因此,社区应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活动平台,广泛、定期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实践活动。首先,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在社区搭建居民乐于参与、广泛参与的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平台。通过开展丰富多彩、贴合实际的实践活动,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和亲和力。例如搭建社区文化活动平台,在社区中开展舞龙灯、杂技、颂歌联唱、扭秧歌等传统文化娱乐活动;深入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学习雷锋活动;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等。其次,充分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活动要始终为了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因此,要认真组织好社区居民、引导社区居民,充分调动其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通过这些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社区居民的生活和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之中。使社区居民在活动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转化为自觉行动。

⒉加强社区道德讲堂建设。道德讲堂是社会发展新形势下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平台,与传统道德教育纯粹的说教式和灌输式不同,它采用启发、互动和共鸣等方式,能够达到自觉行动、自我提升的成效。道德讲堂“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主要以“身边人讲身边事儿,身边人讲自己事儿,身边人教身边人”为主,[6]道德讲堂中所讲述的故事充满了道德的力量,所包含的平凡、正义的善举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和生动体现。社区群众通过这些平凡人物、真实感人的故事能够更加深切地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此外,道德讲堂是个开放的宣传平台,社区居民不仅能够充分参与其中,同时,还可以将那些宣讲人或者宣讲人所讲述的人物、事迹做为学习榜样,让自己也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代表,进而进入道德讲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生动地传播给他人。

因此,社区应将开展道德讲堂活动制度化、常态化,设立专门的活动地点,定期开展活动。同时,充分挖掘身边的好人好事,不断丰富活动主题,创新活动形式,鼓励更多的社区群众参与到活动中,提升社区居民的思想道德水平,促进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林玉美.以“中国梦”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5).

[2]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EB/OL].新华网,http://www.cq.gov.cn/publicinfo/web/views/Show!detail.action?sid=1068874.2013-12-23.

[3]孙舒景,吴倬.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观对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示[J].思想理论研究,2014,(06).

[4]夏瑾瑜.县域视角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以浙江省云和县为例[J].中共陕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2,(04).

[5]孙熙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二重超越性[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03).

[6]徐缨.来自家门口的道德春风——常州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J].求是,2011,(18).

(责任编辑:高 静)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