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促进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转变

2022-06-08

谢东明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22-0021-03

实现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转变是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纵观改革开放的三十余年,先后建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为发展龙头的综合经济效益区,不仅加快了国内东部、南部地区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步伐,同时也在国际贸易市场中形成强大的整体竞争实力。

环渤海区域具有传统的发展优势,在北方经济中具有核心地位,但是在新时期的改革浪潮下,由于政策反应迟钝、改革力度受限等种种因素,造成该地区经济发展逐渐落后于南部沿海地区。此外,环渤海区面临一项严峻的考验是“地方经济圈”分割问题,经济活动空间受制于行政区划范围,地方政府出于本位主义控制资源流动,在行政区内构筑自我封闭、自我配套的经济结构体系,难以实现资源在较大范围内的有效配置。因而行政区经济分割是制约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而实现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转变是环渤海区域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行政区经济与经济区经济的概念

(一)行政区经济

行政区经济,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因行政区划对区域经济的刚性约束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经济现象,是以国内区域经济的分割为根本特征的,属于区域经济的一种过渡型态[1]。行政区经济包括省区经济、市域经济、县域经济、乡镇经济。

虽然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各级地方政府仍然是地区经济的调控主体与一级利益主体。一方面,地方政府在稳定经济发展、保障就业、促进对外开放、提供公共产品与社会公共服务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区域政府对辖区经济的自组织问题[2],地方政府以行政区划为边界限制经济活动在行政区域间交互发生,大搞地方保护主义,阻碍了地区企业群的壮大。企业竞争中渗透强烈的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生产要素跨行政区流动受到很大阻隔[3]。

(二)经济区经济

经济区经济,是在一个自然区域内,不同行政区域以相同或互补要素禀赋为基础,以共同发展目标为纽带形成的区域经济共同体,它是以经济一体化为基本特征的。[4]经济区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已以资源优化配置、形成规模效益为目标的典型区域发展模式,自然地理条件等区位优势、企业数量与质量等产业优势构成其吸引力的来源和衡量竞争力的标尺。

以长江三角洲为例,上海市作为该经济区的经济中心,以宁、苏、锡、杭、甬等城市群落为发展支点,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经济腹地,辐射整个华东地区,区域内资金高度融通、商品交互流通,成为全国经济、信息、知识技术发展的高地。行政边界限制模糊、地区优势互补性强、内部动态性高是经济区的发展特点。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对外开往水平的不断提高,参与全球化竞争能力的日益增强,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转变将会成为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这种转变的意义在于一方面促进国内市场体系的统一,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链的价值整合,另一方面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实现区域与城乡均衡发展。

我国自上世纪80年逐渐重视经济区经济建设的重大发展意义,为此先后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探索经济圈建设模式,并给予许多政策优惠,最终发展为具有完整产业链条、涉及多个行业、打造高品牌意识企业群的综合经济区,成为全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领跑者。中央又计划增设九大综合经济区,各地方也积极合作联动,具体包括京津冀区(北京、天津、石家庄)、长江中下游区(南京、扬州、合肥),成渝区(成都、重庆)、鄂湘赣区(武汉、长沙、南昌)、济青区(济南、青岛)、吉黑区(长春、哈尔滨)、沈大区(沈阳、大连)。这九大综合经济区中,由于京津冀、济青、沈大同处环渤海区,经济互补度性强,合作潜力巨大,因而逐渐发展为围绕渤海圈联动三方合作的大型区域性经济,并取得显著成绩。下面我们对于如何打破环渤海圈“三省两市”的行政区限制,促进经济区经济更加高效全面的发展进行分析论证。

二、环渤海区域基本情况

“环渤海区域”亦称“环渤海经济圈”,从社会联系度看,环渤海乃是包括辽中南地区和华北大平原,共五省(区)二市(京、津、冀、晋、内蒙、辽、鲁);从经济区概念出发,环渤海大致位于京津唐地区、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等沿海地区,是以一系列大中城市为结点组成的经济网络,总面积超过112万平方公里。包括北京,天津,辽宁的沈阳、大连、鞍山、丹东、营口、盘锦、锦州、葫芦岛(即辽中南地区),河北的秦皇岛、唐山、承德、张家口、廊坊、沧州、石家庄、保定(即冀中北地区),山东的济南、青岛、烟台、威海、东营、滨州( 即鲁东地区)。

环渤海区域历来是我国北方经济的重心,仅2010年,该区以占全国5.4%的土地面积和17.5%的人口,创造了占全国近30%的国内生产总值,进出口总额超过全国的22%,尤其是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比重占到38.9%。环渤海区域被公认为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三增长极,加快这一地区发展,对于带动、牵引和辐射华北、东北地区乃至中国北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新中国早期着重建设发展东北重工业基地,使辽中南地区具备雄厚的工业基础和战略储备;改革开放后,山东抓住改革契机,利用滨海优势大力招商引资,培育众多品牌企业;京津唐地区凭借政治文化中心的区位优势吸引了大批科技人才和商业投资。京津唐、辽中南和鲁东经济联系紧密、互补性强,发展又各具特色、自成体系,逐渐成为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的三大支点。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环渤海区的行政区经济依然占据主导地位,能否协调好行政区经济和经济区经济关系、实现区域一体化变革软着陆,决定着环渤海地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

三、环渤海行政区的发展障碍

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受制于行政区划范围,导致诸多方面的消极影响,行政区限制成为环渤海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发展中心不确定

一个强有力的中心,能够担负起组织、协调区域经济活动的重任,是经济圈发展的主要杠杆,我国珠三角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圈的飞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突出的经济中心。但是在环渤海经济圈中,北京与天津的中心地位一直无法确定。北京具有强大的资源集聚力相比,扩散辐射力度远远不够,对山东辽宁两省的影响力更是微乎其微。天津经济实力与北京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尚无法挑起经济中心的重担。在省域内经济中心的竞争严重,沈阳与大连、济南与青岛的政府间、各行业竞争强烈。区域经济发展分散、中心缺乏辐射能力,竞争导致重复建设,成为环渤海行政区发展的一大难题。

(二)港口重复建设,基础设施共享性差

环渤海区域是中国乃至世界最为密集的港口群,60 个大小港口星罗棋布在长达5800千米的海岸线上,导致缺乏明确功能定位和分工,各港口之间激烈竞争货源、吸引船舶公司挂靠。其中,天津港、大连港、青岛港争相建设中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而且不约而同的将集装箱定为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而河北省则致力于建设秦、京、曹、黄四个港区,秦皇岛为国家第一能源大港,曹妃甸属世界罕见的钻石级深水良港[5]。

(三)产业间缺少分工协作

由于目前环渤海经济圈在整体上仍然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除北京、天津外,各省市都无一例外把加快工业发展作为本区经济发展的第一位置。从工业内部来看,各省市多以能源材料和重化工为支柱,结构相似度很大,低水平无序竞争现象严重,除了大部分省市都有钢铁、煤炭、化工、建材、电力、重型机械、汽车等传统行业外, 目前又在竞相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6]。

四、环渤海行政区向经济区转变的优势

环渤海区域,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紧密的地缘关系和社会文化联系。区域发展的优势取决于自身经济要素的投入和组合状况,这样区域经济的发展就有了内在的动力和需求,实现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不仅是出于对人文风貌趋同性的考量,更是在对经济发展构成各要素进行论证基础上的理性判断。发达的交通网络、区域间较强的互补性、发达的城市群落、产业群落、外商投资、良好的区域协调机制以及不均衡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构成了环渤海经济圈强大整合性和长久协作性的动力来源。

(一)发达的区域交通网络

环渤海区域内交通互联成网,已基本形成综合性的运输网络。区内高密度的铁路、高速公路、高等级城市轨道交通纵横交织、四通八达;沿海岸地区有优良港口40 多个,形成一个大中小相结合的港口群落,货物吞吐量占全国的40%以上;同时,北京、天津、沈阳、大连、青岛、济南等城市中心结点的航空干线连接全国及世界各地,航空运输十分发达。通讯、邮电十分发达,为区域内经济合作向纵深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二)各地区域优势明显、互补性强

1、辽中南雄厚的工业基础

辽中南地区作为我国工业集中、产业配套完整的地区之一,工业占产业比重的一半以上。产业间综合配套能力强、技术力量雄厚,形成了一套从原料产地到加工成品的完整产业链条。其中就包括鞍钢、大连造船厂、沈阳化工、沈阳机械、锦州机械等典型的工业企业。

2、京津:人力资源与科技实力

京津地区是中国人口的集中地区,有着十分丰富的人力资源。京津拥有为数众多的全国著名院校;每年还有大量的区域外专业人才被吸引到北京,成为中国科技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在北京、天津,高科技园林立,建有许多国家级和省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本区提供了雄厚的人力资源和科技保障。

3、东北、华北自然资源

环渤海地区的铁矿、铜矿等主要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能源资源及海洋资源在全国范围年内都具有很强的优势,如探明各类矿藏资源基础储量中,本区铁矿资源占全国53.7%,铜矿资源占62.2%,菱镁资源占99.9%[7]。能源资源中,不仅具备开滦、阜新、兖州等大型煤矿,还有胜利油田、华北油田、辽河油田、吉林油田等石油产地,储量占全国的26.1%。而且毗邻山西煤矿产地和东北林木产地,发达的交通网为环渤区域源源不断的注入发展的资源。

(三)发达的城市群落、产业集群

环渤海区域以天津为经济中心,以大连、北京、青岛等为次级中心,城镇体系等级齐全。环渤海区与内产业集群发展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强劲,京津冀地区的企业大量获取成本优势和外部优势,从而赢得对其他地区的竞争优势。仅在北京,便已形成了三大产业集群:中关村高科技产业集群、现代制造业产业集群、金融管理中心。

(四)良好的区域协商机制

中央政府调整战略布局,协调各区域之间分割状况。坚持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同发展国家战略,以环渤海区域合作市长联席会为平台,构建了良好的官方沟通渠道与沟通机制,方便区域间信息资源的共享和经济发展的协调。环渤海民营经济论坛、环渤海钢铁市场论坛等企业联合论坛可以加强企业间的协同意识和共赢思维,为区域内合作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契机。

改革的深入推进使问题的解决成为必然的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心骨,环渤海区域实现经济一体化是打破“地方政府经济圈”分割经济利益、降低规模效益的必然选择,要彻底解决行政区经济现象,就必须对行政区的政治体制进行改革,而实现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转变的条件也日益成熟,虽然环渤海区域不具备长三角和珠三角兼容性的区域发展优势,但是随着政策协调力度的加大、整合能力的提高,本区一定会建立起一个互通互利繁荣发达的环渤海经济圈,带动北方经济的全面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张明龙.中国经济前沿三研究[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4.

[2] 鲁勇.行政区经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 陈占彪.行政组织与空间结构耦合———中国行政区经济的区域政治经济学分析[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4] 张兆安.大都市圈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兼论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5] 周文夫.关于河北在环渤海经济圈中发展定位的思考[J],河北学刊,2007,(2).

[6] 孙群力.促进环渤海经济圈快速协调发展的对策[J],宏观经济研究,2007,(2).

[7] 潘文卿,姚永玲,宁向东.环渤海区域发展报告2006———历史、现状与趋势[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谢东明(1991-),男,吉林长春人,硕士研究生,从事社会治理研究。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陈丽敏)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