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社会治理中的企业社会责任考评体系探析——以烟台开发区为例

2022-06-08

孙德厚

(中共烟台市委党校,山东 烟台 264003)

摘 要:落实企业社会责任是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以烟台开发区政府主导推动建立企业社会责任考评体系的成功实践为例,从创立动因、建构过程、推动实施和经验启示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归纳:以政府为主导推动企业社会责任文化建设是落实企业社会责任的有效手段,也是以企业社会责任文化建设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 键 词:政府主导;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文化建设;社会治理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07(2015)10-0031-07

收稿日期:2015-05-10

作者简介:孙德厚(1964—),男,山东蓬莱人,中共烟台市委党校行政管理教研室主任,教授,研究方向为行政管理、领导科学。

落实企业社会责任既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新形势下,如何把企业社会责任文化建设与社会治理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是摆在国人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烟台开发区以政府为主导,在全国率先创立并实施了企业社会责任考核评价体系,有力地推动了企业责任文化建设,开辟了以企业社会责任文化建设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治理之路。

一、创立动因

自2001年起,欧盟所有成员国都先后制定了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了新型政企、社企关系,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成为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一大潮流,并深刻影响着各国内政与国际间的政治经济关系。与之相比,我国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较晚,企业社会责任文化建设严重滞后,一些企业只讲经济效益不讲社会责任,急功近利,忽视甚至牺牲公众和社会利益。烟台开发区内的企业也存在类似问题,对此,烟台开发区管委认真探索了破解之道。

理念引领行为。要打破开发区内的企业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瓶颈,开辟新的发展路径,就必须对企业社会责任在企业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有正确的认识和判断。对此,烟台开发区管委组织区内十几个部门的骨干力量进行了联合攻关,最终在三个方面达成了共识。

1.企业社会责任文化建设是全球化时代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潮流。企业社会责任运动首先由欧美国家在上世纪90年代发起。2000年,联合国实施了“全球契约”计划,确立了包括人权、劳工环境等十项原则,已有3000多家世界著名企业加入;2001年以来,欧盟所有国家先后都制定了企业社会责任战略。[1]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也被世界各国所接受。各国企业在国际上的形象与贸易活动能否履行社会责任形成了正相关关系。基于这一国际形势,要求我国各级政府及相关企业在“走出去”战略中必须顺应这一潮流,探索并建立一个系统、规范、可操作的标准。对烟台开发区而言,落实企业社会责任已成为破解企业与社会发展难题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2.企业社会责任文化建设是烟台开发区突破经济社会发展瓶颈的现实要求。企业社会责任迫使各国企业间的竞争超越了单纯的价格、质量和服务等方面的竞争,已成为由赢得公众认同的文化竞争转变为企业间竞争的核心要素。但在我国的企业社会责任文化建设过程中却出现了重文化建设、轻社会责任的现象,在不理解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形象塑造和企业经营活动之间内在联系的前提下,割裂了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发展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把落实企业社会责任理解成做一些公益活动。近年来,由于企业社会责任缺失而导致的企业道德缺失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对烟台开发区内的企业而言,其社会责任缺失问题突出表现为“三重三轻”:重优惠政策,轻对社会的贡献;重对企业负责,轻对社会负责;重对企业内部投入,轻对社会救助帮扶。“三重三轻”问题的本质就是把企业、社会、政府割裂为三个毫不相关的个体,弱化了每个个体对社会的责任,其结果就是企业不能主动将社会责任内化到企业文化中去,这势必会引发更多的社会问题,影响企业自身的发展和社会治理成效。由此可见,推进企业社会责任文化建设,落实企业社会责任,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

3.企业社会责任文化建设是烟台开发区科学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烟台开发区是非公企业密集的国家级开发区,企业就业人员占到开发区总人口的60%,因此,企业在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主导地位。 从政府、企业和社会这三个社会治理主体的社会责任来考察,政府对责任的认识必须超越单纯引进和培育企业进而增加利税和就业的传统思维方式,履行政府的主导主体责任,通过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文化建设,实现企业发展与社会治理的有机统一。企业对责任的认识必须超越和摆脱企业只是单纯社会财富创造者的传统思维方式,准确把握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摆正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扮演好社会权利享有者和社会责任担当者的双重角色。从社会的视角看,企业是社会治理的多元主体之一,尤其是烟台开发区,企业就业人员占到了开发区总人口的60%,企业的发展与开发区的社会发展与稳定形成了更加紧密的关系,开发区的发展质量、社会稳定与区内企业的稳定发展息息相关,只有加强区内企业社会责任文化建设,开发区的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才能充满希望。因此,通过企业社会责任文化建设,构建新型政企、社企关系,是开发区打破经济社会发展瓶颈的必由之路。

二、建构过程

构建企业社会责任考评体系的关键是解决以谁为主导的问题。一种观点认为,既然是构建企业社会责任考评体系,自然应当以企业为主导,如果以政府为主导,会有对企业经营干涉过多之嫌;另一观点认为,政府对企业有监管之责,政府才是主导主体。对此,开发区管委认为,只有政府主导,才能在开发区整体推进企业社会责任文化建设。依据有三:一是与发达国家的发展阶段不同,我国企业迫切需要加快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文化启蒙。如果政府在企业社会责任文化建设中缺位,单靠企业自律,很难将社会责任内化到企业文化中去。二是作为公共政策的制定者,政府支配着社会公共资源,平衡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是实现企业发展与社会发展双赢的必然要求,是政府的职责所在。政府可以运用并控制行政资源,进而将控制的过程变成广泛参与的过程。三是开发区内企业众多,仅规模以上(500万元)的企业就有361家,各类性质的企业达5000余家,如果政府缺位,就缺乏协调和监管各方整体推进的主导力量,难以形成开发区企业共同发展的局面,企业社会责任也就无法落到实处。因此,政府在推动企业社会责任文化建设中应居于主导地位。

主导主体就是责任主体,为此,开发区管委制定了“两步走”战略:第一步,用三年左右时间探索起步,积累经验;第二步,以前期经验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建立健全开发区企业社会责任考评体系并形成长效机制。

2004年至2007年为探索起步阶段。开发区管委组织宣传、经济发展、工商等部门,成立了专门课题组,在区内进行了大规模调研讨论,组织开展了落实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引导企业参与爱心捐助、帮扶农村、公益事业等活动,在实践中推进企业社会责任文化建设,探索科学的推进路径。

在此阶段,由于部分企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不到位,产生了一些消极应对情绪。对此,管委一方面正面引导,打消企业疑虑;一方面利用自身掌握行政资源的优势,制定奖惩措施,强力推进。通过开展千家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明确了企业对员工负责、维护员工权益、提高员工素质的社会责任,使开发区内企业的工会组建率和会员入会率不断提高,劳资信访案件逐渐减少;通过创建国家生态工业园,众多企业开始追求绿色发展模式;通过开展联村帮扶、捐资助学等活动,越来越多的企业与农村、弱势群体结成了对子。

经过三年多的反复探索,调动了开发区内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主动性、积极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了良性循环的局面。实现了“一大转变”,开拓了“两条新路”:

⒈实现了开发区内企业社会责任文化建设理念的整体转变。通过履行社会责任实践,更多的企业对社会责任有了正确认识:企业维护员工利益,有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夯实企业内部发展基础;企业维护消费者利益,有助于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筑牢坚实的市场基础;企业积极纳税和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有助于得到政府和社会的认同,获得广阔的发展平台。同时,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顺应了世界发展潮流,为企业参与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供应链,突破国际贸易壁垒提供了必要条件。

理念的转变为开发区企业社会责任文化建设开创了新局面,更多的企业把承担社会责任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企业社会责任文化建设典型不断涌现,如斗山工程机械、舒朗时装等一批履行社会责任的优秀企业。

⒉开拓了一条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文化建设的新路。企业社会责任涉及多方面指标,大体可分为法定责任和道义责任两类。其中,法定责任指标以相关国家法律为依据进行设定,将法律精神内化到考评体系的各项标准之中,再通过考评体系引导企业依法办事。而增强企业经营者的法律意识,提高其法律素质,恰恰属于企业社会责任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道义责任指标在于改变单一的社会舆论评价方式,通过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式进一步促进企业经营者的道德内省,更好地担当“企业公民”的角色。因此,企业社会责任考评的过程就是企业社会责任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企业社会责任文化建设实现制度化、规范化、体系化的过程;做好社会责任考评工作,也就从根本上找到了推进企业社会责任文化建设的新路。

⒊开拓了一条企业社会责任考核评价体系多元化的新路。推进企业落实社会责任,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是落实企业社会责任,推动社会治理的新途径。企业是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理应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企业社会责任的落实,既理顺了内部劳资关系,使企业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又使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利益取向趋于一致,可以有效构筑起新型政企、社企关系,这种新型关系的构筑过程也是企业参与社会治理的过程。

2007年,开发区管委适时地将落实企业社会责任转向考评体系建设和长效机制建设阶段。企业社会责任考评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在确定考评体系内容时,必须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一是借鉴国际通行标准。如美国的《SA8000体系》,其认证体系的宗旨与我国《劳动法》相吻合。二是借鉴国内先进理念。如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建立的《中国纺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CSC9000T》。三是充分结合开发区的实际。把考评体系的内容与开发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紧密结合,以保证制度的实效性。

经过充分的探索论证,烟台开发区按照“重点事项有刚性,鼓励事项有导向,制约事项态度明,轻重缓急安排清”的原则,于2007年底创立了企业社会责任考核评价体系,科学设置了八大类30项具体指标:一是经济发展责任,二是节能减排责任,三是诚信守法责任,四是员工保障责任,五是精神文明建设和帮扶责任,六是计划生育责任,七是稳定防范责任,八是组织领导责任。其中,除计划生育责任为一类一项外,其他均细分为多个具体指标,共计30项具体指标。[2]

指标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是企业社会责任考评体系的生命力所在。在指标设定上,既借鉴了国际标准体系和国内先进理念,又紧密结合烟台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突出强调了企业发展与自然环境、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稳定之间的协同发展。具体而言,强调最大限度地量化细化,重视数据考核,淡化主观评价,杜绝“打印象分”的情况。其原则是围绕每一项具体指标确定量化评价细则。操作机制包括:一是明确“不干预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基本原则。在细则设置上,以法律法规的刚性要求为主,以部门日常监管和掌握的情况为主,减少企业参与评价活动的成本,尽量避免出现企业向多个部门提报大量考核数据的情况。二是达到所有指标的量化评价标准。具体由发改信息局牵头,组织16个参与部门根据工作分工分别开展细则制定和修订工作,召开专题讨论会并提报管委研究,在此基础上向所有参与的企业征求意见,根据各方意见进行反复磋商,最终定稿并印发实施。在统筹运作上,遵循“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原则,着重解决突出问题,制定的具体标准既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又适用于具有不同特征的企业。同时,采取以点带面的办法,首先在公益性强、效益好的企业试行,然后再带动其他企业普遍参与。

上述八大类责任指标的设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每年都要根据形势的发展、任务的变化做动态调整。为此,开发区管委于每年3月份召开专题研讨会,总结上一年度运行情况,研究确定当年的指标权重分配方案。按2008年的考评体系,在原有八大类30项指标的基础上,增加到33项具体指标。2009年,面对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开发区管委加大了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方面的考评权重,同时号召企业加强自身社会责任文化建设,全面调整了指标体系,将“精神文明建设”和“帮扶助贫”两类指标合并,新增“组织领导”类,将指标总数整合为30项。在调整后的体系中,经济类指标权重跃居首位,并且增加了固定资产投资考评小项。新一届开发区管委接手后,经过三年多的认真总结,出台了《2014企业社会责任考核评价体系实施意见》。虽然指标总数仍为30项,但在范围上有所扩大,把2014年1月1日前注册并正常经营的企业全部纳入到考评范围;此外,还把社会公众的意见纳入到了考评体系中,加大了社会监督的力度。类似的动态调整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增强了考评体系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三、推动实施

企业社会责任文化建设和企业社会责任的落实,事关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利益,因此,在推动考评体系实施过程中,开发区管委坚持政府推动、企业参与、社会监督的原则,正确处理政府推动与过分干预、企业响应与支出负担之间的关系,使企业社会责任文化建设脚踏实地,循序渐进。

⒈阶段推进,逐步完善。从2008年到2010年,每年一个阶段。2008年,首先在营业收入过亿元的企业中试行,认真总结经验。2009年,在2008年试行经验的基础上,因时制宜,全面完善考核指标,形成了一套更为成熟的标准体系。将限额以上351家企业全部纳入考核范围,引导限额以下企业自愿参与。[3]2010年,考核标准日臻完善,开发区管委适时地把考核范围覆盖至全区企业,将社会责任考核标准提升为对企业评价的最重要的考核标准。

⒉分步实施,严格考核。为落实企业社会责任,开发区成立了由16个相关部门参与的专门小组,明确考核流程,分步骤推动考核工作:第一步,明确企业的信息报送责任。要求企业根据考评标准要求,按时将相关信息提报给相关部门。第二步,明确相关部门的信息核实责任。各单项考核部门对企业提报信息进行核实。第三步,明确领导小组年终核实考评责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于年底前对报送信息汇总并进行核实和考评,根据企业分值高低进行排序。第四步,明确区工委管委的考评结果运用责任。工委管委要综合运用考评结果,对优胜企业授予 “履行社会责任优胜单位”称号,在全区表彰;让未达标企业进入整改期,促使其升档进位。

⒊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开发区管委从支持“三农”、回报社会、群团组织和企业自治组织社会救助及绿色发展四个方面为企业落实社会责任搭建平台。在支持“三农”方面,大批企业与农村结对共建,出资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在回报社会方面,开发区管委开展了“爱心捐助月”活动,大批企业涌跃参与。在群团组织和企业自治组织社会救助方面,推动实施“春蕾计划”,开展“贫困妇女救助”活动,设立专项救助基金,既发挥了工会、妇联等群团组织的职能作用,又为企业落实社会责任开辟了新的领域。在绿色发展方面,开发区管委鼓励区内企业积极参与ISO14000国家示范区和“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引导企业积极参与I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取得了丰硕成果。

⒋加强政策引导,奖罚分明。2008年,开发区管委废止了此前设置和实施多年的产值、利税、进出口等单项奖,新设了“履行社会责任十佳企业奖”。2009年,又将履行社会责任企业表彰范围扩大到“六十佳”,分设一、二、三等奖,获奖单位分别为10个、20个和30个,奖金发放数额也相应地扩大了六倍。[4]与激励政策配套,在资金、人才、税费、厂区建设等方面对落实企业社会责任的优秀企业给予优惠待遇。同时,对不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实施处罚,直至“劝退”离区。2014年,新一届管委出台的《2014年企业社会责任考核评价体系实施意见》又设立了专项奖励基金,对履行社会责任优秀的企业进行重点奖励和支持。

四、经验启示

⒈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在现阶段,政府是社会治理的主导主体,具有掌握社会公共资源和制定公共政策两大职能和优势,因此,扮演好企业社会责任文化建设的主导主体角色是政府的职责所在,其主导地位和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换言之,只有坚持政府主导,才能在全社会倡导并培育企业社会责任文化。

⒉必须坚持依法推进。政府主导与依法推进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个目标的两种手段。依法治国是我国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基本方略,培育企业社会责任文化,必须满足依法进行这一前提。无论是体系标准的设定还是政策激励的措施和办法,都必须有法可依。失去了法律效力,超出了法律规定,再完美的体系或办法都将是一纸空文。

⒊必须具有科学性与可操作性。指标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是企业社会责任考评体系的生命力所在。在考评体系建设上,应坚持具体指标最大限度的量化与细化原则。既要以先进理念为指导,又要紧密结合实际;既要强调企业发展,又要强调环境保护,将企业发展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在统筹运作上,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原则。一方面,要关注共性问题,制定出适用于各类企业的标准;另一方面,要关注个性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做到一般与个别相结合、全局与局部相结合。

⒋必须坚持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企业社会责任包含法律和道德两方面。烟台开发区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既以正向激励为主,又坚持奖罚分明原则,把正激励与负激励即处罚结合起来。通过综合考评,在表彰、奖励先进的同时,又认真督促、鞭策后进。开发区管委安排3.5亿元财政资金用于扶持履行社会责任合格以上企业,从科技、融资、减费等六个方面推出政策,对合格以上企业予以帮助,进一步调动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性。同时,对落后企业进行处罚。奖惩有机结合,有效提升了企业社会责任文化建设的整体水平。

⒌必须坚持责任与监督对等。由政府主导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进行考评,是促进企业社会责任文化建设的一种探索与实践。但同时,从社会治理的全局视角而言,不能仅仅要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政府、村民、城市居民等其他社会成员如何承担社会责任,如何接受全社会的监督,也应当成为落实企业社会责任时统筹兼顾的问题。这既关乎公平性问题,又关乎企业社会责任文化建设的社会基础问题。有鉴于此,从2009年到2014年,开发区管委又对政府、农村、社区和城市居民的社会责任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和实施了相应的四个考评体系,在全社会实现了社会责任激励机制的有机统一、配套联动。

总之,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理论工作者就开始关注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也引起了部分企业和各级政府的关注,但时至今日,企业社会责任制度仍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行,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烟台开发区以政府为主导推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成功做法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深思。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李蕊.CSR在全球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J].法制与社会,2007,(12):868-869.

[2]王秀臣.落实企业社会责任,推动科学和谐发展[J].烟台工作,2009,(16):03-05.

[3][4]烟台开发区经济发展与科学技术局.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考评体系构建与应用研讨会上的发言[R].2009.3,2.

(责任编辑:高 静)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