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雅俗共赏的易安词

2022-06-09

  摘 要:易安词的清新脱俗集中表现在她迭出的警句中。这些警句不仅具有一种力度之美,而且意蕴丰厚,促成其词雅俗共赏的品格的形成。 

 

  关键词:力度美;意蕴美;雅俗共赏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4-0011-01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秀者,篇中之独拔者也。”李清照词中便有不少这样的“秀句”不断被传诵、模仿。……本文从从那些历来被多次评论、肯定的警句出发,探讨易安词雅俗共赏的特点。 

 

  一、力度之美 

 

  词是一种音乐文学,为使词与音乐紧密结合,词的创作者们很注重细分平上去入。其中,去声字历来备受关注。”在诗词曲中,与入声、上声相比,唯独去声最有特点,因为去声字最为曲折,音势足,音传得远”。周邦彦的词拥有多样的音乐效果,恰恰离不开对去声字的巧妙运用。 

 

  如果从去声字的角度分析,我们会发现这些警句往往有一种力度美。这种力度之美在文学上是由一种内蕴着充沛而浓郁的情感,却以一番神骏潇洒的气度示人,在音乐上则是由铿锵有力的字调带来的音韵效果,有一番感染人心的力量。 

 

  易安词的很多警句都出现在一首词的结尾处。“歌词的结尾句也是一调之中音乐的关键处,故结句的平仄四声往往严于其它各句,尤其是结句最末一、二字的四声。”这恰好使得对警句的分析更具可靠性。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韵尾是仄声。这一句一开始的三个入声字便使情绪变得紧张起来,接下来的“西风”两个平声使作者的情感得到舒展,词的内在情感最终汇集到去声字“瘦”上,并将这种情感发散出去,余音缭绕。读来似觉作者有一种侠女气度,思念得深沉,更思念得潇洒。 

 

  又比如,出现在上片结尾“不知酝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如梦令》中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都是平仄合律的句子,但以去声字结尾有效地表达了花蕾绽放的蓄势待发,鸥鹭飞起的迅速有力。“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先是两个去声字的连用使得情感得到进一步抒发,而最后以“去”结尾,作者浪漫的幻想的在悠远的声音中,越加展现出作者的内在热情。 

 

  《声声慢》“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多次被人们赏析,但主要是就入声字与叠字的使用上。但我们也可以从去声字的角度分析。“盖平声声尚含蓄,上声促而未舒,去声往而不返,入声则逼侧而调不得自转矣。”可以看到,结尾一句先是“这次第”三个仄声,停顿之后又有”“愁”字“两个去声,最终以入声字结尾,束住了作者所有难以排遣的忧愁,阻滞难抒的感情。这种感情在前面已由去声字引起,在后面戛然而止时,感情尤其沉痛,这其中满是作者的欲哭无泪的矛盾与挣扎。 

 

  不难看出,易安词的这些警句内涵着一种力量,通过去声字以不同方式传达出来,有的含蓄,有的更加直接一点。这种力度的美用缪钺先生的话说是一种神骏之美,在含蓄的外表下已不再款款柔情,而是另一番气度了。 

 

  二、情感之深 

 

  易安词的意蕴美在于它表面上抒发的是平常的闺情,却突破了思妇、弃妇、闺怨几种简单的模式,词作复杂的社会背景、作者曲折多变的生活阅历都使这种闺情得到升华,更加耐人咀嚼。这些词句不一定具有去声字带来的突出音韵效果,甚至声情低抑沉重。 

 

  比如“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首词结束在平和的平声韵中,但是词蕴含的感情却是厚重的。核心期刊陈祖美先生在《李清照词新释辑评》中认为这不是一首简单的离情词,在当时政党纷争的背景下,作者心中还有着难以排解的政治块垒。作者深陷在对丈夫的思念中,难以排遣。好不容易摆脱了愁眉不展的状态,那浓愁又在一转身或一回头之间涌上心头,这又是多么沉重的感情呢?甚至可以说成是沉痛的。她深深为现状担忧着。如果只是夫妻平常的别离,感情还达不到这样的浓厚。 

 

  上面提到的《行香子·七夕》也是写于这种背景之下的,激烈的政治斗争与作者对夫妻团聚的渴望交织,作者复杂的心情使得它内涵丰富,“霎儿晴”一句别出心裁,不仅有对多变的社会形势的描摹,也展现出少女的婉转缠绵的美好情感。这正是它经得起考验,被后人传诵、模仿的原因。 

 

  李清照将复杂而深沉的情感寄寓在词中,使她的警句不仅在一篇中成为灵魂,而且能够独立出篇目来,具有更加普遍的意义。不仅在当时为人传唱,而且如醇酒般历久弥香。 

 

  三、别是一家 

 

  李清照的词显然体现出词的当行本色。作为一个女词人,她不能像苏辛那样抒写士大夫襟怀,也正因为一点,她在词里写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感受,不仅真切感人,而且恰恰是从贵族到平民、从古到今都有的感情。这种情感正是雅俗共赏的重要内核。 

 

  另一方面,这种风格是她有意识的追求。词是中国文学史上诗歌与音乐的第一次真正结合。音乐促成了词的形成。并且,“‘雅俗共赏’,正是那音乐的作用。”词的发展到了温庭筠,“音理不传,字格具在”。音律与声律结合在一起,词的创作进入倚声填词阶段。“但作为音乐文学的歌词,音理仍然存在于文词的字格当中。字格构成内在音乐。”李清照在词论中以自己独特的眼光提出了词别是一家。她提倡的词的协于音律其实就是指音律与声律的结合。在雅俗共赏这条路上,李清照的确做了一次有益的探索,这是她对词坛的独特贡献。 

 

  参考文献: 

 

  [1]朱自清著.论雅俗共赏[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