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解读《台阶》的四个视角

2022-06-08

章林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克强学校,225500)

《台阶》是当代作家李森祥一篇反思地方文化、关注农民命运的小说,入选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的教材。文中的“父亲”总觉得自家的台阶低,羡慕别人家的高台阶;他不甘心低人一等,立下宏愿,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父亲”体壮如牛,吃苦耐劳,自信执着,下定决心,开始了漫长的准备。他终年辛苦,持之以恒,努力了大半辈子,终于造起了有九级高台阶的新屋,一辈子的心愿得以实现。然而,“父亲”为此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人老体衰,心情倍感失落。教学时,我引导学生从以下四个视角解读“台阶”上的“父亲”形象:

一、于矛盾处揣摩内心世界

矛盾是文学创作中较为普遍使用的手法,运用矛盾可以突出人物的形象,展现人物命运,传达作者意图。《台阶》一文中就有多处看似矛盾的语言,教学中不妨引导学生进行品读,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

矛盾之一:“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

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会相应高吗?很显然,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矛盾的。但“父亲”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民,他偏偏信奉这种说法,他的思想已经完全被这种封建残留的传统说法所束缚。在当时社会生产力还相对落后的情况下,这种错误的、矛盾的乃至有些愚昧的说法必然会导致“父亲”的悲剧命运。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两次品读这一细节:第一次并不揭开这种说法的矛盾之处,而是将它看成理解父亲渴望高台阶的直接原因;第二次是在引导学生挖掘文本主题时揭开这种说法的“矛盾”真相,学生自然而然地探究出“父亲”最终感到失落的根本原因。

矛盾之二:“那天早上父亲天没亮就起了床,我听着父亲的脚步声很轻地响进院子里去。”

句中,“父亲”的脚步声既然“很轻”,为什么又“响进院子里去”?这一处看似矛盾的细节,恰恰是作者有意而为之。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品读,揣摩出“父亲”的精神品质和内心世界的双重性。“很轻”既照应了“天没亮”这一细节,虽然脚步声“很轻”,但由于“天没亮”,周围还很安静,“我”听得真切;同时,也突出了“父亲”吃苦耐劳而又关爱家人的品质。一个“响”字,更让我们读出了“父亲”建造高台阶时内心的兴奋。

矛盾之三:“正好那会儿有人从门口走过,见到父亲就打招呼说,晌午饭吃过了吗?父亲回答没吃过。其实他是吃过了,父亲不知怎么就回答错了。”

明明吃过了晌午饭,“父亲”却回答错了!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设想:如果当时“父亲”坐在原先只有三级的低台阶上,他一定不会回答错的。由此可见,“父亲”坐上九级高的台阶感到不适应。在我的引导下,学生甚至还揣摩出:当时“父亲”没有想到别人还会问他“晌午吃过了吗”这样的问题,他当时坐在九级高的台阶上,可能正准备享受别人“你们家的台阶真高”这样的赞许,这恰恰又为文末“父亲”倍感失落的悲剧命运埋下伏笔。

二、于留白处读出言外之意

“留白”,指在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好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文学作品中的“留白”一般是作者欲言而有未言之处,作者“藏不尽之意于言外”的地方,从而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教学中,若能巧妙抓住作品留有空白之处,引导学生细细品读,必能读出作者的言外之意。

留白之一:“我们家的台阶低!父亲又像是对我,又像是自言自语地感叹。”

“我们家的台阶低!”寥寥七个字,沉重的语气,凸显出“父亲”那颗沉重的心。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重点朗读这七个字——这是父亲“自言自语地感叹”,照应下文“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并提示:朗读时应读出父亲谦卑的个性。“又像是对我”其实是“父亲”想通过造高台阶来改变自己命运、提高全家地位的一种心灵告白,建造高台阶是“父亲”提高一个农民家庭地位的宏伟愿望,这里实际上也寄托了对儿子的一种殷切期望。

留白之二:“有一天,父亲挑了一担水回来,噔噔噔,很轻松地跨上了三级台阶,到第四级时,他的脚抬得很高,仿佛是在跨一道门槛,踩下去的时候像是被什么东西硌了一硌,他停顿了一下,才提后脚。”

句中“噔噔噔,很轻松地跨上了三级台阶”有什么言外之意?又为什么“到第四级时,他的脚抬得很高,仿佛是在跨一道门槛”?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探究,学生在深入思考、讨论后发现:已经拥有九级高台阶的“父亲”还习惯于原来的三级低台阶,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行动上,他都没能适应九级高的新台阶,读来让人有一种隐隐的辛酸。

留白之三:“好久之后,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这人怎么了?”

“这人怎么了?”父亲辛苦一辈子最终的失落就凝聚在这令人纠结的5个字上。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反复揣摩这5个字的丰富内涵。其一,“父亲”是在问自己:“我怎么了,怎么就这么不中用了?以前能背三百来斤重的青石板,而且背三趟还没觉得花了太大的力气,现在咋就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呢?已经拥有九级高的台阶了,我的地位怎么没得到提高呢?”其二,“父亲”是在问乡邻们:“你们怎么了,我已经拥有九级的高台阶了,你们怎么没有尊重我、羡慕我,怎么还和以前一样看待我呢?”这一切的疑问,“父亲”自己无法找到答案,显得无比的失落和无奈,所以“又像是问我”,想从“我”这里得到答案。

三、于虚实处丰富人物形象

文学作品中虚实相生的手法能够大大丰富文本的内容,为读者提供广阔的思维和想象空间。《台阶》一文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巧妙运用了这一手法,在实写中传达虚的境界,相互映衬,有效地彰显人物的精神面貌。教学中同样可以引导学生加以品读。

虚实相生之一:“父亲坐在绿阴里,经常望出去,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

“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里实写了摇来摇去的柳树枝,也实写了“父亲”专注的目光,一个“摇不散”将两者结合起来,就传达出“虚的境界”。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思考:摇不散的仅仅是“父亲专注的目光吗”?学生细细揣摩后发现,其实这里摇不散的还有“父亲”内心深处隐藏着的建造高台阶的自信和执着。

虚实相生之二:“那时已经是深秋,露水很大,雾也很大,父亲浮在雾里。”

句中“浮”这一细节极为形象,“露水很大,雾也很大”是实写,“父亲”在雾里踏黄泥也是实写,一个“浮”字化实为虚。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想象“父亲”为造新台阶而踏黄泥时内心的兴奋,想象“父亲”一辈子为造新台阶而做准备的种种艰辛:砍柴、捡砖瓦、捡屋基卵石、编草鞋……“父亲”吃苦耐劳、勤劳俭朴的农民形象,就深深地印进学生的脑海之中了。

四、于对比处探究农民命运

对比,也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对比往往能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给读者极鲜明的印象和极强烈的感受。在挖掘小说主题时,我通过多方面的对比分析,引导学生探究中国农民的命运。

对比之一:“父亲”造高台阶前后身体状况的对比

“父亲”在高台阶建成之前无处不表现出身强力壮、精力旺盛:三百来斤重的青石板一口气背回家,背三趟还没觉得花了太大的力气;一年中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大溪滩上捡屋基卵石,半个月编草鞋和过年;白天,他陪请来的匠人一起干,晚上他一个人搬砖头、担泥、筹划材料,干到半夜;早上天没亮就起来去院子里踏黄泥……而当高台阶建成后,父亲连一担水都挑不动。“父亲”确实老了,他为建造有高台阶的新屋努力奋斗了一辈子。在我的引导下,通过“父亲”前后身体的对比,学生发现:“父亲”除了年龄日趋衰老以外,当他真正拥有九级高的新台阶后,突然间也失去了人生追求的目标,所以他倍感失落。

对比之二:“父亲”坐在新旧台阶上感受的对比

搬进新屋的当天,“父亲”就坐到台阶上去抽烟。当他抽了一筒烟,举起烟枪往台阶上磕烟灰时,突然“感觉手有些不对劲,便猛然愣住”,原来他发现“台阶是水泥抹的面,不经磕”,“于是,他就憋住不磕”;这与原来父亲“去烟灰时,把烟枪的铜盏对着青石板嘎嘎地敲一敲,然后就匆忙地下田去”形成鲜明对比。再者,“父亲”坐在高台阶上“总觉得坐太高了和人打招呼有些不自在”,以至于一级一级往下挪,一直坐到门槛上去了;这与原来“父亲的个子高,他觉得坐在台阶上很舒服”,而且“把屁股坐在最高的一级上”形成鲜明对比。学生在这些对比中不难发现,当“父亲”拥有高台阶后,表现出的是种种不适应,感到无比的失落。此时,再引导学生探究“父亲”感到失落的另一层原因:“父亲”作为普通的中国农民,他的地位并没有随着台阶的提高而提高。

对比之三:不同语气的对比

面对“父亲”的失落:这人怎么了?文本结尾处给出答案:“怎么了呢,父亲老了。”句中分别使用了逗号和句号,我引导学生探究:能否将句中的标点符号分别改为“问号”和“感叹号”?学生通过对比发现:原句平淡的语气中流露出对父亲的同情,更能表现对父亲辛苦一辈子日渐老去而地位依旧、命运依旧的惋惜和怜悯。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